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
三十六計第二十三計——遠交近攻。
法子老套但好用,而且是明晃晃的陽謀,青唐吐蕃用過、西夏用過、遼國用過、大宋自然也用過。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是他們漢人琢磨出來的東西,漢人用爛了都沒關係。
蘇景殊激動不已,馮大人不愧是朝中最會賺錢的人,目光就是比一般人長遠。
尋常人能想到吸引商人來經營邊疆已經很不錯了,馮大人不一樣,他能想到更遠的回鶻人。
回鶻的地盤和大宋不接壤,這些年西夏勢大,來自回鶻各部的進貢也時有時無,連朝中官員有時候都能忘記世上還有回鶻人的國家。
不愧是馮大人,就是厲害!
蘇景殊按捺不住激動的心情,趁天還沒黑連忙去馮京府上拜訪。
馮大人今天剛到京兆府,身為京兆府的官員傍晚上門送喬遷禮也不算太違和。
廚房外正準備喊他們家老師吃飯的姚古:???
不是!老師!那是咱家一個月才能吃上一回的烤全羊!
誰家喬遷禮送剛做好的晚飯啊?!
小小蘇大人已經聽不見身後的聲音,他現在滿腦子都是聯合回鶻打西夏個措手不及。
馮京:……
他說什麼來著,新腦子就是好使。
“子安。”馮大人聽完最新一輪的遠交近攻計劃,險而又險的壓下搶小年輕功勞的想法,“我之前的意思是,可以招攬那些來大宋境內經商的西域商賈,想辦法讓各地商賈在邊地置辦產業,隻要人口數量上來,之後便能以商養軍。”
蘇景殊小雞啄米般點頭,“通往西域的商路如今被西夏控製,西域的商人想來大宋要麼掏天價過路費要麼繞遠路,聯合回鶻將西夏趕出河西走廊,之後就能吸引來更多的異域商賈,沒毛病。”
因為所以如此這般,總之就是,他們倆說的是同一件事。
馮京愣了又愣。
他們倆說的是同一件事嗎?
蘇景殊繼續,“大人,您隻說這法子能不能行吧。”
“能行是能行,就是……”馮京下意識順著往下說,說著說著猛然意識到這小子是故意引著他說“計劃可行”。
見鬼的他們倆說的是同一件事,兩件事情絕對不一樣。
小小蘇大人矜持的笑笑,適時送上他的“賄賂”——一碟片好的烤羊肉。
馮京要被氣笑了,“誰給你這麼大的膽子?”
連他都敢糊弄,不知道他馮當世是個睚眥必報的惡人嗎?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大人何必妄自菲薄?”蘇景殊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學生一見大人就覺得親切,想必大人見學生也一樣。”
馮京:……
套近乎是吧?他是那麼好套近乎的人嗎?
再然後,蘇大人就被凶神惡煞的馮家護院丟了出去。
和他一起被丟出來的還有他帶來的烤羊肉。
片好的烤羊肉。
因為饞烤全羊一路跟到馮家的姚古:嘶!
他說什麼來著,哪兒有拿自家晚飯當禮物送人的?
話說馮大人家的護院還挺講究,丟出來的烤肉連擺盤都沒散。
好學生小姚同學連忙湊過去,“老師老師,什麼情況?”
蘇景殊笑的眼睛隻剩下一條縫,“沒事,先回家吃飯。”
馮大人把他丟出來之前說計劃可不可行要看他表現,言下之意就是隻要他能交出個完整的策劃這事兒就能試著去做。
王子純!搞大事的機會來啦!
姚古小心端著烤羊肉憂心忡忡跟在後麵,感覺他們家老師的精神狀態有點不對。
正常人上門做客被趕出來都是惱羞成怒,不正常的人上門做客被趕出來……
就是他們家老師這樣。
唉,大人的世界他不懂。
小姚同學唉聲歎氣的吃完大餐,唉聲歎氣的看著他們家老師興衝衝跑去隔壁找白玉堂,唉聲歎氣的覺得他得抽空去見見他爹。
老爹和馮大人同行半個月,應該已經摸清了馮大人的脾性。
考官和學生之間的師生情還是不如他們這種正經拜師拜出來的靠得住,三元何必為難三元,好歹給他們家老師留點麵子。
姚古不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但是他由衷的替他們家老師擔心。
蘇景殊行動力超強,有想法之後一會兒都等不了,這次的計劃隻需要用到六扇門,其他衙門可有可無,不會麻煩其他衙門的同僚馮大人還有什麼不答應的理由?
馮京:盯.jpg
離京之前官家召他進宮推心置腹說了大半天,真的不是怕他到京兆府後立刻撂擔子不乾嗎?
同樣都是人,這小子哪兒來那麼多鬼主意?
