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寺中古怪(1 / 1)

佛門素有“開光”一說,意思是在塑成佛像神像之後,需要被高僧開光,如此才能請動佛陀菩薩前來受寓,通俗來說,世人隻知道送神不易,卻不清楚請神也是大有講究,如果佛像神像不曾開光,就會真神不來而邪魔住,因此許多所供奉的場地,非但沒有仙佛庇佑,反而諸邪橫生,被鬼魅妖物之流鳩占鵲巢。

也正因為如此,道門和朝廷才會嚴厲打擊不合規製禮法的淫祠。

此地佛像顯然就不曾開光。

正當齊玄素仰頭望向佛像的時候,佛像竟然活了,隨之低頭凝視齊玄素。

然後這座神像的嘴角微微向上勾起,扯出一個譏諷笑意,詭異非常。

一人一神兩相對視。

下一刻,張月鹿身形暴起,手中“無相紙”化作軟鞭,如彗星掃尾,直接將這座神像從中攔腰斬斷。

齊玄素嚇了一跳,方才自己險些著了道,不由帶著幾分後怕道:“果然有古怪。”

張月鹿又將紙鞭變為紙傘,嚴陣以待。

兩人一前一後離開這座偏殿,外麵空無一人,兩人一路暢通無阻地來到正殿之中。

就見兩“人”正在激鬥,或者說,一個是人,另一個是佛祖神像。

隻是這尊佛像並沒有絲毫佛氣可言,反而透出一股妖氣,雙目血紅,周身籠罩著一層淡淡的血光,端坐於神主位上,兩條手臂卻是異常靈活,不似泥塑石像,倒像是活人一般。

巨大手掌所到之處,掌風凜冽,威力非同尋常。

與佛像激鬥之人是個年輕僧人,沒有兵刃,隻憑雙手,每每與佛掌相觸,轟然作響。

不等齊玄素開口詢問,張月鹿已經主動說道:“這僧人應該是正統佛門弟子,金仙傳承,已經是歸真階段。”

所謂“金仙”,不在道門五仙之列,一說金仙即是道門的天仙,又說道門的天仙等同於佛門的金仙。

此稱呼來自於道門和佛門的一段公案。

大玄之前是大魏,大魏之前是大晉。

大晉覆滅於金帳大軍南下,在此之前,大晉年間的佛道之爭,尤為激烈。

全真道神霄祖師通真達靈先生林靈素與佛門僧人鬥法,林靈素對大晉皇帝進言:“釋教害道,今雖不可滅,合與改正,將佛刹改為宮觀,釋迦改為天尊,菩薩改為大士,羅漢改尊者,和尚為德士,皆留發頂冠執簡。”

皇帝依奏,下詔改佛為道,易服飾,稱姓氏,左右街道錄院改作道德院,僧錄司改作德士司,隸屬道德院。不久又改尼姑為女德。

皇太子上殿爭之,令胡僧立藏等十二人和五台僧二人、道堅等與林靈素鬥法,結果僧人大敗,情願戴冠執簡。佛道兩家在大晉年間開始合流,隻是因為金帳大軍南下方才中斷。

待到大魏奪取天下,佛道兩家正式形成聯盟,合稱道門,共同對抗儒門。最終儒門隨著大魏兵敗一同拱手讓出天下,戰敗的儒門向道門投降,儒門大祭酒們雖然拒絕臣服於道門的大真人,但宣稱向玄聖效忠,所以說玄聖曾在相當一段時間內成為了實質上的三教共主。這也是從道門分離出去的隱秘結社會以佛門“八部眾”為名的緣故,蓋因當時佛門還是道門的一部分。

隻是後來佛主出世,玄聖才失去了佛門,並且直接導致了道門與佛門在西域的一場大戰。

這次佛道合流的成果之一,就是對佛門進行了“道門化”,大和尚被稱作高僧大德,觀世音菩薩被稱作觀音大士,也是由此而來。

雖然如今的佛門已經脫離了道門的體係,但也沒有完全抹去道門的痕跡,許多稱呼一直沿用至今,金仙傳承即是佛陀傳承。

如果不算散人這個被道門拚湊出來的謫仙人仿製品,道門有天、地、人、神、鬼五仙傳承,佛門有三大傳承,分彆是大覺金仙、大乘菩薩、大阿羅漢。

正如天仙傳承又被稱作謫仙人,佛門也有類似稱呼。大覺金仙傳承被稱作佛子,大乘菩薩傳承被稱作梵士,大阿羅漢被稱作比丘。

道門的五仙傳承之間有著明顯的高下之分,以謫仙人居首。佛門也是如此,三大傳承以佛子為首,其次是梵士和比丘。

除此之外,佛門受道門的影響,也在內部劃分九品十二級。

以和尚對應道士,以尼姑對應女冠,以乞士和尚對應祭酒道士,以破惑和尚對應-->>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