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文字在線閱讀本站域名手機同步閱讀請訪問m.shumilou.co
ps:感謝費德勒的反手、快到123、聆素居士的打賞,感謝諸位道友的月票鼓勵。()x.
一席話說開了,兩人之間因陌生感而帶來的少許隔閡便消失不見,言談之間也少了幾分謹慎和顧忌,多了些隨意和熱絡。
趙然笑問:“說來慚愧,都那麼久了,似乎還不知曉道兄名號。”
“貧道裴中澤,未敢請教道友法號?”
“原來是裴道長,久仰久仰……”
道士裴中澤輕笑一聲,趙然尷尬道:“莫怪莫怪,說習慣了……我是龍安府穀陽縣無極院的道士,名趙致然。”
裴中澤微微有些訝然:“哦?原來是無極院的同道……貧道還以為道友是哪家子孫廟的道長……”
趙然苦笑道:“怎麼可能,我又不具備修行根骨,按例子孫廟是不收的?”
裴中澤怔了怔,旋即恍然道:“原來道友對道門十方叢林和子孫廟的詳情尚有所未知,以為館閣中儘是修行者。”
趙然奇道:“難道不是麼?”
裴中澤解釋道:“子孫廟者,顧名思義,乃師徒相傳之道統。不僅廟產,包括修行功法均自成一係,因此,廟中事務均由方丈等師門長輩說了算,並不需要事事報備道門,因此,收不收徒,收什麼樣的徒弟,同樣可以自行做主。比方說,有道侶結成雙修,生下的孩子若是湊巧沒有資質根骨,難道還會趕去十方叢林麼?或者師門長輩因緣拾了孤兒。若是喜**的話,也不拘他能不能修行,照樣收入門牆。隻不過收徒的時候,大多數情況下都會選擇有資質根骨者,故此世人便以為,館閣之中儘是修行之人。”
趙然想了想,疑惑道:“既然如此,那麼子孫廟為何要聽總觀統一調度?而且似乎與道門宮觀相應,也是一省一閣、一府一館?”
裴中澤道:“原先並非如此,數百年前……”又搖了搖頭道:“算了不說那些多餘的。總之都是道家一脈。拜的都是三清祖師,聽憑廬山總觀調遣也無不可,更何況按照如今的做派,各處子孫廟都相安無事。少起紛爭。不僅利於修行。且能合聚力量,一致對外。”
趙然有些明白了,這是幾百年前劃分過勢力範圍之後相互妥協的結果。這個世界的道門,和自己穿越來的那個世界,還真是不同啊。忽然想起一事,又問:“對了道兄,你這名字裡,那個‘中’字……我該怎麼稱呼道兄呢?”
裴中澤笑道:“你我平輩論交便可。道門各派源遠流長,原先各家都有各家輩分表,自從廬山總觀號令天下後,便定出了同一輩分表,比如你,用的就是(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