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人憐王?”
公子高離開後,秦始皇琢磨著這四個字,越想越氣。
王者當是孤獨而驕傲的,什麼厲憐王?此乃不恭之言,這世上,最不需要人憐惜同情的,就是君主!
秦始皇一直記得,他的祖母,華陽太後曾告訴過他一句話。
“王族的血是冷的,說的話是假的,做的事不可瀆,言之辱也。切莫悲憫自己,要放眼於天下!”
華陽太後說,這是秦始皇曾祖父,打下大秦一統基礎的秦昭襄王留下的話。
秦始皇雖然覺得自己比昭王偉大得多,但也認可這句話。
“是啊,身為皇室之人,朕的兒子,明明應該當放眼於天下,豈能拘泥於尋常人家小兒女的快樂?”
但秦始皇認為繼扶蘇之後,最合適嗣君之位的公子高,卻逃避了這份責任。
“高,你莫非是將這份榮光,反當成了桎梏?”
許多年前,秦始皇與韓非談論申不害學問時,韓非說過一句申子之言。
“命之曰以天下為桎梏!”
用某人的話說,就是:“欲戴其冠,必承其重!”
天下,這是壓在天子身上的金桎梏,看似富貴光耀,可實際上,一旦戴上,就要至死方休!
然後,再將這沉甸甸的桎梏,傳給下一代。
這麼一看,還真像一種家族的詛咒,福禍相依。
唯一解脫的方式,就是如夏商周的天子們,被彆家改了天命,將這金桎梏從身上奪走。
秦始皇一直以來,都是將天下揣在懷裡的,雖然他隻把這當成了自己的私屬之物,忘了組成天下的芸芸眾生。
這麼一想,秦始皇也可以猜到公子高的心思了,但卻隻覺得……
“大愚若智!”
他痛罵道:“不想承擔職責,想做一個安樂公子?朕尚在,你入則賜食,出則乘輿。禦府之衣,得以賜之,中廄之寶馬,得以騎之。你以為這些是怎麼來的?沒有權勢,沒有封地,隻怕到時候,就要嘗到人生之難了!”
說不定,有朝一日,還會被人將劍架到脖子上。
權不在手,睡覺能安穩麼?
連這點都看不清楚,公子高,的確沒資格接過這“桎梏”!
“若扶蘇不曾叛朕……”
時至今日,秦始皇亦有一絲後悔,後悔培養了十數年的長子遲遲不立,最終毀於一旦,隻得倉促從剩下的十來個兒子裡,矮子裡拔高個,挑個還湊合的。
隻有失去,才知彌足珍貴。
但秦始皇深知自己時間不多了,鬼伯在催促他,快些做出抉擇。
……
次日,在召見群公子後,秦始皇讓宗正來見,令他派人查一查,諸公子近來都在做什麼?
宗正一一稟明,那個娶了箕子朝鮮公女的公子將閭,正在和他的兩名胞弟聚會,其樂融融,其餘幾名公子,不是出門嬉冰,就是閉門不出,或在為開春的大儺做準備。
雖無分封,但他們都是帝子,每月自有(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