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然品味著這幾句話,注意到趙雲翼說的是“道門不會虧待他”,而非“道門和朝廷不會虧待他”,於是鬥起膽子道:“是,大都管的好意,我必轉達給張略。隻是……”
“隻是什麼?”
“隻是張略的確有些心灰意懶了,前幾日我去潯陽渡口雇船,正巧遇到了也在雇船準備返回川省的張略,我和他簡單閒話了幾句,他的意思,是如今白馬山大戰已停,眼見著今後幾年也不會有什麼大的戰事,因此想家了。他說離家已經十八年,一直未曾侍奉高堂,也沒儘到長兄的責任,想起來很是不孝,想要從軍中退出,今後常伴父母。”
“也算得上是個孝子,孝心可嘉。”
“大都管說得是。也是碰巧,那天正好遇到當年和張略同在鬆藩效力的一個軍將,此人是武昌衛左千戶,他率領麾下軍士前往大勝關換防,走的也是水路。因此,張略很是羨慕這名千戶,也希望自己能夠調防內地,離家近一些……”
趙雲翼打斷道:“武昌衛千戶?調任大勝關換防?”
趙然點頭:“正是,此人名羅洪,原本也在鬆藩衛所軍中,以一手連珠箭稱名,白馬山大戰後調任武昌衛左千戶……”
“這羅洪怎麼說的?”
“大都管是指?”
“換防大勝關一事。”
趙然想了想,道:“羅洪說,接了兵部調令,從武昌衛抽調三個千戶前往大勝關換防,他便是其中之一。張略當時很羨慕,說若是自己能和他一樣,離京城那麼近就好了,可以經常回家探視雙親。羅洪說,此行也不知是吉是凶,因為如今京城很是喧囂,局勢有些不穩……”
趙雲翼沉吟著不說話,手指輕扣幾案,過了良久,道:“張略此人如何?你了解麼?”
趙然道:“作戰勇猛,深得軍士信服,隻可惜朝中無援……”
趙雲翼舒了口氣,微微點頭,道:“他如今回川沒有?”
趙然道:“他還在潯陽鎮等我,我們約好一起返回的。”
趙雲翼道:“你讓他後天……不,明天午後,上簡寂觀見我。”
趙然忙答應了,笑道:“能拜見大都管,想必張略定是歡喜異常的。”
無意間幫了張略一個大忙,趙然也替他感到高興,正要開口把話題引到自己身上,卻聽趙雲翼道:“有個事情,致然你怕是要有心裡準備。”
趙然心道來了,這是關係到他自己的事情,於是全神貫注傾聽。
“前幾日,總觀方堂符雲真、典造院潘雲翔聯名上了本子,名《館閣修士不入十方叢林疏》,主要內容就是一條,報請三都議事同意後下發詔令,今後館閣中的修士不在十方叢林中擔任道職,以免打亂了十方叢林的法度和規矩。”
符雲真是方堂左方主,潘雲翔是典造院左典造,都是正經的簡寂觀下觀八大執事,是與川省玄元(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