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既然想要親自給汗阿瑪寫陵墓牌匾,又何必扯大旗,以公平起見來搞書法比賽呢?
還假模假樣的來推薦兄弟?
到最後又來暗示官員來選擇自己?
這有什麼意思?
都推薦兄弟了,那就讓兄弟來寫唄!
雖然不知道“淳親王”在未來又是哪位兄弟,但“誠親王”還是知道的。
無論是剛被封為“誠郡王”還是水幕裡,都可以看出來,“誠親王”就是他們的三弟/三哥胤祉。
他的字跡,的確是不錯。
可這不是最緊要的事,而是在那種事情上真的沒有必要。皇帝想要寫,難道官員還會不允許?
想著這點,著實是讓胤礽、胤禔、胤祉幾人忍不住咬牙切齒。
他們依然很不想承認水幕裡胤禛當皇帝的事,可這水幕時時刻刻的來提醒。
當然,眼下胤祉心情不怎麼美好的因素還是胤禛水幕裡的行為。
他自問也沒有得罪過胤禛,怎麼水幕裡的他總是被針對的一員。
如果是他未來在十三的葬禮上沒有透露出哀色,去得遲,但也沒有必要吧。
*
摸摸鼻子,胤禛也沒有預想到又出現這種令人尷尬的畫麵。
看著對方坦然自若的神態,莫名給他種感覺,隻要他不尷尬,那尷尬的就是彆人。
但胤禛還是忍不住去想,不知道汗阿瑪如何看待。就書法而言,水幕中已經出現過兩三次了。
雖然數量不多,但場景總是令人難以喻言。
好比眼前,用汗阿瑪誇獎他的話,來暗示那些官員來選擇他。
“感覺跟黑幕沒有什麼區彆!”胤俄欲言又止,最後實在按捺不住內心的情緒,直接將說道。
他的話讓在場的朝臣想要看看是誰這麼頭鐵,在注意到是胤俄,不由得心裡感歎:“原來是十阿哥啊!”
胤禵更是認為「雍正」的行為沒有必要:“可以直接說出來,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事!”
在他看來,都當皇帝了,想要做什麼就做什麼,何必擔心彆的人,彆的想法呢?
總不能是汗阿瑪還不讓吧?!
*
水幕沒有回答他們,但通過畫麵展現出了結果。
【在雍正的話音落下,大臣們瞬間達成共識,心中清楚的知曉該怎麼做才是最合適的。
畢竟聖上是想要給先帝的陵寢寫牌匾,是聖上的孝心啊,他們怎麼能夠阻礙聖上表達孝心的機會呢?
雖然皇上說了不用在意,但這種事情不是在意不在意的問題。
不過,心裡清楚,該做的事情還是要做的,否則被皇上以為他們是在討好媚上,那就不是件好事了。
於是,現場的諸位大臣便開始裝作非常認真的神態,將每個人的字都細細的看了遍。最後才齊聲回奏:
“這麼多幅字,還是皇上您
寫的這幅字最好!不僅禦筆之妙,天矩自然,而且仁孝誠敬之意,也流溢於楮墨之間,正好跟陵寢大事相稱。相信聖祖仁皇帝在天之靈知道了,也會感到欣慰。”】
欣慰?胤礽扯了扯嘴,這些大臣真是什麼話都能夠說出來。
即使他知道這是正常情況,更重要的是,水幕裡的四弟寫的字的確沒有什麼問題,那些大臣的誇獎是有討好的意味,但也沒有昧著良心。
但莫名的,胤礽還是有許多話想要說。
何況水幕裡出現的大臣以及沒有出現的大臣,後者的心情也格外複雜。
有些都不由得向著康熙的方向瞥去。
*
康熙自是可以猜到那些大臣的想法,不過比起這事,他關注更多的還是水幕裡的影像。
未來四兒子的心思也不能說不對,想要敬孝也不能說不好。如果他的字跡不佳提出這種意圖他或許會高興,但真的實施那就算了。
神道碑、匾額又是什麼?隻要想到可能出現的情景,康熙就覺得眼前一黑。
但胤禛的書法的確是不錯,那麼麵臨的問題也就不是問題了。
*
但胤礽卻不認為。
他覺得若是按照胤禛的行為下去,難免會引出來些許麻煩。
比如,在後麵的皇帝怎麼辦?
儘管他知道這想法有些多餘,但比起親自寫匾額,還是找字跡更好的來寫比較好。
這樣,日後的皇帝也不會在這方麵糾結。
要不然當皇帝,還要將書法練好。否則在寫神道碑、匾額的時候,字跡不好,豈不是給皇室丟人?
當皇帝的字居然寫的那麼爛,想想就會被天下人取笑。
簡直敗壞愛新覺羅家的聲譽。
*
於是,胤禛頓時收到了胤礽的目光。眼裡蘊含的意味讓他有點看不懂,是哪裡惹到對方了?
回想著腦海裡的畫麵,找到最後胤禛沒有找到符合的內容。
*
這就導致胤礽發覺胤禛隻是看了他一眼便收回視線把目光放在水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