第414章 蚩主

桑煙寺想要把手伸進罪民區,這一點明王早有預料。

畢竟對於這些番傳佛教的人來說,信徒是不是明人血脈根本不重要。

因為他們自己的起源本就不在帝國之中,如果真要拿身份說事,他們也不見得能比現在的罪民高貴到哪裡去。

所以在番傳佛序的眼裡,佛法照耀的對象是明人還是倭寇,根本就沒有太大的區彆。

番傳佛教能有今天的地位,除了自身實力不弱以外,還有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漢傳佛教需要藉助他們的力量對抗其他序列,一同端著佛序的牌子,坐穩三教之一的椅子。

生拉硬扯,活生生把他們抬進了大明帝國的三教九流之中。

所以對於番傳佛序中的眾多勢力來說,他們早就對『罪民區』,這塊隆武帝留下的肥肉垂涎欲滴。

以前不好出手,是因為其他幾家看似雲淡風輕,任由罪民區自生自滅,實則在暗中嚴防死守,都盯著看誰先挑頭動手。

群狼環伺之下,貿然出頭隻會被其他人聯手打壓。

但如今局勢已經不複以往。

這一次的新政是在帝國所有的罪民區同步推行,規模之大丶力度之強,是新東林黨在新帝登基以來,除了『大朝辯』以外最大的一次施政行為。

新東林黨的力量不可避免被分散到了帝國的各大罪民區,麾下各家門閥不約而同擼起袖子,放下了筆杆子,拿起了飯勺子,就等著果熟蒂落,能夠大快朵頤。

所以現在的新東林黨,根本無力阻止其他序列對罪民區的滲透。

道序在倭寇罪民區做的這些小動作,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今有了道序在前麵做出頭鳥,佛序自然也樂得渾水摸魚。

反正他們不需要罪民區來當人口基本盤,培育基因,延續序列。也不需要文治武功來滿足儀軌,他們要的隻是寶鈔,是金錢。

甚至巴不得局勢能夠進一步混亂,最好是儒丶道兩家下場動手,打個鼻青臉腫。

鬨出的動靜越大,死傷的百姓自然就會越多。

這些可都是上佳的『香積錢』發放對象,菩薩賜予的『功德』和『福報』足夠控製他們一生一世。

甚至是,生生世世。

「你們有沒想過這麽做會是一個什麽後果?」

明王的神情變得有些不自然,落在女僧的眼中,自然以為他是在擔心害怕。

「我們當然知道,但那又如何?」

女僧傲然道:「武序稱雄的年代早已經煙消雲散,如今的蘇策隻是一個孤家寡人,區區匹夫之怒如何能和佛陀的意誌相抗衡?」

「你們會死在倭區。」

明王言語冰冷,像是在陳訴一個既定的事實。

「那可不一定。」

女僧的表情越發不屑:「隻要在蘇策反應過來之前離開倭區,就算他再強,也拿我們沒有任何辦法。你彆忘了,除了每年一次的述職,其他時候不得離開倭區,這可是他當年給儒序的承諾。」

「彌陀佛。」

明王低聲誦念佛號,「一個暴怒的武夫,連基因中趨利避害的本能都無法束縛,更何況是一句輕飄飄的承諾?」

「即便是死,桑煙寺也會堅定不移的貫徹佛陀的旨意,讓佛光普照倭區。」

女僧雙手合十,神色凜然。

抬手的動作讓猩紅僧衣的袖口向下滑落,露出女僧手臂上銘刻的一尊佛像。

由大明寶鈔堆砌而成的蓮花寶台上,端坐著一尊半是金身丶半是械體的女相菩薩,寶相莊嚴丶氣度凜然。

右手呈拈花狀,左手平攤的掌心中托著一疊厚厚的紙鈔。

明王低眉斂目,微闔的眼眸中儘是嘲弄和譏諷。

所謂的旨意不過是斂財的軀殼。

普渡的佛光燒的是愚民的脂膏。

不過對於女僧的舍生忘死,明王倒是不覺得意外。

無他,隻因為成佛這條路,每一步都需要海量的寶鈔。

度化丶護法神丶黃粱佛國。

這三點是佛序看家本領,也是最鮮明的特徵。

而其中最是耗錢的,就在如今被佛序視為成佛基礎的黃粱佛國之上。

世人皆知,黃粱佛國的誕生和道序有直接的關係。

當時大明帝國皇室為了追求江山永固,意圖將皇權思想嵌入人腦,從根本上解決帝國統治的各種問題。所以采納了道序丶墨序丶陰陽序等多方勢力共同提出的關於修築黃粱夢境的建議。

修築的過程波譎雲詭,各懷鬼胎。

最終的結果是道序成了最大的贏家,成功建起了白玉京,從此夢境和現實之間的差距被無限縮小。

高頻率丶長時間的輪回曆練也不再是珍貴無比的機緣,而是高品級道序的修煉常態。

道序的整體實力因此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這些事情佛序看在眼裡,急在心裡。

他們因為某些原因,不受當時的皇室待見,所以被排擠在了這場堪稱『變革』的大事之外,沒有從中獲得任何好處。

但佛序能夠傳承這麽多年,基因還沒有斷絕,自然有他的厲害之處。

參照黃粱夢境,硬生生鼓搗出了『佛國』這個東西。

以黃粱主機為載體,以因果算力為基礎,構建獨屬於一個人的黃粱夢境。

如果說白玉京是眾人拾柴火焰高,是整個道序共建共享的寶庫。

那佛國就是佛門從序者個人的資產,獨屬於自己,不用與其他人分享。

兩相比較之下,各有長短,互有千秋。

甚至道序也從中得到了靈感,在沒資格進入白玉京仙班的低級從序者之中推行了『洞天』這個概念。

而衡量一個佛國是否強大的指標隻有一個,因果算力!

想要壯大因果算力,方法就有很多種。包括黃粱主機的強度和構築者的精神力量,甚至和佛法的修習程度,也就是構築的手藝息息相關。

這些無一例外,都需要海量的寶鈔來支持。

這一點在如今經過多次訂正的佛法中,就能看得出來。

如今的佛門大肆宣揚人生而無罪,但世間苦孽橫行。

人在行走塵世的過程中,注定逃不過生丶老丶病丶死丶愛彆離丶怨憎會丶求不得丶五陰熾盛,這佛門八苦的糾纏和汙染。

苦罪因寶鈔這個孽物而生,自然也隻能由這個孽物而化解。

佛法都演變至此,那從大明寶鈔中會誕生菩薩也就成了順理成章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