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們認為,自己與隻會將匕首藏在地圖裡的荊軻,以及雇大力士扔鐵錘,心存僥幸的張良不同,做事不是一拍腦門,而是經過精密謀劃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作為一群工藝黨,墨者們在乾大事之前,首先要製作適合刺殺的利器。
身為墨者,從小學習的東西有三:墨經教義、個人武藝、匠作技術。世上有百工,百餘秦墨也各有專精,一般一人隻帶一兩個徒弟,將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
其中,攻金之工六種,春秋時,築氏執下齊,冶氏執上齊,鳧氏為聲,栗氏為量,段氏為餺器,桃氏為刃……不過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工藝也漸漸擴散,不再被某個家族單獨掌握。
墨者中,對鍛造兵刃最著迷的,當屬一個名叫“艾季敖”的趙籍墨者。
當唐鐸、適林等人拉他入夥時,艾季敖欣然應諾:“我父曾隨趙國名匠徐夫人學鍛劍,一同打造了徐夫人匕首,正是荊軻用來刺秦始皇的器物,萃了毒藥,見血封喉,隻可惜荊軻擲劍之藝不精,扔歪了……”
趙國滅亡,艾翁死於城牆之上,艾季敖成了孤兒,被墨者收養。如今參與刺殺秦始皇帝,也算繼承祖師爺舊業,艾季敖很上心。
雖然墨家遭到打壓,但在秦朝軍工係統的影響力仍在,除了巨子程商留在鹹陽外,其餘弟子,多被安排到上林,協助扶蘇修阿房,更有不少人在周圍的工坊任小官,艾季敖便是鐵官匠師。
利用職務之便,他花了月餘時間,費心打造了一種精妙的武器,並在九月中秘密集會時,展示給兄弟們看。
為了演示那武器之妙,季敖特地脫了短打,穿上著一身明顯嫌大的寬袍大袖,一路翩翩走來,揖讓有禮,但配上略顯醜陋的臉,使人發笑。
但就在他走近稻草紮的假人時,艾季敖卻忽然抬起右手,一聲輕響後,從裡麵彈出了一把小劍,狠狠刺入了稻草人體內!
眾人略為吃驚,檢查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寬袖子的手臂上,有一個機關,內藏中空的木柄,平時可將細劍藏於其中,靠繩線聯動在戒指上,戴在小拇指上,手心彎曲拉動繩線,即可彈出細劍!
“袖中有劍,故名袖劍。”
艾季敖得意洋洋地給他們看,認為這是最完美的刺殺武器,但眾人的注意力,卻集中在他切掉的右手無名指上……
適林咂舌道:“你這指頭,不會是被彈出的袖劍切掉的吧?”
眾人聞言一驚,都護住了自己的無名指後退一步。接下來,任憑艾季敖如何解釋,說那隻是月餘前初代袖劍導致的失誤,這二代袖劍,經過改造,無名指不再會擋住劍道,大夥都不為所動。
“還可換成刀、弩,發射抓鉤,飛簷走壁……”
哪怕艾季敖說破了嘴皮,其他墨者(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