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食民之序

「周鶴羽雖然在儒序內算不上什麽重要人物,但他身後畢竟站著汝南周閥。你可以殺他,但讓他死的像狗一樣屈辱,這會讓周閥很沒有麵子。」

徐海潮語氣略顯無奈道:「因為你今天這一番沒有必要的泄憤之舉,周閥會對你恨之入骨,值得嗎?」

「堂堂倭區宣慰使,專門投影過來,應該不是為了問我一句值不值得,這樣的廢話吧?」

李鈞坐進那把高椅之中,刀尖杵地,雙手交疊於刀柄之上。

「今夜想找死的人不少,大家應該都會很忙。徐大人有什麽話最好直說,用不著拐彎抹角。」

對於李鈞擺出的桀驁姿態,徐海潮不以為意,眼中的欣賞之意反而更加明顯。

「自從天下分武之後,我已經很久沒有見過身上依舊有如此血性的武序中人了。」

徐海潮臉上露出緬懷的神情:「如今存身於儒序門閥之中的那些武夫,都在當年那場屠殺中嚇破了膽子,一個個淪為了套上項圈的家犬,隻會看主人的臉色呲牙咧嘴。你想讓他們做一些狐假虎威的把戲還可以,可要是真到了搏殺決死的時候,他們早已經沒有了這份血勇。像你這樣的人,如今已經不多見了。」

「哦?」

李鈞眉峰一挑,似笑非笑道:「能看徐大人你這麽看得起,倒真是出乎我的意料啊。」

「可對於儒序來說,稀少可不代表就值得珍惜,而是應該被淘汰。」

徐海潮話鋒一轉:「儒序是一條極為擅長總結和反思的序列。以往的經驗和教訓,讓他們深刻的體會到了武序可能帶來的威脅,所以他們不會再給武序任何出頭的機會。之所以你沒有在帝國本土被直接抹殺,並不是他們做不出以大欺小的事情,僅僅隻是因為他們想看看你,或者說的準確一點,是獨行武序有沒有能力給逐漸顯露惡相的佛道兩家造成一些麻煩。」

李鈞臉色變得猛然冷硬,皺著眉頭,靜靜等著徐海潮的後話。

「伱在成都府殺了青城山的道序,在重慶府殺了少林和大昭的行走。更讓他們驚喜的是,你竟然在金樓上逼死了一名朱家的王爺。雖然對方隻是一頭妄想衝破樊籠之中的金絲雀,可也沒有多少人敢冒這樣的忌諱。」

徐海潮笑道:「截至目前,你的表現都讓他們很滿意。也正是因為如此,你到現在還沒有死。」

「看來你們對我很了解啊。」李鈞眼中泛出點點寒意。

「是他們,不是我。」

徐海潮特意糾正了李鈞話中的字眼,這才繼續說道:「如果我和他們一樣,今天就不會來見你了。有一件事你說的很對,今晚我們都會很忙。」

「他們是誰?」李鈞眯著眼睛問道。

「老人。」

徐海潮話音頓了頓,接著補充了一句:「一群屍位素餐,老而不死的人。」

李鈞故作恍然,笑道:「所以,你這次來見我的目的,是想讓我幫你早點送他們上路?」

「現在的你還做不到,但未來的你或許可以。」

徐海潮並未掩飾自己的目的,說道:「不過我需要提醒你一點,想讓他們早點入土為安的不單單我,而是我們!來見你,是我們共同的決議。」

徐海潮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勢力的代表,而且這個勢力不屬於任何一座門閥。

因為他們的目標,就是門閥!

有點意思.

李鈞抬手示意徐海潮繼續說下去。

徐海潮臉上笑意逐漸淡去,轉而用一副厭惡的語氣說道:「這些老人已經坐在那個位置上已經坐的太久了,久到他們認為自己天生就該坐在上麵,永遠居高臨下的俯瞰這芸芸眾生。」

「你知道如今的首輔大人已經多少歲了嗎?」

徐海潮話音中帶著的情緒突然變得激烈起來,對著李鈞豎起三根手指:「近乎三個甲子!而且是在沒有采用任何外部的延壽手段,不移植任何人工培育器官,不替換任何械體義肢,依舊維持自己原生肉體完整的前提下,他活過如此漫長的歲月!」

「你知道他怎麽做到的嗎?」徐海潮自問自答,眉宇間的神情異常的興奮:「是一言決定千萬人生死的權,是讓無數門閥跪地伏首的勢,讓他的基因不分晝夜處於亢奮到極致的狀態,沸騰如潮,洶湧似海!」

「大明帝國首輔張峰嶽。」

徐海潮幾乎是一字一頓說出這句話,李鈞卻從中聽出了深藏在敬佩之下,濃重到幾乎化不開的怨恨。

「很多愚蠢之人都以為他是在『天下分武』之中憑藉運氣平步青雲,僥幸上位。可隻有極少數人知道他為了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韜光養晦了足足五十年的歲月。甚至在他登臨首輔之位前,便已經在新東林書院山長的位置上悄然攀上了儒序三的巔峰!」

「老驥伏櫪,誌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徐海潮的聲音如詠似歎:「如今張峰嶽真實的序位已經是儒序二,而不是像傳聞之中那樣困在儒三。但即便如此,他的基因也到了真正油儘燈枯的最後關頭。」

「張峰嶽不想死,他還想要東臨碣石,坐看滄海起伏。所以他毅然決然要推行新政,就是為了在一場足以媲美甚至超越先皇的豐功偉業之中,尋求那一絲破鎖晉序的契機。他想要活出廟堂之外,活進萬民之心。千秋萬代,永垂不朽。」

如有實質的狂熱從徐海潮的眼中奪眶而出,一句句慷慨激昂的話語卻讓李鈞心頭橫生刺骨寒意,下意識合攏手掌,攥緊刀柄。

似乎隻有手中的刀,才能讓他感覺到安穩。

「三教九流十二條序列為什麽要爭?難道隻是為了延續自己的基因?當然不是!」

此刻的徐海潮,如同一名與人爭道辯理的大儒,揮斥方遒,一字一句都顯得極為鏗鏘有力。

「如果隻是為了這個簡單的目的,那在幾千年前的春秋年代,不足萬萬黎民的華夏便能營造出一個百家爭鳴的盛世,如今的大明帝國,又何止十個萬萬的人口?何須彼此糾纏廝殺?如果放任天下百姓的思潮野蠻生長,那足矣哺育百條丶甚至是千條序列。」

「可惜,人性本惡,基因自古而來便是自私的-->>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