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君子也防匠作二百八十、東南有天子氣樂胥喜歡樂器。
一切和曲樂有關的東西,
不管典禮祭祖的雅樂,還是宴會歌舞的俗樂,都喜歡。
上陽花木不曾秋,洛水穿宮處處流。
這是上陽宮西北角的一處宮殿,名曰甘露殿。
靠近洛水的一條支流,盛夏少有的涼爽河風吹來,
拂動了長廊上,樂胥與同伴們宮廷樂師專屬的長袍衣擺。
在前方一位表情嚴肅枯寂的監督女官轉頭的注視下,他們或抱琴或持箜篌,低頭順目,小步走進了空曠的大殿。
眾人在殿內邊緣的幕簾後,一一就坐,調試樂器。
這座上陽宮位於洛陽西郊,又稱西宮,皇家後花園。
甘露殿內,樂胥與同伴們一起坐下,他放下懷中的古琴,熟練的調試起琴弦,為一會兒的合奏做準備。
樂胥是官職名,並不是他的真名。
至於真名,入宮後就很少有人稱呼了,逐漸遺忘,
而忘不了的,隻有琴曲。
他與同伴們都是樂胥官職,歸上陽宮的司樂女官管理,為帝王貴族們奏樂。
今日,嚴肅古板的司樂女官忽然催促他們這些樂官動身,分赴各個宮殿與水榭的樂師工位。
樂胥不用猜就知道,是那位女皇陛下,又移駕西宮,前來遊玩了。
至於女皇陛下會不會逛著逛著臨幸下這座相對偏僻的甘露宮,誰知道呢?
上陽宮太大了,宮殿繁多,奢侈豪華,帝王不缺遊玩之所。
樂胥在甘露宮就職樂師將近三年,迎接女皇陛下尊駕的次數,屈指可數。
不過樂胥並不抱怨,低頭自顧自的調琴,準備演奏,他眼裡漸漸湧出一抹喜悅的情緒。
在宮廷當樂師,月例並不多,還要被上麵一些女官們為難克扣。
且聽同伴說,在洛陽城內隨便找個洛水畔的朱樓公館,演奏數夜,就能賺不少貫錢,還能認識風流倜儻的大詩人們,或有機會,與一些心慕樂藝的懵懂花魁共度春宵。
但是樂胥並不和同伴一樣,憧憬洛陽城裡的花花世界,
在上陽宮內,與琴為伴的單調生活,已令他心安知足。
記得曾有一位教禮樂的老樂師和他說過,若想富貴安穩,大可去市井酒樓或貴人府邸做私家樂師,
可若是想在禮樂一道上,仍有精進,便隻有一條路,便是留在這枯燥乏味的宮廷內,磨練曲藝。
樂胥一直記得這句話。
可是教他這句話的老樂師,在前些年,卻找機會離開了洛陽宮廷,走之前,簡易的送行酒上,老人豪飲數杯,大笑遠去,毫不留戀。
樂胥頗為不解。
甘露宮內,樂胥與同伴們調試完樂器,奏起了盛大優雅的旋律。
殿外,長廊上,一眾古板女官,垂首侍立,一動不動。
似是恭迎某位女皇的寵幸。
樂胥悄悄用餘光,看了眼外麵的宮人女官們。
上陽宮內,人數最多的,就是這些女官宮人。
聽聞,她們的森嚴等級與苛刻要求,比他們這些樂師們還要繁瑣嚴格。
身處宮闈,這類捕風捉影之事,自然聽過不少。
本來,像樂胥這樣身處宮廷,能接觸帝王的職位,應當如宮人太監般被閹割的。
然而,幸運的是,上陽宮的主人是一位女子帝王,對於太監的要求並不嚴厲,反而偶爾還寵幸男色。
一些樂師的閹割與否,自然無關緊要了,當然,遴選這類近侍的標準裡,容貌端正、身姿頎長都是必不可少的,肯定不能有歪瓜裂棗。
看女皇陛下挑選調教身邊的女官宮女們,就可見一斑了,是個喜好聲色的帝王。
不被閹割,樂胥頗為慶幸,但也愈發不理解那位傳授他禮樂的老樂師的離去。
樂胥看了眼殿門外,遠處的一座大佛。
那兒是大佛殿。
上陽宮內,最顯眼的建築之一,大佛殿的廣場上,有一座高大佛像矗立,百尺建築,拔地而起,巍巍壯觀。
上陽宮內,除了宮人女官外,數目最多的,是一些奇裝異服的人士,成日與一些古怪物品打交道。
樂胥也說不清這是道士還是方士,但是曾聽人說,他們好像叫什麼望氣士。
樂胥不太理解他們是乾嘛的,不過,女皇陛下似乎挺喜歡他們,經常召見。
所以……這些望氣士與他們樂師們一樣,是討帝王貴族們歡心的行道吧?