關鍵還不是胡說八道。
馮大人看完送到手中的策劃,默默從睜隻眼閉隻眼當看不見變成悄咪咪的鬆個手幫點忙。
需要幫忙的不是永興軍路經略司蘇機宜,而是秦鳳路經略司王機宜。
同樣是一路機宜,倆人處境簡直一個天一個地。
搖頭.jpg
搞事計劃在京兆府得到馮轉運使的認可,送到京城後官家也讓蘇機宜放手去做。
經略司的一把手狄青不在,蘇景殊直接和轉運司的一把手馮京請了兩個月的假拖著白玉堂去秦州找王韶麵談,直到入冬才回京兆府。
看倆人的反應,計劃似乎進行的很順利。
*
青唐城連接河西走廊,唃廝囉一統吐蕃各部後為了專心和西夏打擂台以臣服大宋為代價換來保順河西軍節度使的冊封,並和大宋展開茶馬互市。
大宋的生產力在這個年代自稱第二沒誰敢稱第一,商賈逐利,有大宋商人往來的地方會聚集越來越多的其他商人,青唐吐蕃就這麼在唃廝囉的經營下發展成了人
口過百萬的大邦。
即便後來青唐吐蕃內亂,唃廝囉將他的權力中心挪到了更遠的曆精城,青唐城也依舊是各地商賈來往交易的重要選擇。
原因無他,那兒交通最方便。
冬日大雪封路,大多商隊都會在城池裡修整采購,等來年開春化消路通再帶上滿滿的貨物啟程或者返程,鮮少有商隊會選擇這個時候上路。
青唐城主城,一隊正在找客店的商隊剛進城就吸引了整條街的注意。
外麵的雪已經下了好幾天,敢在這時候在外奔波的商隊可不多,沒看錯的話那商隊首領還是漢人,什麼貨值得向來謹慎的漢商冒那麼大的險?
商賈之間消息流通非常快,不等新來的商隊在客店安置好,一隊漢商冒雪進城的消息就迅速傳開。
有好東西,肯定有好東西。
這幾年吐蕃西夏都不太平,商隊不帶上往常兩倍的護衛都不敢出門。
冬天不光野獸沒吃沒喝,貧窮的小部落也缺衣少食,要是倒黴催的碰上大部落不做人劫掠商隊,大概率連命都會丟在經商的路上。
正常情況下隻要他們老實交稅,各國朝廷都不會難為過往商隊,但是西夏敗仗打多了開始發瘋竟然派軍隊堵在商道上大肆劫掠。
那可是河西走廊!幾乎所有西域來的商隊都要路過的河西走廊!
好歹是個存在了幾十年的政權,派軍隊劫掠商隊也不嫌丟人。
來往的商人很生氣,可胳膊拗不過大腿,商隊的護衛根本不是精銳騎兵的對手,遇到兵匪能保住性命都是運氣好,逃出生天後也隻能放幾句狠話。
他們商人是沒啥勢力,但也不是好欺負的,以後沒有外地商隊到西夏境內經商也彆後悔。
莫賀達乾是來自西州回鶻的商人,他在都城高昌城小有資產,家中財產足以讓妻小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隻是他熱愛經商賺錢的感覺,所以一直親自帶領商隊往返於高昌和宋國的榷場。
他們那邊的自個兒管自個兒叫十姓回鶻國,不過漢人這邊分不清他們回鶻內部的關係,又因為他們的國土為唐時的西州,所以都統稱為西州回鶻。
從高昌城到宋國的榷場要經過西夏,回鶻商人一般都是從沙洲進入黨項人的領土,然後經過甘州、肅州,之後才抵達漢地開始交易。
到漢地之後可以交易的地方就多了,可以去秦州、河州的榷場,也可以再往東走去綏德軍的綏德榷場,要是實在不想讓中間商賺差價,也可以直接一口氣走到宋國的都城東京。
東京好啊,人傻錢多還好忽悠,隻要貨物品質好什麼東西能賣出去,要是運氣足夠好,十金的貨甚至能賣到十萬金的價格。
漢地的絲綢茶葉在他們家鄉非常搶手,回程再帶上一車隊的漢地特產,一來一回就能賺到普通人想象不到的錢。
組織商隊很賺錢,賺錢的同時風險也很大,稍有不慎就會連人帶貨全部埋骨他鄉。
十支商隊同時出發,最後能全須全尾回家的能有一支
都是好的。
莫賀達乾是個幸運的商人,年輕時走南闖北攢下不少家產,之後搭上身家性命到宋國榷場交易,然後運氣極好大賺了一筆。
人總是貪心的,他以為成功一次就會成功第二次,可是他以為的並不是現實,眼看著商隊馬上能離開夏國的領土,他的貨物卻被那些黨項士兵給搶的乾乾淨淨。
不幸中的萬幸,他還活著。
但是對他這種跨國商人來說,貨物全都被搶活著還不如直接死了。
可他還不能死,商隊的幸存者還等著他一起回高昌城。
失敗隻是暫時的,隻要能回到高昌城,他就有機會東山再起。
貨物已經被搶光了,黨項人的官府隻會偏袒黨項人,這時候再去漢地已經沒有意義,隻能先離開夏國的領土再想辦法回高昌。
他們被劫掠的地方不遠離青唐城不遠,雖然貨物被搶的一乾二淨,但是隨身還帶了些昂貴的飾品可以換錢,畢竟商隊被劫掠的幾率很高,身為商隊的主人總得多做幾手準備。
優秀的商人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都能振作起來,先在青唐城修整一冬,順便宣傳宣傳黨項人光天化日之下劫掠商隊的事跡,然後再想辦法回家。
吐蕃人和黨項人本就針鋒相對,經過他半個冬天不遺餘力的宣傳,所有來過青唐城的商隊都開始琢磨要不要把接下來要走的路線換一下。
不換吧,黨項人已經連表麵的和平都不願意維持。
換吧,河西走廊大部分都在黨項人的控製之下,想換也沒得換。
這都是什麼事兒啊?
