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邱文信生長於蘇州,原籍則是紹興。”
“上世紀初那會兒,在蘇滬一帶,很多做舊書生意的都是從紹興來的,邱文信的父親最初就是從紹興過來的一個書販……”
在蘇州,饒是四月初的春日,太陽西垂時,仍能感受到晚冬的寒涼逗留。
尤其在這名人舊居的大廳內,門軒大敞,陳設空蕩,風從四麵八方來,吹得前來參觀的遊客們都捂緊了衣袖與領口。
年輕的講解員穿著加長款的黑色風衣,額角的頭發被風掀起,語速仍是不緊不慢,從容地對遊客們講述著已爛熟於心的內容。
“據邱文信的回憶錄記述,他的幼年時期,家裡非常貧窮,直到八歲那年,父親在護龍街盤下一家店開了國學書齋,家裡的經濟情況才逐漸好轉。
“之後沒過兩年呢,他們就搬到了西中市的這座建築裡來,就是我們現在所參觀的這個故居。
“當年的西中市大街,是蘇州城最繁華的地方,可見到了學齡期的邱文信,家境已經是比較富裕的了。
“來,大家跟著我往前……”
紀輕舟在門口保安處寄存了行李箱,步入大堂時,正好趕上講解隊伍的尾巴。
他走馬觀花地繞著這“國學書齋”的舊址快速轉了一遍,便追上前麵遊客的步伐,進入了後宅的正廳。
今日非周末節假,遊人不多,每天下午整點場的免費講解,到四點已是最後一場。
紀輕舟是五分鐘前才下的出租車,本打算直接前往訂好的民宿,放下行李後再出來遊玩,誰知下了車發現這民宿的隔壁正好是自己此趟旅遊計劃中的一項——近代著名作家邱文信的故居。
既然趕上了這最後一場的免費講解,自然得進來聽一聽,省得明日再湊時間。
在講解員經耳麥放大後有些失真的男聲環繞裡,十幾個遊客沿著油亮的黑色木製樓梯走上二樓。
一雙雙鞋底碰撞著厚實的地板,腳步聲錯落回響。
上樓後首先參觀的是左側拐角第一間。
那是個四乘五米大的房間,屋內窗戶閉合,光線昏暗,入口右側牆角有張老式的雕花大床,對麵靠窗擺放著一張方桌,一張圈椅,以及一些細碎的筆墨用品。
房間左側牆麵上掛著一些修複後的老照片,除了那些照片,其他的家具前方都拉了限製靠近的隔離帶。
“這間是邱文信的臥室,床和桌椅都是當年邱先生使用過的老家具。
“直至1910年搬去上海之前,邱文信童年與少年時期的大部分時光都是在這個房間中度過的……
“也正因為自己家裡開著書店,一下樓便可閱遍古今文學,才讓他之後有條件成為一個出色的文人學者。”
因屋子裡空氣沉悶,幾個遊客嫌擁擠,進去轉了一圈便出來了,給了紀輕舟參觀的空間。
他一邊聽講解,一邊繞開擁堵的人群,在東側的照片牆前,瀏覽那泛黃的舊照。
做一回自己的模特。()
?虎????葶東???箏????炍?④葶???啓??屑悗????籔??炍?葶?鮮空????抗葶???╠??し?敧?
?西楓的作品《穿到民國做裁縫》最新章節由??全網首發更新,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在邱文信的晚年回憶錄中,有幾個專門的篇章用來紀念他已故的朋友。
“有這麼一句話說,‘追憶前塵,我最懷念之知交友朋,剛毅沉靜的歿於橫禍,頑皮天真的亡於戰爭’,指的就是這二位。
“大家如果對他們的故事感興趣,可以去樓下買一本邱先生的回憶錄……”
·
逛完邱文信故居,時間已近五點。
天空不知不覺布滿濃雲,使得視野一下子昏黑許多。
“這鬼天氣,不會下雨吧。”
紀輕舟看了眼手表,有點鬱悶地拉著行李箱去隔壁的民宿。
他預訂的是一個號稱有百年曆史的特色民宿。
同樣是老建築,邱文信故居是純粹的中式風,房屋布局、庭院設計,一磚一瓦都頗具江南風味。
而與之比鄰的這家民宿,則是明顯的西洋建築,紅牆紅瓦,二層樓房帶閣樓,屋簷門窗都刷成了乳白色,圓弧狀的鐵質圍欄上裝飾著鮮豔的植物花卉,透著優雅複古的美感。
光從建築外觀看,紀輕舟對它還算滿意。
回國後的首次旅行,他之所以把第一站定在蘇州,除了考慮到蘇州離上海較近,坐車過來方便,也是想深入感受這座城市的人文氣息。
畢竟蘇杭自古便是絲綢紡織業中心,蘇州婦女服飾之時尚,做工之精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