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第三條道路(1 / 1)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156 字 1個月前

趙致星除了自薦去紅原主持布道外,還力薦了趙然,他的原話是:“如果能讓趙然去紅原協助我,我必能做到最好。”

一席談話之後,趙致星不敢太過耽擱監院李雲河的休息,將桌上的餐盤飯碗收拾乾淨,便離開了。

但李雲河休息的時間都在夜裡子時,此刻還睡不著,又加上剛吃完飯,便加了件厚衣服,起身在院子裡溜達,一邊鬆散腿腳,一邊思考今日看過的二十篇列入上等的策論。

隨著一篇篇策論在腦海中浮現,他的心思也在激進和持重兩頭不停的權衡著、比較著。

景致摩寫的策論確實很好,但藏甲兵於廟,誅殺不信之人,如此雷霆手段,必然會在三部之中埋下仇恨的種籽吧?要消除這一隱患,需要多久?十年?二十年?還是永遠?

若是不能消除,豈非要全部殺光?若是殺得一乾二淨……這……六萬多部眾,想到這個數字,連見慣了世間險惡的李雲河,心裡也不禁抖了抖。

再回想薛騰賓的策略,持重倒是持重了,但就怕三五年內不能解決問題,這麼拖延個一、二十年,是不是會形成製度了?三部自行管理部眾,這個例子一開,將來彆的地方又該怎麼辦?

遠的不說,鬆藩衛中還有北定部、阿思部、牟力結部等等,這十多個部族都是已經歸順大明近百年,完完全全遵循大明轄製的部族,若是紅原三部的例子成為製度,這些部族會不會也眼饞呢?

想來想去,總是不設官府管轄的問題。紅原三部僅僅設立道廟,沒有官府鎮壓地方,缺少官府職能,如單腿行路,必然跛腳。

想著想著,李雲河心中自動浮出幾句話來,“取其法度納於廟,授其詩書以明理,申官令於階前,布教化於部中,此廟亦衙,衙亦廟者也!又曰:此謂不左不右,道法守中耳。”

李雲河沉思良久,也不知道在院內溜達了多少圈,忽然走到門房,將值守的道士喚出來:“你速去節堂書房,將穀陽縣君山廟祝趙致然的策論找出來,送給我,我現在要看。”

那當值的道士忙跑了出去,李雲河就在院中等著,等的時間久了,略微有點焦躁。

過了好一會兒,那道士匆匆忙忙跑了回來,向李雲河道:“監院,找了半天沒找到,後來我又問了那邊當值的劉師兄,他說趙致然的策論,半個時辰前被嶽同署取走了。監院,你看要不要我去嶽同署那邊……”

李雲河愣了愣,自失一笑,擺了擺手,道:“算了,讓他先看吧。”背著手踱回房中。

第二天的提調署內書房中,四個人又坐到了一起,簡簡單單說了幾句後,嶽騰中道:“說來奇怪,我昨晚回去後,一直在思考處置(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