祖輩經商隻需要擔心被馬匪劫掠,到他們可好,之前是路過就要交重稅,現在是直接明搶,漢人為什麼不能努努力把西夏滅掉?
吐蕃人有本事吐蕃人滅掉也行,好歹給他們這些商賈留條活路。
商人都是能說會道之輩,莫賀達乾在青唐城修整了一個多月,消息已經靈通到和本地商人不相上下,漢人商隊剛進城安頓下來他就已經收拾好溜達過去了。
青唐城人口眾多,平時來來往往的商賈也很多,但是那是在天氣合適的時候,如今外頭的路已經被大雪封的差不多,連百姓都不經常出門,這時候過來的商隊要麼是剛入行的二愣子要麼有要緊事。
怎麼著?漢人派商賈到青唐城打先鋒來了?
唃廝囉病逝還不到半年,青唐吐蕃已經亂成了一鍋粥,木征率部投靠黨項,俞龍珂率部遷居漢地,跟風遷移的小部落數不勝數,聽說新任讚普董氈無法服眾天天都焦頭爛額。
要不是急於樹立威信,他也不會看到西夏後方空虛就率大軍過去劫掠。
不管什麼時候,發錢都是提高忠誠度的好法子。
漢人明顯對河西走廊有想法,就是不知道這支商隊到底是正經商隊還是偽裝成商隊的暗探。
城裡的吐蕃人什麼反應?會把他們趕出去嗎?
不確定,先去探探。
莫賀達乾覺得城裡的主事
人應該不在意商隊的目的,或者是沒精力去細究漢人商隊來青唐城到底是為了什麼,要是懷疑的話這支商隊根本就沒法進城。
青唐城周邊大大小小的城池十來座,都是前任讚普唃廝囉剛結束傀儡生涯時修建的,可以說是城池也可以說是堡壘,唃廝囉甚至靠這些堡壘耗退過黨項李元昊的進攻。
這邊本就各族混居,能發展起來也有漢人的功勞,怎麼說也是個人口超過十萬的大城,應該沒空關注每一支商隊。
來自西州回鶻的倒黴商人來到漢人商隊落腳的客店,看到被一群熟人圍起來的漢商立刻湊上前去。
漢話說的蹩腳沒關係,他的熱情足以彌補語言上的不足。
——漢家的朋友你們好哇~
語言不通是經商大忌,經常出遠門的商人都會說好幾種語言,漢話沒法交流就換彆的,多換幾種總能找到能順利交流的語言。
來自漢家的商隊成員樂嗬嗬和湊上來的番邦商賈交換信息,這條商路走了那麼多年,怎麼和這些番邦商人打交道他們都門清。
商隊首領叫劉安,是西北一帶出了名的大商。
商賈逐利,但也有更高的追求,他大冬天的從秦州跑來青唐城當然不是單純為了生意。
聽說黨項人開始明目張膽的劫掠商賈了,讓他來看看到底是哪個倒黴蛋。
莫賀達乾:???
怎麼忽然感覺背後涼涼的?
不管怎麼說,商賈們湊到一起氣氛還是很快活絡了起來。
西北一帶的商人活動範圍不算太廣,他們在邊關做糧食買賣,在淮南做官鹽生意,到江浙買賣絲綢布匹,在隴青藏則是做茶葉生意。
有時候跑的遠了會去南洋轉轉,不過很少會往更遠的西域那邊去。
西域不歸大宋管,雖然那邊的政權也接受大宋的冊封,三五不時也會到京城進貢,但是畢竟不是他們自己的地盤。
跑太遠風險太高,他們不和異域商人搶生意。
西北的商賈大多圍著大宋、西夏、吐蕃這三個政權的交界處打轉,番邦商賈大多不會深入中原,而是在西域和中原之間奔波,兩個群體之間有競爭但不大。
商人講究和氣生財,就算有競爭也不會針鋒相對,一群人湊到一起很快就能打開話題。
倒黴的莫賀達乾喝了口奶酒,第不知道多少回在熟悉或者陌生的商人朋友們麵前痛罵黨項人不講道義,“那些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