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行路見聞上(1 / 1)

溫嶠在汴梁沒住處,於是來到了淩波殿的一處剛完工的殿室內,和庾亮湊在一起,喝了半夜酒。

第二天臨行前,腦袋還有些昏昏沉沉的。

也是因為庾亮,溫嶠才知道梁公急著去許昌是有原因的:梁國三公之一的太尉裴康,在纏綿病榻許久之後,薨了。

梁公帶著裴夫人前往許昌,為裴康治喪。

“元規,有些事——”臨行之前,溫嶠坐在門口,看著外間忙忙碌碌的俘虜役徒們,說道:“不要操之過急。”

庾亮喝得不多,狀態比溫嶠好多了,聞言道:“太真所言何事?”

溫嶠歎了口氣,不願多說,隻道:“不要著急,不要犯錯。隻要不犯錯,彆人就沒機會。梁公他——”

說到這裡,溫嶠閉目思索了下,道:“他野心很大,想做的事情很多,其實特彆需要彆人支持他。你好自為之吧,我現在也不便多說。”

庾亮若有所悟。

溫嶠的續弦妻是琅琊王氏女,本人又被太尉賞識,十餘年間兩度征辟。如此厚恩,怎能不報?他能說這麼多,已經是看在兩人多年情誼之上了。

庾亮知道不宜再深說,轉移話題道:“此番北上走上黨麼?”

“不。”溫嶠搖了搖頭,道:“上黨看似近,但丹朱嶺那一段查得很嚴。梁公已經安排好了,先去鄴城。到了那邊後,盧公會安排人,帶我們走樂平郡,輾轉至晉陽。”

“樂平少有戰事,也沒多少匈奴兵馬,那邊就不適合通行大軍。路上是苦了點,全是山徑羊腸阪,但勝在安全。”溫嶠站起身,晃了晃宿醉的腦袋,道:“元規,不送送我嗎?”

庾亮看了看外間少府劉喬已經抵達淩波殿,巡視營建工地,便放下了心,道:“走吧,送你到大梁驛。”

二人遂把臂而行,說說笑笑,刻意不提那些令人沉重的話題。

有些事,你處在這個位置上,注定躲不開的。

隨著局勢愈發明朗,很多人愈發坐不住。

河北平定之後,心思就生出來了。

青州、上黨、河內悉平之後,心思就變得熱切了。

如果梁公再攻占平陽,把匈奴人徹底趕到關西,哪怕雙方隔黃河、潼關、藍田關—武關對峙,這都是一份足以令人眼紅不已的基業。

淮水以北、黃河以東,天下最精華的區域,開國稱帝都夠了。

局勢是一步步發展的,人心是一點點變化的。

大梁驛就在城北,很快就到了。

臨行之前,溫嶠塞給庾亮一張折起來的紙,大笑離去。

庾亮拆開一看,隻有寥寥數語:“受士人之詬,庾氏乃安。”

這話——他若有所思,又有些不解。

溫嶠離開大梁驛後,一路向北,經倉垣驛,夜宿拱宸驛。

第二天抵達文石驛,渡黃河,宿於北岸。

在這裡他遇到一群北上的讀書人。

說他們是讀書人也不儘然,因為他們的手上滿是刀劍、弓箭磨出的老繭,言語間非常豪邁,說話的口吻也不太一樣。

溫嶠沒和他們過多接觸,隻打聽到他們是前往汲郡上任的令長、縣丞、縣尉。在此之前,他們則在陳郡、南頓、新蔡等地擔任吏員,年後有新人接替,他們就升官了。

原來是武學生!

溫嶠猛然想到,梁公已經有兩年沒擴軍了。

以前這些武學生中的絕大部分都進了銀槍、黑矟軍,騾子軍偶爾也能分到少許。這兩年則大批量進入梁國諸郡基層,為梁公運轉縣鄉。

這裡麵固然有錢糧不足的原因,但梁公想掌控縣鄉一級的實權,卻也是不爭的事實。

不過,這些武學生也隻能用在這些地方了。

譬如汲郡,打成一片白地,幾乎見不到幾個人。今年以來重建的鄉、裡,多為南下逃荒的冀州流民。

武學生粗通文墨,武藝不錯,行事作風比較粗豪,很擅長與這些流民打交道。

毋庸置疑,流民安置千頭萬緒,非常麻煩。勞心勞力不說,還有點危險。

但凡事有利有弊,乾完之後,這些學生的能力都得到淬煉,提升很多。最關鍵的是,他們在鄉、裡一級建立了威望,積累了人脈,非常有助於日後的治理。

如果把他們換到濟陰這些原本結構沒被打破的地方,受製於當地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十年八年都乾不出名堂。

梁公是聰明人,輾轉騰挪之間,愣是讓他打造出了一些號令可達鄉裡的地盤。

五月十四日,溫嶠繼續北上,與他一同前行的,除郭榮等人外,就隻有寥寥兩三名武學生了,他們的目的地也是鄴城。

“兩漢之時,河內、汲郡、頓丘之富,不讓河南,而今幾成鬼蜮,實令人痛心。”馬兒慢悠悠地走著,一名叫邵傑的武學生不住地與溫嶠攀談著。

“世間之事,便如那江海之水,起起落落。”溫嶠馬鞭一指,笑道:“你看那邊,地裡長滿了禾稼,夏末便可收。隻要收了-->>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