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曾真正去過無限海,故而能以【幻亦真】的手段,將無限仙力接引。
如今這片洪荒大陸,跟曾經的仙界相比,或許隻差在了【勢】之上。
仙者,之所以能夠居高臨下、俯瞰芸芸眾生,是因為昔日的連山聖君登臨上方山,為世間終生從無到有開辟了這麼一條登臨之路。整個仙界,更是直接於無邊無際的上方山中建造。
但上方山,究竟在哪裡,是何模樣。世上卻鮮有仙能知曉。
此所謂隻緣身在此山中。
李凡這位“半仙”,亦是如此。
雖在山中,卻不見其真顏。雖能借其勢,卻無法知其所以然。
“無限海已經是那般的驚心動魄,上方山之壯麗,定然不會在無限海之下。”
李凡每每徜徉於無限海中時,都忍不住的如此想道。隻能借助自己每登臨一步後所產生的【勢】的不同,去反推上方山的存在。
縱使沒有特意去謀求上方之高,隻是因為無限之力的儘情灌注,洪荒仙界的勢也在日積月累中發生了變化。這或許就是山海本同源的最好佐證。
此刻,李不仁盤坐於洪荒仙界天幕的最頂點,五位天帝殿宇之上的一座道宮之內。
將大陸上任何的風吹草動儘收眼底,然而絕大部分的注意力,卻是集中在手中一本泛黃的古卷之上。
書卷似有些年頭了,並且已經殘破不全,被人撕去了許多頁。但並不妨礙李不仁一遍又一遍的將其閱讀。
這卷讀本,正是李凡之前苦苦搜求的、柳如塵曾經讀過的山海寓言。
這讀本在藥王宗禦使藥王真鼎離開玄黃界後,便被仙道十宗之一的太上宗所收繳,納入宗門寶庫之內。
而後太上宗分裂,一部分人趁機遁走,同時將宗門寶庫中無數至寶,順帶著這本寓言,給帶了出來。
彼時的高牆之外,朔星海中,諸多勢力彙聚、混亂不堪。高牆內遺民,應為同來自至暗星海,故而本能的聯合。最終得以幸存下來,並衍化成為了如今朔星海中的【劍域】、【千渡道場】、【淵始地】三個勢力。
昔日太上宗,就在【千渡道場】之內。
李凡如今算是朔星海說一不二的存在,想要在這些凡人界域內找個東西,絕對是輕而易舉之事。
無需自己出手,隻要吩咐善化,就將此事辦得妥當。
這卷山海寓言,雖仍不是完整版,卻更加詳細的描繪了山海之間的相處。以及山與海對世間先後出現的種種生靈的不同態度。
讓初識山海的李凡頗受啟發。
不過其中最引起李凡深思的,則是山與海關於未來的探討。
有物生於山海間,一日生,又一日隕。
生於海中,隕於山上。
海不見其隕,而山見。故山悲不自勝,嚎啕而哭。
落石滾滾,自山而下,將海驚動。
“山啊,你為何會突然如此悲傷呢?”
“海啊,那是因為我看到了我們今後的命運。”
“渺小之物,豈能跟我們相提並論呢?”
“如今山海確大。消亡之日卻小。不是因為小而消亡,而是消亡而小啊!”
山海震動,驚懼莫名
……
自驚懼後,經年方歇,山海如初。
又一日,山海共戲。
山忽棄海而去。
海不解,追逐。山不願,遠離。
海呼嚎而吼:“山啊,你現在又發什麼脾氣呢?”
山沉悶而答:“海啊,你從沒有抬頭看看嘛!”
海抬頭目視,陡間一星,高懸於山海之上。如神之目,注視山海。
海遂棄逐。
……
星懸山海,一日,不見。
山海重聚,惴惴不安。
“山啊,你說祂去了哪裡呢?”
山卻不答,緊盯看海。
數息之後,海駭異而逃。
山海終不複見。
……
“山、海。”
“星。”
李不仁緩緩將合上讀本的最後一頁,神情莫名。
這本寓言,絕大多數的篇幅都在描寫山與海的交流。
而所謂【星】的出現,就隻出現在了最後兩則小故事中。
但卻猶如在寂靜之時耳邊猛敲洪鐘,驚得閱讀之人駭然欲絕。
上方山,跟無限海。一個代表無限,一個代表高勢。超脫於塵世的存在,難以想象的浩渺偉大。
然而,據這本寓言所描述,在山海之上,竟還有【星】的存在。
甚至能讓山海本身都感到恐懼,終不複見。
“若這本寓言,不是毫無根據的胡編亂造的話。那麼就有意思了。”
“星,最後,消於山海。”
李不仁不由想起了,自己第一次進入無限海時的情景。
“莫非,無限海底的異動,就是源自【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