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被百姓們定性為了“鴿派”,趙方丈自是要響應民意的,於是公開在白馬院前接見了保忠等十多位黨項人中的民意代表,鄭重承諾,絕不施行“強製征地”之策,答應尊重曆史、尊重現實,充分考慮黨項人的利益,將黨項人視同大明子民,一視同仁。
四月一日,趙然發布方丈令,對黨項人所持的耕地進行置換。
依照耕地的好壞,置換比例分彆為二十畝、三十畝、四十畝。作為配套政策,同時啟動城內城外房屋置換、慈善金借款購買牛羊等措施。
方丈令一公布,整個紅原城的黨項人喜氣洋洋、奔走相告,許多人自發來到白馬院門前,向著院中下跪磕頭,感謝趙青天。於是趙青天本就充盈的功德力再次收獲大筆進賬。
因為置換期隻有十日,白馬院前頓時排上了大隊,黨項人紛紛拿出自家的田契,趕來置換草場。城外各處寨子的黨項人聞訊也湧入城中,白馬院前車水馬龍。
截止四月十日,城外所有耕地儘入白馬院之手,白馬院為此配售給黨項人的草場達到七十六萬畝,還有一半黨項人願意遷出紅原,以城中的房子置換格勇寨附近尚在圖紙上的院落。
從三月到四月,慈善金發出小額借款超過五萬兩,部分是漢人農戶購買種籽和農具,部分是黨項人借來購買牛羊的。
五萬兩銀子短期內衝入紅原,由此造成的一個新問題是,金記商鋪拚儘全力販運種籽、農具、羊羔等物,也完全無法滿足所需,紅原就如同一個貪婪的巨獸,源源不斷將運來的各種貨物全部吞噬,連殘渣都不吐半分。
如此巨大的需求,很快便被活躍在鬆藩各地的商賈們察知,先是紅原城中的本地十多名商戶忙著擴建商鋪,調運物資,緊接著是鬆州、藩州、永鎮、小河等地的商賈趕著貨物前來售賣,其中的大部分都向白馬院號房預定了鋪麵,有租一年的,有租兩年的,還有租三年的。
於是,剛剛理順了賬簿的號房迎賓孟登科便開始忙碌起來。他接下來的任務異常繁重,要將破舊的民屋推倒,招募勞力修建新的街道和商鋪,同時與各方商賈協議租期、租金等等。
大方向已經捋順,具體實踐就不用趙然親自上手了,等監院袁灝等人相繼病愈複出之後,趙然將手頭的事務一並交接過去,自己趕回了大君山。
老師回山了,他陪同許真人在武當山上結廬三月,回來時額間帶著一絲淡淡的憂傷。如他這種境界的修士,陳真人的仙逝所帶來的衝擊是巨大的。
孫碧雲師徒在大君山洞天中辛苦勞作了九個月,終於算是完工了,趙然真不知該如何感謝孫真人的勞苦功高,想來想去也無以報之。
樓觀家底子薄,鎮門的那些法寶又舍不得拿出來,一般的法器人家又看不上,江(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