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後,朱瞻基做出決定,流放朱高煦去交趾。

當然,這是官方說法,真實目的就是讓他鎮守交趾,給了他部分兵權。

朱瞻基這麼做,並不是基於叔侄情,亦或礙於李青情分,而是出於大局考慮。

大明太大了,太祖創業,太宗更上層樓,這偌大的江山,讓他分身乏術,根本沒那麼多精力麵麵俱到。

他欲效法父親,著重發展民生,讓子民過上好日子,但這樣做,也有一個弊端。

——未來戰略收縮是必然。

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既要開疆拓土,又要繁榮昌盛,到頭來隻會兩頭都丟。

朱瞻基是個明白人,與其將來交趾失去控製,還不如交給朱家自己人。

即便他日交趾真離大明而去,那也無甚打緊,畢竟……肉爛在鍋裡。

王府。

朱瞻基親自宣讀旨意。

漢王一家淒淒慘慘,不停地抹淚,在他們看來,流放交趾和殺了他們沒多大區彆,甚至還不如直接殺了他們。

古人的鄉土觀念超級重,落葉歸根是所有人的夙願。

而朱瞻基卻讓他們終生不得踏入大明一步,這對他們來說,比死還難受。

他們寧願流放廣貴。

朱高煦卻不這麼認為,他雖憨,卻不傻,大侄子此舉,無疑在逼他自立。

他有些不敢置信,“你真讓我去交趾?”

“嗯,你犯下如此罪過,流放交趾已是便宜了你。”朱瞻基陰沉著臉,“去不去可由不得你。”

這一次,朱高煦沒有再回懟,目光炯炯的看著他,“你可想好了?!”

“君無戲言!”朱瞻基淡淡道,“你收拾一下,限你三日出發,不然…休怪朕無情。”

朱高煦沉默少頃,“不用三日,明兒我就走。”

朱瞻基警告道:“記著,終身不得踏入大明一步,否則朕必殺之。”

……

漢王流放的消息,在朝堂傳開,群臣一下炸了鍋。

都是人精,他們太清楚這樣做的後果。

群臣一致反對,態度堅決。

這次,他們倒沒什麼壞心思,隻是單純地為大明著想。

事實上,大明的官員確實貪腐成風,甚至並不那麼忠於皇帝,卻十分忠於大明。

除了家國情懷外,最大的原因是他們吃的是大明的飯,真心不希望大明倒了。

昔日朱棣靖難,他們心安理得地繼續當官,且能繼續當官,是因為朱棣是太祖親子,大明還是大明,隻是換了個皇帝而已。

但朱高煦流放交趾就不一樣了,若有朝一日,漢王後裔帶著交趾大軍卷土重來,那大明還是大明嗎?

儘管可能性小的可憐,儘管他們自己看不到那天,可他們不得不為子孫後代著想。

雖說大明錄取官員是靠著科舉,但世襲風氣依舊盛行,老子當大官兒,通常兒孫也能做個小官兒。

“皇上以德報怨,其胸襟氣度實令微臣欽佩之至,然,此舉無疑放虎歸山,禍患無窮啊!”楊士奇說話還比較客氣。

蹇義就稍顯強硬了:“皇上三思,王子犯法與民同罪,皇上不應因皇室宗親而網開一麵。”

都察院新晉左都禦史,更是直接開噴:“皇上此舉有違國法,大明律載有明文,凡有造反者,脅從不問,但首惡必辦!

今,皇上公然違背祖訓,實乃大不孝!”

“臣請皇上削去漢王爵位,立斬不赦,以正視聽,以儆效尤!”

“請皇上將漢王明正典刑!”

……

朝堂上亂哄哄的,群臣皆促請斬殺漢王。

朱瞻基神色逐漸陰沉,但並未駁斥,隻是冷冷地看著他們。

察覺到皇上的變化,漸漸地,朝堂的緩緩安靜下來。

朱瞻基這才開口:“漢王謀反查無實據,他既無發兵,又無攻城掠地,空有謀反之名,卻無謀反之實,爾等這麼急著讓朕對血親動刀是何道理?

莫非……心中有鬼,以求殺人滅口?”

百官瞬間變了臉色,“臣等冤枉!”

“冤-->>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