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青又走了一陣兒,直到過年前夕,才停下步伐。
不過,這也給他的生活帶來了一定困擾。
家家戶戶都在過年,連客棧都關門了,李青連個落腳地兒都沒有。
大過年的,也不好去人家家裡混飯吃,所幸,李青不用吃飯也不打緊,這才不至於狼狽不堪。
最終,李青落腳在一處有些荒敗的土地廟裡。
唉,這個年過得……還真是彆開生麵呢,就當是磨礪道心吧……李青苦中作樂。
過年期間,百姓生活當然很好,這什麽可說的,李青便也沒在去品味百姓生活,常走在田間地頭,看看莊稼長勢。
這裡相比江南,氣候更為溫暖,隻比交趾丶滿剌加等一帶的小國差一些,不過,不如蘇湖那般土地肥沃。
全靠溫暖氣候撐著,長勢倒也挺好。
李青對農作物的了解並不深刻,也不知李家研製的新型肥料有沒有傳到這裡……
嘉靖十二年了。
李青掰著手指頭算了算,假期還有四年整,體察民情+交趾之行+武當武裝……時間還算充裕,卻不算富裕。
趁著暫時無所事事,李青便整個複盤了下這一路的收獲,汲取重點牢記於心,以便日後針對性的做出改變。
眨眼,年節過去。
李青又開始了窮遊……
又過上了吃『百家飯』的日子。
滋味兒很足。
該說不說,這大明版圖的極南之地,真可謂是窮鄉僻壤,倒不是說這裡的百姓生活更為艱難,而是經濟過於落後,幾乎沒有什麽基礎設施可言,到處充斥著原生態。
像樣的酒樓幾乎沒有,做生意的都不多,城鎮上就一些糧油鋪子,布行,小飯館,雙手都數得清……
唯一讓李青有些詫異的是,鎮上的私塾還算不錯,至少……還有個模樣。
懷著品味民間百態的心思,李青走進私塾,在窗外觀察。
大白天的,人家又不是瞎子,自然有人瞧見了李青這『不雅』的行為,給講學的老先生打了小報告。
不過,老先生瞅李青一身粗布麻衫,滿身灰氣,隻當是他沒錢交學費,便裝聾作啞了,繼續他的講學……
李青見人家這般大度,便想著待會兒資助一下。
念及於此,旁聽也更加心安理得。
學塾裡的學生,年齡大小不一,有的隻有十來歲,有的則都快三十了,個個挺直腰背,聚精會神。
眼睛裡好像都有光。
李青能想像到,他們對科舉,對功名的向往之心。
「子曰:鄉願,德之賊也。」老先生富有感情的說道,「這種人最是奸惡,以大奸似忠來形容這種人,最是恰當不過。遇上權貴,他們會曲意逢迎,遇上平頭百姓,他們也能平易近人,可就是不做實事,喜歡和稀泥,更怕得罪人……,今後啊,你們若有幸科舉中第,做了官,萬不能做這種人。」
「說得好!」李青輕聲讚了句。
大明這種官不少,尤以京官為甚。
這百餘年下來,李青見過太多和稀泥丶不做事的大明官員了。
「寧作農夫,不做鄉願!」一道鏗鏘有力的聲音響起。
李青瞧了那人一眼,黑黑瘦瘦的,看樣子不過二十歲,卻給人一種很老氣,很……執拗的感覺。
隨著他的話聲響起,附和之聲很快就連成一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