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鹹陽宮偏殿中走出時,李信麵上依然鎮定,他接過殿門衛士遞來的劍,將它穩穩掛回腰間,又朝他們點了點頭,在持戟郎衛們豔羨而崇拜的目光中,緩緩走下高台。
可實際上,李信心中早已激蕩不已,恨不能直接一個跟頭翻下台階,開懷大笑了!
李信才二十九歲,身材高達八尺,俊朗的臉上棱角分明,雙眉如同利劍一般直刺發際,昭顯了他勇銳果敢的性格。
這是一位年輕秦國將軍該有的個性,李信是土生土長的關中人,他生於黃土累累的槐裡北莽塬上,喝著渭河水長大,從小便與弓馬為伴。十七歲時,他成了一位走能逐奔馬,及而馳戰車的武騎士,力能束縛旌旗、拉滿二石弓,馳騎彀射,可射前後左右皆嫻熟運用,是槐裡出了名的尚武青年。
靠著祖、父皆是郡守高官的優勢,以及這份本領,年輕的李信便被選入鹹陽,為秦王郎官。
郎衛皆是秦國將吏之後,或由關中良家子弟充當,掌管門戶、車騎等事,內充秦王侍衛,外則從軍作戰。
與李信同時擔任郎衛的,還有蒙武的長子蒙恬,李斯之子李由等。他們平日的任務,就是頂盔貫甲、手執長鈹,分彆站立在鹹陽宮的各個角落,一站就是半日。這讓習慣了吹著渭原大風,縱馬馳騁的李信極不自在,覺得自己不過是這宮中的擺設品。
但是錐子,總會脫穎而出,那一年,隴西、上郡送來駿馬,秦王命令眾郎衛各自挑選,在校場上當場馴馬,李信挑了一匹最烈最野的馬,人馬一陣博弈後,成功將其馴服。
他那一天的表現,給秦王留下了深刻印象,也就是從這一天起,李信開始官運亨通。先是從一個守殿衛士,被秦王調到身邊,成為親信侍從人員。有了秦王的賞識,而後兩年的時間中,他又從一個普通的郎衛,升到像他的年齡很少有過的郎官。
那時候的秦王同樣年輕,剛剛族滅了把持朝政多年的嫪毐,罷免了呂不韋,開始真正掌握這個國家,目光則掃向了山東六國……
秦王有席卷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並吞八荒之心,他需要那些經驗老道的宿將,也需要一大批與他一樣勇於進取,朝氣蓬勃的年輕人。
在這樣的背景下,李信從近衛郎官,被調入軍中。
秦國的軍隊,是一個講究資曆和年齡的地方,那些鬢角斑白的宿將老人們,在李信進入軍隊後,總喜歡倚老賣老,視他為“黃頷小兒”,在李信得到任命,率軍作戰時,站出來質疑,因為他的年齡,質疑他的能力。
李信努力適應了軍中的環境,除了蓄須,讓自己看上去更為沉穩成熟外,他還用(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