樂胥悄悄猜測,甚至隱約還有些不服。
禮樂如此優美,世間絕倫,這些望氣士看著就不靠譜,不知是何奇淫巧計,諂討女皇陛下歡心,導致陛下對禮樂都不太重視了。
不過這些望氣士們,大多出沒在大佛殿與佛像那邊,雙方交集並不太多。
樂胥曾在一次夜裡經過時,偶然見到有不少望氣士步入了那座百尺高的佛像之中,也不知在裡麵忙碌些什麼。
樂胥搖搖頭,繼續演奏琴樂,天下諸多樂器,他獨愛古琴。
記得某次老樂師醉酒時說過,這上陽宮內,其實藏著一把當世無匹、無與倫比的琴,還有著一段絕世的琴音,最後,老樂師歎息了句什麼琴非琴。
樂胥記在了心上,可是進入宮廷已經十年,他卻從未見到,或聽到,越發覺得是老樂師是酒後亂言了。
這上陽宮內的所有琴師,樂胥都已認識個遍,不過爾爾,或略遜於他,心中不禁有些自傲,他的琴音才是上陽宮內最好的……
樂胥忽然收斂心神,低頭專注指尖琴弦。
此刻,他隱隱聽見殿外遠處的長廊上傳來一陣密集卻有節奏的腳步聲。
是女皇陛下的聖駕!
心中幾乎確定無疑,甚至隱隱還能聽見,那位女皇陛下熟悉的蒼老嗓音。
莊重中帶著一絲沙啞。
樂胥驀喜。
雖然這數年裡,他隻見過寥寥幾麵,但是樂胥早已牢牢記住了此聲。
因為他的耳朵能分辨每一個音節,記住大多數的聲音,簡單的旋律,樂胥聽一遍就能記下,彈奏出來。
記得那位老樂師曾經歎息,這是老天爺手把手的喂飯吃,這叫做上品音感,對於樂師而言,可遇不可求。
樂胥還聽聞太宗朝時,曾有宮廷女樂師憑借這類天賦,在長安的大明宮內,僅僅聽了一遍異邦的曲樂,便當著無數前來朝拜的外賓使節之麵,用一把舊琵琶紋絲不差的複彈了曲子。
頓時引得太宗文皇帝龍顏大悅,外邦使節們無不驚詫滿臉,跪伏歌頌,心服口服……為當年的大乾贏得了天朝上國、禮儀大邦的尊名。
隻可惜,大乾剛立國時,那種各行各業萬物勃發的景象已不再有,天朝上邦、盛世禮樂的景象,似乎隻存在於夢境之中了。
眼下的長安洛陽,一切的激情,仿佛都已隨著帝國年歲的增長,而逐漸放緩,王公貴族、兩京百姓們開始安足於眼前的日子,不管閒事,很多事情都已習以為常。
哪怕是這剛剛“立國”不久的大周朝,絲毫沒有浮現當年大乾初立時的景象……
樂胥隻是個小小樂師,不怎麼理解改朝換代的事情,但是卻能感受到,這位女皇陛下確實不怎麼重視禮樂了。
或者說,她隻獨聽小部分人的了,更彆提,還有那些古古怪怪的望氣士搶走部分寵幸與注意力,哪裡輪的到樂胥這種小人物出頭,哪怕琴音冠絕上陽宮又如何。
樂胥自嘲興歎。
老樂師說過他這個天賦好,但也不好,福禍相倚。
還說,古時候大多數的樂師都是瞎子,因為這樣屏蔽一感,便能提升剩下四感,追求極致。
可是現在的樂師,特彆是在這座宮廷內的樂師,不僅應該是個瞎子,還應該是個聾子才好,如果不是需要辨音聽曲的話……
樂胥很不理解老樂師的感慨,聾了還怎麼當琴師?反而對上品音感引以為豪,唯一可惜的是,無人賞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