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玄素當然不是今天剛到的,而是早就到了。
張拘成很是歡迎齊玄素的到來,得知齊玄素的來意之後,就更歡迎了。張玉月的事情,不僅僅是傷了張玉月的心那麼簡單,更是打了張拘成的臉,也就是李家保著李命煌。要是沒有李家,張拘成早就讓李命煌知道一個道理——老丈人一般不發怒,一旦發怒可比丈母娘嚴重多了。
張拘成現在是越看齊玄素越順眼,以前覺得齊玄素要是自家女婿該多好,現在覺得自己要是有這麼個兒子,哪裡會被天師和張月鹿逼迫至此。
講究世襲的地方,繼承人是關鍵,有個好兒子比什麼都強。就算被人欺負到頭上,也能指望兒子喊上一句: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畢竟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後三十年看子敬父。
張拘成和齊玄素一起祭拜了位於金陵府的大魏太祖皇帝陵。
雖然道門推翻了大魏,但並沒有全麵否定大魏,除了大魏的末代太後被處死之外,包括小皇帝在內的大部分皇室成員都保住了性命,隻是被貶為庶民了事。當然,毆帝三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大魏太祖皇帝的曆史地位很高,自大齊之後,大晉暗弱,偏安一隅,又有金帳入主中原,神州陸沉,將近九百年,中原北方和西域各地全部丟失,直到大魏太祖皇帝才陸續收複,說是再造神州也不為過。
大玄立國之後,高祖皇帝、太
宗皇帝先後祭拜大魏太祖皇帝,並派遣駐軍保護陵寢。
雖然大掌教沒有親自去過,但地方道府都有祭拜的任務,而且形式十分隆重,一般由掌府真人出麵。
這次與張拘成、齊玄素一起前往祭拜的,除了幾位副府主之外,還有一位儒門的大祭酒。
所謂“前三教時代”是指儒門主導天下的時代,那時候道門和佛門聯手共同抗衡儒門,並最終擊敗儒門。
道門取代儒門成為天下共主之後,使儒門、佛門成為自己的附庸。在過去,是以儒門為主導,推動三教合一。如今則是以道門為主導,繼續推動三教合一。
在某個階段,玄聖已經成為事實上的三教領袖,儒門的理學、心學、氣學三位大祭酒選擇向玄聖效忠,等同於道門的副掌教大真人。
“後三教時代”則變為佛門挑戰道門的主導地位,道門聯手儒門打壓佛門,最終佛門迫於壓力,不得不與道門休戰,並承認道門的三教領袖地位。
不過佛門在許多事情上仍舊與道門意見相左,摩擦不斷。尤其是古仙一事,佛門在明麵上支持道門消滅隱秘結社,卻在暗中支持古仙牽製道門,使得道門每年都要為此花費大量精力。
道門明麵上的說法自然是三教合一,在道門的眼裡,儒門和佛門是一樣的,都是好朋友,不算外人。
至於與佛門勾結,當然沒有這種說法,“勾結”什麼的太難聽了。不過,如
果你知道誰與佛門之人有不正當往來,請立刻上報道門。
到了今天,儒門大祭酒自然不能與道門的三師相提並論,大致相當於平章大真人。
這次祭拜便是以這位大祭酒為主,齊玄素和張拘成作陪。
其實一眼就能看出來。祭拜之後,欣賞山景的時候,大祭酒站在正中,背負雙手。張拘成和齊玄素一左一右,則是雙手自然下垂。其他人都是雙手交疊置於小腹位置。
這叫:背手高一級,垂手禮三分,叉手低一等。
儒門同樣分為三個派係,其中理學和心學都是鼎盛一時的顯學,正如道門的正一道和全真道,傳承有序,不必多言。
氣學則如太平道一般,曾經一度近乎覆滅,待到理學和心學大敗於道門之手後,這才趁勢而起,一躍成為與心學、理學並列的第三大學派。
理學一派的祖師是理學聖人,心學一派的祖師是心學聖人,氣學一派的祖師可以追溯到亞聖,“氣學”二字中的“氣”字便是來源於亞聖提出的“浩然氣”,不過真正發揚氣學的卻是橫渠先生等人。
氣學一派認為世界是由兩部分構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見的萬物,一部分是看不見的,而兩部分都是由“氣”組成的。
“氣”有兩種存在方式,一種是凝聚,一種是消散。消散也不是消失得沒有此物,隻不過是肉眼看不到而已。氣學以“太虛“”表示“氣”的消散狀態,這是本
來的原始狀態,“氣”是“太虛”與萬物的合稱。
知虛空即氣,則有無、隱顯、神化、性命通一無二。
氣學、理學、心學三家之間同根同源又各有分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