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方丈一號令(1 / 1)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148 字 1個月前

整個白馬院,受牒道士四十多人,加上火工居士也才近百人,袁灝能夠抽調的人選很少,他誇口說要兩個月內完成全縣耕地和牧場的丈量及登記入冊,任務顯然極為艱巨。趙然不能打擊他的熱情,隻能從旁相助。

“人手夠不夠?能抽調多少人?”

“我讓典造房、賬房、庫房都抽調人手,連上火工,大概能有十多個,少是少了些,但方丈放心,我和雷善一起上陣,晚上不睡覺,也要儘快把這件事情落實下去!”

“回頭我找李知客和左巡照,讓他們客堂和巡照房給你調二十個人。”

“那就更妙了!紅原人少,地形也不複雜,丈量起來非常容易,兩個月足矣!”

“那就祝你早日功成!”

袁灝想了想,又道:“方丈,你在穀陽縣的作為,我是聽說過的,尤其以開築道路最為出名,當真是項了不起的成就。我希望方丈能夠出一份公文給我,讓我負責勘察紅原土地,選址籌備,以作修築官道之用。”

趙然很滿意,讚賞道:“老袁想得周到,不愧為當年川西總督衙門大名鼎鼎的智囊。”

“一點小小伎倆,讓方丈見笑了。”

從方丈房出來,袁灝感到有點頭暈,一路向回走,一路仔細思量著趙方丈今日所說的每一句話,到得監院舍,就見都廚雷善已經等候在門外多時了。

雷善迎過來,小聲問:“監院,如何了?”

袁灝揉了揉額頭,歎道:“不簡單,不簡單哪!”

當下兩人進了監院舍,袁灝將丈量田畝和調任迎賓的事情說了。

雷善握緊拳頭道:“終於有一番新氣象了!隻恨不能將黨項人的田土沒收,趙方丈還是顧慮重重啊。”

袁灝道:“趙方丈說,當年收田絕無問題,但如今時機已過,不能這麼硬來,他說得也在情理之中。”

雷善歎道:“隻望不要又是一個曾方丈,曾方丈當年來時,不是一樣雄心勃勃……”

袁灝道:“這位趙方丈,在穀陽主政的時候,風評極佳。”

雷善道:“曾方丈當年在安悅的時候,不是一樣偌大名氣麼,結果如何?”

“察其言觀其行,一步一步看吧。至少,讓咱們丈量田土,登記入冊,確為善政的第一步。”

“也是。趙方丈說的這個穀陽縣孟登科又是何人?”

“此人我也不知,但既然是穀陽縣出來的,想來是趙方丈用得順手的,且行文川西總督府,向龍安府調過來再說。”

當下,兩人做了分工,袁灝親自去鬆州,找夏總督要人,雷善則留在白馬院,積極開始著手“修築紅原官道”的各項準備。

趙然出了一份手令,這是他上任之後出的第一份白馬院公文,“著典造房勘察地理山川,籌備開築紅原官道一事”。手令中指明,此事以典造(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