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翰林院的翰林官並不是很願意使喚賈璋。

一來,賈璋是閣老承認的徒孫,還是趙學士的師侄。

萬一把他得罪了,以後自己在翰林院還能有好日子過嗎?

賈璋他年紀這樣小,受了委屈哪有不找家長告狀的?

一來,賈璋出身於勳貴門庭。

勳貴與國同休,生活豪奢,這是人人皆知的事情。

因此,但凡長了腦子的人都能猜到賈璋在榮國府是怎樣金尊玉貴地長大的。

這些翰林官們的心底也都藏有這樣的疑惑,那就是這樣金尊玉貴地長大的子弟,能吃得了當差的苦頭嗎?

誰能想到賈璋他這麼能乾?

不到十天,賈璋檢閱文稿的速度就超過了不少年輕的庶吉士。

除此之外,他還學會了如何擬定文書,如何編纂實錄,如何草擬聖旨……

他不過是十來歲,在很多人眼睛裡還是個孩子呢。

但實際上,他一個人比三四個年輕的庶吉士還要更得用一些。

好幾個年輕的庶吉士看著賈璋稚嫩的麵孔與他身上的監生斕服,都產生了難言的羞愧之情。

他們居然還不如一個孩子能乾。

這些庶吉士們感到羞愧難堪,但修撰和編修們卻沒有那種情緒。

他們很高興賈璋能這樣能乾。

每年最後一個季度裡,翰林院裡都忙得要命。

到年底了,不管是修實錄的,還是修會典的都得拿出點成果來。

乾元帝可不養吃閒飯的家夥。

不想離開翰林院外放到窮鄉僻壤,就不能潦草度日,塞責差事。

在這種忙碌的時候,賈璋這種聰明能乾的國子監生自然會被大家喜歡。

畢竟賈璋節約了他們每年教導曆事監生的時間,還能給他們幫忙,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

雖然後頭趙學士隻讓賈璋每天工作一上午,但是有人幫忙,總比沒人幫忙好上許多。

翰林院裡和賈璋關係最好的翰林官是趙儀手底下的吳修撰和韓修撰。

吳修撰是賈璋的老熟人了。

吳修撰是蔣鳳舉的舊友,多年前賈璋在陳瑞祥家的藻園文會上初次見到他。

那時吳修撰還隻是編修呢。

這麼多年熬下來,他也升任翰林院修撰了。

而韓修撰是四年前的狀元。

他為人豪爽,不拘小節,有燕趙慷慨之氣。

賈璋喜歡和這樣的人交朋友。

和君子交朋友,他自己也覺得安心。

韓修撰哪裡都好,就是脾氣不太好。

和他同科的榜眼擅長拍馬,已經被張泰維張閣老要走,去內閣做他的專職中書了。

和他同科的探花也因為在禦前奏對得當,被調到了吏部任職。

如今對方已經升到了六品,和韓修撰平起平坐了。

隻有韓修

文字裡麵推演出昔年的刀光劍影,總結出各地官員的當政之法。

這些東西對如何做官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最重要的事情是,這些東西隻有翰林院有。

就連翰林官們都不能把翰林院書籍借回家看,隻能在抄錄後帶走。

不過翰林官們可以抄錄的也是普通書籍。

實錄不被允許抄錄。

所謂機不可失時不再來,賈璋在國子監曆事的時間有限,趙儀當然不會讓他在外頭瞎忙浪費時間。

拿著他批的條子去讀這些在外頭找不到的書才是最要緊的。

賈璋並沒有辜負趙儀的好意。

即便他讀書的速度很快,他還是每天都如饑似渴地徜徉在書山之內。

而且他每天都會把自己的讀書心得交給趙儀和葉士高。

他的讀書心得質量很高,葉士高和趙儀看了後都很滿意。

除此之外,賈璋給其他翰林幫忙時亦是儘心儘力。

趙師叔讓他下午去看書的做法是不合規矩的。

他做事時用心一些,也能最大程度地平息那些不太好聽的流言。

就在賈璋在翰林院勤謹當差時,京城裡飄起了輕薄細碎的雪花。

宮城團回凜嚴光,白天碎碎墮瓊芳。但是,住在宮城裡的乾元帝卻生不出賞玩冬景的雅意。

他又生病了。

在戴權的伺候下,乾元帝喝下了齊守禮開的藥。

他瞧著殿內插著紅梅的玉瓶,心裡隻覺索然。

他還記得他小時候最是有一份古怪脾氣,一到冬天就要在案上供上一枝紅梅。

若是沒有紅梅,他便不-->>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