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正式履任婆羅洲道府首席副府主之後,第一時間當然不是聯合張月鹿查案,而是處理大虞國王室。
按照道理來說,這件事應該由掌府真人處理比較合適,但此時王教鶴還存著涉險過關的念頭,有意避嫌,也是切割,所以交給了齊玄素處置,理由也是現成的,這件事本就是齊玄素一手主抓,自然由他繼續處理比較合適。
齊玄素倒是沒有推辭。
關於大虞國王室應該如何處置,他秉持一個原則,不應大肆株連,隻誅首惡,脅從不問。
畢竟時代已經變了,這不是儒門當政的時代,道門的時代,開始講文明了,不興株連九族那一套。
剩下的問題有兩個。第一,首惡該如何處置。第二,誰來接掌大虞國王室,履行國主職責。
先說第一個問題,楊娥已經死了,首惡無疑是兩人。一個是陳書華,叛逃在外,自有金闕那邊派出平章大真人親自追殺,輪不到齊玄素來操心。另一個就是大虞國主,齊玄素不惜以身犯險,跟司命真君打了一場惡仗,為的就是抓住大虞國主。功夫不負有心人,大虞國主終是落到了齊玄素的手中,勉強還有一口氣。
首先是殺不殺大虞國主的問題,若是留著大虞國主,可以當作引誘陳書華的誘餌,隻是陳書華上鉤的可能不大,如果她真是心疼兄長,也不會乾出用兄長做鼎爐的勾當。所以這個選項很快便被齊玄素
排除了。
如果要殺大虞國主,那必然是明正典刑,起到警示作用,而不能像以前曆朝曆代那樣,用一杯毒酒或者其他手段秘密處死。
這是有前例的,前朝大魏末年,天下大亂,血流千裡,生靈塗炭。當時小皇帝年幼,未能親政,所以道門掌權後並沒有把小皇帝如何,隻是勒令其退位了事。當時主政的是攝政王和太後,兩人都被道門處決,太後被關押多日之後,最終被道門審判有罪並死於帝京西市刑場。
道門此舉無疑是在消解皇帝的神聖性,在道門這裡,皇帝可以殺得,不存在刑不上大夫那一套。
殺是肯定要殺的,是把大虞國主押送到玉京去殺?還是就地處決?
在這方麵,玉京沒有具體要求,如果能生擒陳書華,那麼玉京還是要大操大辦一番,可以選在鎮魔台,也可以選在誅仙台。如果隻是個微不足道的大虞國主,那玉京就沒什麼興趣了,任由齊玄素自己決定。
齊玄素暫時還沒有想好,隻能一邊讓上官雅吊命,一邊讓風憲堂分堂加緊確定罪名,要趕在大虞國主咽氣之前把他給處決了。
不殺不足以正人心,不足以警示天下。
最後還是因為大虞國主的病情惡化,上官雅表示在正常手段下她快要無能為力,強行續命的花費實在太大,齊玄素打消了把大虞國主押往玉京的想法,決定就地處決,地點就選在升龍府,並且齊玄素強令
所有的大虞國宗室都要去觀刑。
這也算是一種殺人誅心。
接下來便是第二個問題,誰來接掌大虞國主之位。
大虞國主有罪,他的幾個兒子自然也被廢黜,道門是不株連,不是不牽連,該處理還是要處理。
其實陳劍仇是個不錯的人選,其實道門並不在乎什麼血脈遠不遠,都是姓陳,差不多就行了,王室沒有反對的資格,你當你是張家大宗?再者說了,張家大宗最後還不是服軟了?
隻是陳劍仇現在做了齊玄素的秘書,也許現在的地位遠不如大虞國主,可隨著齊玄素水漲船高,陳劍仇能走到何種地步還很難說,有朝一日他重返婆羅洲出任掌府真人也說不準。
退而求其次,齊玄素的第二人選便是陳劍秋了,這可是夠嫡出了,大虞國主的親女兒。至於西洋血統,也不算什麼太大問題,陳劍秋的身份決定了她不太可能嫁人生子,以後多半還是侄子繼位。
至於女子身份,就更不是問題了,雖然道門至今還沒出過一位女子大掌教,但中原王朝出過一位明空女帝,而且玄聖夫人還曾經短暫擔任過皇太女,算是有過前例。
隻要有過前例,都是依循舊例,不算大逆不道。
現在齊玄素唯一擔心的就是陳劍秋會不會在思想上有什麼問題,畢竟這邊還要處死她的生身之父。若是她因此生恨,與道門離心離德,這也是人之常情,齊玄素會理解,不會苛
責強求什麼。不過他要為道門負責,這種情況下就不會選陳劍秋繼承國主之位。如果再養出一個陳書華,齊玄素沒法向道門交代。
於是齊玄素聯係了齊暮雨,讓她出麵把陳劍秋請來。齊玄素此舉有先讓齊暮雨提前探一探底的意思,也是略作安慰,畢竟是死親爹的大事。
其實拋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