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久久不語,直到天道天幕徹底不再閃爍之後,他這才緩過神來。
“老朱啊老朱,你這大明真不是人來的地方。”
趙匡胤有些無奈的苦笑。
他五代十國那會兒好歹還是個統軍的將領,開國的難度雖然也不見得很低,但也遠沒大明這麽難的。
你們大明開國皇帝開局一個碗,亡國之君一條繩,倒是默契的很。
倒是苦了他趙匡胤了,要來收拾大明這種逆天級彆的爛攤子。
但事到如今抱怨已經沒有用了,趙匡胤還是接受現實比較好。
於是乎,趙匡胤深吸一口氣,隨手在宮牆邊上找了一根比較趁手的棍子,往南邊跑去。
……
……
……
與此同時。
北宋曆史位麵。
“大宋,大宋……”
“臨死之際,絕處逢生……”
“這是天道給朕的機會嗎?重建大明的機會?挽狂瀾於既倒的機會?”
崇禎皇帝朱由檢喃喃道,他真的很想重建崩潰的大明,但他真的做不到。
要知道,大明還沒到他手裡的時候,就已經到了積重難返的地步了。
朝堂黨爭空前白熱化,兩派往往是為了反對而反對,根本不管對方提出的東西是什麽。
朝堂群臣幾乎全部的精力,都用在這種毫無意義的內耗上。
加上嘉靖一朝的皇帝整天醉心於煉丹成仙,根本不管朝政,這些問題得不到解決,反而在幾十年的發酵中愈演愈烈。
此外,各地的糧食徵收已經越來越困難,還沒到他崇禎手裡時,大明就已經被沒錢困擾。
恰逢當時北方又一次出現了動蕩,那些蠻夷卷土重來,這一次的蠻夷更加的強大,且更加的有組織性。
光靠大明邊軍,阻擋起來已經相當吃力,不得不依托山海關進行防守,無法與明成祖朱棣那般以攻代守。
這樣一來,邊軍就成了不斷吃糧餉的存在。
十幾萬的邊軍成了壓垮大明的其中一根稻草。
而另外幾根稻草,大明也承受不住。
由於朝廷財政收入銳減,各地災害又頻發,加上邊軍的錢又必須發,這一係列的事情,就導致了大明一直沒錢,一直需要在農民頭上加稅。
但本來就因為災害而沒錢沒糧要餓死的農民,就算加稅了也收不上來錢,反而讓朝廷與農民的關係變得極為緊張。
許多農民又回到了當年元末吃不飽飯要餓死的時候。
於是乎,各地農民開始造反。
而問題來了,造反需要鎮壓,鎮壓需要糧餉,糧餉需要徵集,徵集會進一步導致農民反抗造反。
好了,死循環構成了。
到了崇禎手裡時的大明,早已經是積重難返,千瘡百孔。
崇禎十分想效仿當年的仁宣兩位先帝,讓大明中興崛起。
為此,他廢寢忘食,日夜忙碌。
但奈何他自身的能力實在不足。
朝堂的黨爭,他無法根除。
曆次的天災,他也抽不出錢去賑災。
邊軍的糧餉他也沒辦法持續供應。
更何況,在他崇禎時期的大明還連續數年大災大難,糧食歉收,百姓流離失所。
這些都讓朝廷收入銳減,他也無力應對。
再有就是他們老朱家的藩王問題。
要知道,從他老祖宗洪武皇帝到現在,大明的王族子嗣不能說是遍地開花吧,至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