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大玄朝廷在五行山設立大陣,陣法範圍覆蓋之大,幾乎囊括了整個五行山,這就帶來了超高的容錯率,哪怕道門派出靈官拔除了三分之一的陣點,大陣也未完全崩潰,隻是失去了部分功能。
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陣點之間有足夠的距離,好似戰略緩衝區,所以“大陣”從來不是虛言,想要陣法威力強勁且容錯率夠高,就要往大的方向造,陣點也最好以實物替代,所以設立陣法其實是個大工程,不亞於建造城池,需要天機堂深入參與。
就算是建造大陣,因為需要流轉海量的陰氣來進行小範圍時間回溯,並且涉及域外天魔這種龐然大物,門檻已經十分高了,甚至不遜色五行山大陣。
在這個基礎上,既要把陣法壓縮成方寸大小的可移動符籙,無限降低容錯率,又要以神力代替實物凝聚陣點,並且以神力代替地氣,進一步增加難度。
想要完成這等壯舉,仙人都已經不夠用了,必須是一劫仙人才行。而且前提是湊齊“歸藏燈”、帝柳精靈、王巨君人頭等關鍵事物。這還不算所需要的海量陰氣和海量神力。
由此可見,齊玄素經過這些年的發展,也算是有底蘊之人了,能同時滿足這麼多條件,這可不是普通參知真人能做到的,就算是平章大真人也未必能做到。
所以道門發展到今日,個人境界修為的作用被弱化了,除非是一劫仙人,甚至是二劫仙人,否則不具備以一己之力扭轉局勢的力量,這就需要整合資源、合縱連橫,以組織擊敗其他個人或者組織。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仙人,想要有一番作為,也要爭奪權力,不得逍遙。
齊玄素無疑是受益者,他並不喜歡與人正麵硬拚,更不喜歡靠著過人天賦越境而戰,諸如什麼偽仙殺仙人,仙人殺一劫,一劫殺二劫等等。再者說了,他也沒有這個天賦。他主要是靠外力來取得勝利,能不親自動手,那就不親自動手,能以多欺少,絕不單打獨鬥。
還是那句老話,世道變了。
如果還是抱著老想法,一個人包打天下,那麼在這個時代是要栽跟頭的。
如今的中原,雖說正值太平世道,但在思想上卻是處於一個劇烈的變革時期,是精神上的亂世。
道門自從開拓南洋以來,高速發展掩蓋了大量的問題,尤其是物質上的極大豐富掩蓋了精神層麵的極大缺失。
比如,過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小農生態已然無法滿足不斷發展的生產力。又比如傳統的思想觀念與道門所提倡之文明的碰撞,甚至是西學的思想觀念與過去儒門宗族觀念的激烈碰撞。
雖說在內鬥中螺旋,在開拓中上升,但這個跨度是極大的,可能需要幾十上百年,許多人的一生都在螺旋之中。
所以這個時代是割裂的,既包容又狹隘,既開明又保守,既提倡文明又複興傳統,如此等等。
當大家一起前進的時候,這些矛盾似乎不值一提。
可當大家止足不前,甚至開始後退的時候,這些矛盾就會全部顯露出來,如今的道門便是如此。一個輕微的震蕩,就仿佛搖晃水杯,使得杯底的浮渣泛起。
這便導致了道門的割裂,而三道之爭則加速了割裂,使得道門走向分裂。
所以說,五代大掌教之後的大掌教們,都不得不麵對這個難題,如何彌合道門內部的分裂?
齊玄素也在思考這個問題,一個人不能包打天下,要團結其他力量。
團結這個詞說起來好聽,實則就是拉攏。由此產生了很多問題,首要一條,拉攏彆人所需要付出的利益從哪來?答案是從最不可能背叛的群體身上來,既然你不可能背叛,那就多奉獻一點,一切為了大局。
其實李家也屬於絕對不可能背叛道門的群體,所以李家十分反對這一點,李家的觀點是,拉攏個屁,老子直接動手,要麼臣服,要麼毀滅,用道門的劍為道門獲取更多。明明老子才是贏家,怎麼還要讓老子割讓利益?
齊玄素這一派就相對溫和一點,表麵上還是講團結的,不要動手,合作共贏,利益交換,各取所需,細水長流。實際上也就是口頭上說說而已,因為說說不花錢,實際行動要花錢,錢從哪裡來?沒錢!
也許有人要說,援助西道門就是真金白銀,這怎麼解釋?問題就在於這裡,援助西道門是有收益回報的,本質上是投資,而非贖買,而且許多收益是看不見的戰略利益,不能一概而論。自古以來,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賠本的買賣沒人做。
兩場戰事讓道門財政出現問題,需要幾大道府補虧空,齊玄素能順利升北辰堂首席,就是因為他在南洋趕上了發戰爭財的天賜良機,成功完成了金闕下達的補虧空任務。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