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MK8戡亂型

科考船,歌利亞級鑄造艦機神仆從號。

傅青海急匆匆地走在前往實驗室的通道裡,周圍的技術神甫和護教軍對他都已經見怪不怪。

在漫長的航行旅途中,傅青海大部分時間都泡科考船上而不是待在自己的巡洋艦裡。

傅青海進入實驗室,開口就問道:

「大師,怎麽樣,新的複合裝甲打造好了嗎?」

昆托大師轉過身,道:

「完成了,正在進行強度測試。」

昆托大師麵前,斯卡特蘭機兵舉起了手中的動力拳,正在對著一塊肩甲造型的複合板甲「砰砰砰」地猛錘,足足三拳才將之錘裂,然後智控機兵背後又伸出了一門肩炮,鉕素火焰從重型噴火器裡射出,烈焰將整塊複合板甲吞沒。

這就是傅青海提出的:陶鋼-塑鋼-鈦合金三重複合裝甲。

傳統的星際戰士動力盔甲的外層裝甲,是陶鋼-塑鋼複合裝甲,即雙重複合裝甲,而傅青海為自己打造的青之殼動力戰甲,為三重複合裝甲。

鈦合金是鋼鐵俠Mark係列戰甲的主材,也是光環裡雷神錘係列動力裝甲的主材,而無論星球大戰還是戰錘40K,在這些太空科幻IP裡,依然有鈦合金的用武之地,「塑鋼」這個由沙丘發明的詞彙,同時在星戰和戰錘裡出現了,但塑鋼的意義更多是替代昂貴的鈦合金,而不是超越鈦合金。

資深軍迷就知道的冷知識:現實世界裡的坦克設計師們很早就發現,麵對穿甲彈時,在同等厚度下,複合裝甲就是比均質裝甲更強。

簡單來說,三重複合就是比二重複合更好!

但動力盔甲畢竟不是戰艦和坦克,要考慮靈活敏捷,不能無限堆厚度,所以需要很先進的加工工藝來實現複合,而不是簡單的層層堆迭。

在裝甲厚度不變的前提下,史蘭采用一種更先進的「陶鋼嵌合板+塑鋼波浪層+鈦合金燒蝕網格」的結構來實現了這種複合。

這種複雜的結構原本是用在人類帝國的戰艦裝甲上的,而太空猿猴最擅長的是什麽?就是微型化技術,後世審判庭慣用的指環武器,就是太空猿猴的馳名產品,其單發威力和正常尺寸的雷射槍噴火器是一模一樣的。

昆托大師顯然也是「資深軍迷」,智控機兵測試完畢後,當場就指出傅青海的設計缺陷——

「複合裝甲麵對穿甲彈時確實表現更好,但是麵對動能彈時的表現不如均質裝甲。」

傅青海拿起一塊振金錠,放在無影燈下仔細觀察,嘴裡低聲說道:

「相比動能附帶的那點損傷,我更害怕戰甲被直接打穿。」

「並且,我還有其他解決方案,大師。」

三千多同化點數換來的振金,說少也不少,說多也不多。振金的堅硬程度在漫威裡排第二檔,和雷神錘的材料烏魯金屬等同,僅次於宇宙第一硬的艾德曼合金。傅青海倒是想把所有外層裝甲都用振金替代了,但是數量遠遠不夠。

傅青海要模仿黑豹戰衣的設計,把振金拉成細絲,然後編織成貼身內層織物,替代原本的電子肌肉纖維束。

(PS:很早之前一個書友在書評區提出的創意,忘了是誰了,出來認領下。)

振金本身的強度韌性就很高,又具有吸收動能的強悍屬性,由振金纖維絲編織而成的厚實內襯,從材料學的角度革新了電子肌肉纖維束。

當然,吸收完動能儲存住然後再集中釋放出去的功能,就沒有辦法實現了,那是瓦坎達的獨有科技。

花了將近一周的時間,打造出了三重複合裝甲外殼,又用了快兩周的時間,製作完成了振金電子肌肉纖維束,最後,傅青海把目光投向了被拆解下來的動力背板。

外殼,內襯,都完工了,現在輪到能源。

傳統的亞原子核融反應堆,並不以澎湃的輸出著稱,更多強調的是耐久與續航,星際戰士戰鬥十幾年都不需要為自己的動力背包補充燃料。也從沒有聽說過動力背包過載爆炸的,這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動力背包材料的強度冗餘大於引擎的輸出極限,再換句話說就是:續航很強,但是功率不行。

所以傅青海整合了鋼鐵俠的方舟反應爐。

青之殼動力戰甲沒有碩大的動力背包,隻有貼身的動力背板,因為方舟-亞原子核融反應堆的體積很小。

這種反應堆還有改進的空間嗎?

當然有!

還記得燃燒者尼亞德拉紮撒的星神碎片,在傅青海腦海裡強製灌輸的那些知識嗎?

知識名為「燃燒的本質」。

燃燒是什麽?

&nb-->>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