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平時清閒的時候,丞相都不來,卻偏要挑朕閒樂燕居,美女在前的時候來見,這是欺朕年少?”
二世元年,十二月下旬,鹹陽章台宮,丞相李斯告辭後,二世皇帝胡亥收起笑容,勃然大怒!
方才,他才欲擁著三名美女享樂,郎中令趙高就來報,說李斯請求覲見,頓時老大不高興。
胡亥居深宮不出,已經有幾個月了,一麵是外邊儘是群盜叛軍橫行,丟失郡縣的消息,他無時無刻不處於惶恐中,卻又沒有收拾山河的本事與決心,隻能靠女色和醇酒麻醉自己,試圖告訴自己:
“反正外有王賁,內有李斯、趙高,小小叛亂,天塌不下來。”
另一方麵,卻是因為趙高勸說。
“天子所以貴者,但以聞聲,群臣莫得見其麵,所以才自稱為‘朕’。況且陛下還很年輕,未必什麼事情都懂,現在執掌朝政,麵對那些繁瑣的案牘之事,若獎懲稍有不妥當的地方,就會把自己的短處暴露給群臣,如此便不能向天下人顯示陛下之聖明。”
“更何況,方術士及巫祝有言,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則害於神,陛下不妨效仿始皇帝,深居宮中,使群臣莫知行之所在,百官受決事,悉於鹹陽宮,等他們將公事呈奏上來,臣再與侍中習法者奉於陛下,以做抉擇。”
“如此,則陛下便可一麵垂拱而治,一麵又能讓群臣覺得,陛下乃始皇帝一般的聖主,高深莫測,不敢欺之!”
這本是趙高攬權的伎倆,但胡亥對趙高無比信任,竟信了他的鬼話,開始效仿秦始皇晚年做派,不再上朝,而深居在宮禁之中,有酒池肉林之樂,樂得當頭埋在沙子裡的鴕鳥,軍國大事都扔給掌玉璽的趙高來做決定。
一時間,鹹陽儼然分了內外朝,內朝是趙高為首的胡亥潛邸親信,而丞相、禦史大夫及九卿等卻連胡亥的麵都難得見到。
王賁、馮去疾在外,管不著朝中事,李斯雖在鹹陽,但這老狐狸本非直臣,謀身在前,謀國在後,雖看出趙高有爭權奪利的野心,但想著艱難時局“相忍為國”,加上不欲得罪胡亥,竟順其心意,也未曾發難。
但隨著十二月初,“馮劫投敵”一案爆發後,馮去疾全家被捕入獄,年邁的馮去疾甚至遭到了殘酷拷掠,朝野嘩然,李斯再坐不住了,屢屢請見胡亥。
但趙高卻從中搞了鬼,在李斯麵前卑躬屈膝,自告奮勇要為其通風報信,一麵卻老是乘胡亥性致大發時引李斯入宮。
胡亥壓著火氣接見了李斯,聽這白發蒼蒼的老頭子長篇大論陳述“馮劫降黑”的疑點。
李斯說,說這可能是黑夫的反間之計,欲使鹹陽生出內亂!
胡亥心中已有決斷,故頗不耐煩,若非趙高在旁邊使眼色,幾乎當場發火!
等李斯走後,他立刻摔了個銅燈架,罵道:
(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