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沈持接過那根刀繩拿在手裡看了看:“爺,這根刀繩,送還於史家吧。”
沈山:“我這次來京城,本就有這個意思,隻是一直不知以什麼借口去拜訪史家,無端去說怕人家以為咱們要挾要結親,這下可以名正言順地還回去了,我心裡也輕巧多了。”
“嗯,”沈持說道:“兩家很快要走動起來,爺找個機會還了吧。”
沈、史兩家結親的意願明朗之後,便要行六禮了。
古人敬慎婚姻,講究“敬茲新姻,六禮不愆。①”,在《禮記·士昏義》、《弘律》——當朝律例中規定六禮為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六禮行畢,姻親才算既結。很有儀式感。
頭一禮“納采”,其實就是說媒,婚由媒妁,兩家要成一門親事,必須有媒人,男方請媒人到女方家去提親,一般都是提前通過氣的,兩家都有意之後才正經上門的,不會隨隨便便去,納采時要帶一隻雁作為禮,男方的媒人到來後,女方要到家門口迎接,接受媒人帶來的雁,表示正式接受這門親事。
沈山問沈持:“阿池,誰來做媒去史家提親?”
“我已打聽到京中的風俗,”沈持說道:“最好是與兩家都交好的人。”
記得之前在黔地開礦的時候薑蘅薑道長曾說他多年前曾到過史家府上,聽著與史家的關係還不錯,想著就找他了,於是說道:“爺,這個人我來找。”
沈山:“雁的話,聽說文官娶親用木雕的?”隻有武官才會親自去獵。文官他想獵大雁也拉不動弓箭啊。
沈持:“大雁……京城有人養專門用於行六禮之數的雁。”
沈山:“……”京城真是好,他發現這裡就沒有花銀子買不到東西。
“提親的時候,”沈山握著那條刀繩,說道:“把它還給史家吧。”
沈持“嗯”了聲。
家中張羅著去買大雁,沈持則去玄都觀中尋薑蘅,薑道長跟師弟邱長風不同,他比較宅,幾乎不雲遊,很順利就找到了人,說明來意,薑道長哈哈笑道:“老道就說,史家三娘是個福氣綿長的女娃兒,這不沈大人你這位貴婿就找她來了。”
沈持:“……薑道長的相人之術真厲害。”
薑蘅湊近他耳邊說道:“沈大人日後必能兒孫滿堂。”
沈持:“借道長吉言。”雖沒再臉紅,但聲音有點發僵了。
媒人找好了,大雁尋來了,擇了九月十九去史家納采。如今是九月初,還得等上一陣子。
沈持照舊每日上朝、上值,不過添了夜裡在家中後院舞劍的事,而史玉皎則還未解甲歸來待嫁,她常在操練兵馬之餘巡視長滿蒹葭,野鴨鸛鶴占據著雜草叢生的丘陵、山間,夜間歸營,寫了在黔地戍守的所見所聞,菖蒲覆蓋所行之山路,水流衝刷山下之石床,流若織文,響若琴操……
一日蘭翠看了說道:“原來將軍還有這般文采,一點兒都不遜色
發現,京城的花市短暫地支棱了一下下,有稍微名貴些的菊花賣,像鳳凰振羽,據說開花的時候像鳳凰展翅,非常華麗,還有帥旗菊花,經風吹動的花瓣好像獵獵軍旗,非常颯爽,更有紅衣綠裳,十丈垂簾,嬌豔非凡,煞是好看……吸引不少的人來觀賞、買花,花市周邊的道路才有一點點馬咽車闐的氛圍。
還不夠,花市本可以開得更熱鬨一些,越繁榮越能活泛經濟,明年須得開辦一次花朝節——作為京兆少尹,少不得要為京城百姓當家立計,他自然而然會這樣想。
雖然還早著,但不妨礙他在腦中做著策畫。
平淡而充實又略繁瑣的官場做牛馬的日子是在九月十四日被史玉皎送往兵部的一封塘報給打破的,在那日的早朝上,他聽到了她為戰死將士要的撫恤金,心中咯噔個不停:聽起來像是經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