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書房。
李青開門見山,將開海的必要性簡單闡述了一遍,靜等小胖決斷。
於謙緊張得不行,但該說的李青都說了,他沒什麼好補充的,隻能暗暗祈禱新皇能同意解除海禁。
然而,事與願違,幾乎沒怎麼思考,小胖就直接拒絕:“還不是時候!”
“那什麼時候才是時候?”於謙反問,情緒很是激動,語氣痛心疾首,“皇上,全麵解除海禁,利國利民啊!”
小胖沒有解釋:“時機成熟,自然會解除。”
“皇上……”
“於謙。”李青打斷他,“你先退下吧。”
於謙不服,卻也無可奈何,“於謙告退。”
李青看向小胖,“為了南民北遷?”
“嗯,隻有結構上改變,才能徹底擺脫數百年來的政治格局。”小胖麵色凝重:“海運一旦全開,本就富裕的南方將會更加強勢。”
頓了頓,“不過,打擊走私的力度可以減輕一些。”
“折中唄?”
“沒辦法,隻能儘量兼顧。”小胖也很無奈,“其實即便南民北遷大獲成功,也無法根治南方勢大的弊端,可若是直接開海,南北差距將會大到離譜。”
他苦笑道:“我現在總算理解,當年太祖為何要禁海了,父皇開海是好的,但隻能用他的辦法,利益集中在國家手中,奈何……我沒那個實力壓製群臣;
瞻基估計也夠嗆,後繼之君就更彆說了。”小胖歎了口氣,“青哥,我想全麵禁海。”
“不成。”
“你聽我說完。”小胖道,“父皇在位二十餘年,文治武功耀眼無比,然,大明百姓生活的並不好,我想施行戰略收縮,全麵發展大明內部,與民休息,讓百姓過上好日子……”
小胖的話很有煽動性,李青也相信小胖能做到,但還是搖頭:“不成。”
“為何?”小胖不解,“青哥,我有信心,我也擅長這個。”
“從短期看的確不錯,但從長遠的目光來看,並非良策。”李青輕歎:曆史已經劇透過了,我不能讓你走老路。
李青斟酌了一下措辭,開口道:“海上貿易的巨大利益已經世人皆知,市通寇轉為商,市禁則轉商為寇,禁海非但取不到應有效果,還會越禁越亂;
先皇披荊斬棘,為大明開辟的路,不能被你給堵上!”
頓了下,又道:“禁海的弊端不止如此,朝廷不允許貿易,意味著稅都不用交了,這會造成海上貿易的利益會進一步加大,會有更多人趨之若騖;
口子一旦開了,也有了既得利益者,想堵上談何容易?”
李青說道:“你若禁海,朝廷上下必定一片歡呼,然後,背地裡可勁兒搞走私,你遏製南方的戰略目的非但不會達到,反而會讓朝廷損失一大波經濟來源;
這還是其次,一旦禁海,朝廷自然也不能出海貿易,這其中的利潤有多大,你不會不知道。”
小胖沉默。
李青繼續:“這些都是看得見的利潤,還有很多看不到,卻更貴重的東西,比如:永樂米、永樂豆,
三寶這次出海,興許還能帶來新作物,這些對大明的正麵影響,是你再如何勵精圖治,也達不到的高度。”
“可是……”
“沒什麼可是的,開海的好處遠不止如此。”李青道,“大明地大物博不假,但也不是包羅萬象,海外還是有很多好東西的;
此外,大明在發展,彆人也在發展,和海外諸國始終保持交流,才重中之重;
若一直存著,‘天朝上國,餘皆蠻夷’的心理,那大明遲早會在自大中被人趕超,甚至……挨打。”
小胖滿臉挫敗,愧然道:“還是青哥看得長遠,我目光太短淺了。”
“也不能這麼說。”李青寬慰,“你想讓百姓過上好日子,這並沒有錯。”
“唉……這麼一看,我先前製定的發展規劃,得全盤推翻了。”小胖苦澀,“青哥的這條路更好,但也更難。”
“我會幫你。”李青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