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那爛陀(1 / 1)

在道門實控西域範圍之外,才是西域佛門的勢力範圍,“西域”二字已經有些名不副實。

不管怎麼說,當年的佛道之爭還是以道門取勝而結束,昆侖和玉京又在廣義上的西域範圍內,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所以道門必然要將佛門驅逐出去。

之所以道門內部許多人認為道門沒能取得佛道之爭的勝利,是因為道門未竟全功,既沒有讓佛門像儒門那般淪為道門附庸,又沒能徹底消滅佛門,留下了隱患。

這無疑是高標準嚴要求了,也可以看出道門之人的驕傲心態,小勝就算輸,中勝不叫贏,隻有大勝才算是真正的勝利。

可從佛門視角來看,當年的佛道之爭,無疑是佛門一敗塗地,中原佛門覆滅,西域佛門被迫一退再退,南洋佛門、鳳麟洲佛門也陸續失敗,最終變為全麵失敗。雖然中原佛門後來又重新建立了,但實際上是個花架子,就好像一塊畫著華美建築的牌子,從正麵看,還像模像樣,可從側麵看或者從後麵看,什麼都沒有,甚至連金玉其外都算不上。

佛門的失敗使得佛門內部的兩大派係開始崛起。

一大派係便是投降派,主張承認失敗,承認佛門不如道門,像儒門那樣依附道門,以換取處境的改善。

另一大派係就是激進派,主張不擇手段反擊道門,複活佛主,進行第二次佛道之爭。包括且不限於聯合薩滿教、聖廷、天門等外部實力,支持南洋佛門、鳳麟洲佛門掀起大規模攘道行動,以及支持靈山巫教、知命教等隱秘結社勢力等等。

兩派時常鬥法,五代大掌教時期,道門對佛門內部的投降派,或者說親道門派,給予了極大的支持,所以此時期親道門派占據了上風。

不過隨著五代大掌教離世,六代大掌教上位,一直被五代大掌教強勢壓製的世家大族開始反彈。

雖然張家和李家的恩怨由來已久,但是以張、李為首的世家大族一直有個共識:他們這些“道門貴族”是道門的建立者,尤其是張家、李家這種帶資入股的原始股東,更是以道門的主人自居。

那些後來起勢之人,或者寒門子弟,不管位置多高,都不過是道門的“管家”。這種思想深入骨髓,所以寒門子弟位置再高,也是說殺就殺了,反倒是世家子們總能網開一麵,最多就是終生囚禁。

不過五代大掌教是個例外,這個普通百姓的兒子竟然強按著三大世家的腦袋走上了道門的至高位置,並且建立了僅次於玄聖的功業。這怎麼能允許呢?一個管家竟然成了主人,這不是倒反天罡嗎?你想要乾什麼?

至於齊玄素,算是半個例外,他當然不是世家出身,可他沒有五代大掌教的本事,談不上白手起家。不必避諱,也不必往自己的臉上的貼金,他的第一步就是仗了七娘的勢,靠著裙帶關係才能出頭。

如今都說齊玄素有著相當豐富的基層經曆,可這個“基層”也看跟誰比,跟世家子相比,齊玄素起步的確很低,可與真正的基層道士相比,齊玄素的起點已經是他們的終點。

不知多少人混了一輩子都混不上一個九品道士,到死也是個道童。有些人退隱時也不過是個七品道士。

齊玄素起步就是七品道士,更沒有在偏遠地區的基層道觀乾過,與普通道士相比,齊玄素其實算是精英,萬象道宮出身,直接進入天罡堂。所謂的“寒門”和“泥腿子”,那隻是世家子對齊玄素的看法,不是大多數人的看法。畢竟世家子們就算什麼也不乾,單純混日子,最低也是四品道士,比如張玉月。

時至今日,道門的寒門已經不是過去的寒門了,過去寒門是指那些不如士族的耕讀之家,能夠供養脫產的讀書人,比起普通百姓仍舊要強出許多。如今的寒門就是指貧寒的家庭,貧苦子弟。

沒有七娘的“齊玄素”們,其實是道門內部一個十分尷尬的群體,不上不下。

不上,是因為其出身家族沒有托底的能力,不具備運作的能力,看不到什麼希望,隻能靠自己,或者看運氣。

不下,是因為這類道士還不是最底層,生活優渥,看不上這個,看不上那個,真讓他們去偏遠地區的底層道觀,他們還覺得委屈,認為是明珠暗投,認為道門埋沒了自己的經天緯地之才,開始講文人風骨,大談道門黑暗,本質上就是覺得自己賣身還沒賣出一個好價錢,道門是不識貨且惡意壓價的黑心買家。

什麼是上?

家裡給鋪路,自身帶資源。比如道門三秀。這類人有意願也有能力出成績,所圖甚大,愛惜羽毛,不會整天問自己如履薄冰能否走到對岸,反而更願意做事,不怕做錯事,反正有家族托底,有足夠的試錯空間。後期的齊玄素也是這個狀態。

什麼是下?

真正出身貧苦,哪怕被道門分配到真正的基層位置,那也要好過自己過去的生活,也算是“上岸”了,不僅沒有那麼多的不滿,反而還覺得滿足。

道門總體上的邏輯便是:世家子們負責接班,一代傳一代,是上層架-->>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