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機會(1 / 1)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197 字 1個月前

袁灝道:“黨項移民的材料簡單,無論有的還是沒有的,想要什麼材料都能拿到,就是三部土司頭人的材料難一點,需要等三部下山之後才能著手。”

趙然點頭道:“我有個想法,作為宗聖館道門行走,我想要了解世情民風,故此委托白馬院出一份期刊……”

“期刊?”

“嗯,就是定期的邸報,除了公布白馬院的政令外,平常也可以登載一些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案子、傳說話本、曆史故事、道教經義、異聞奇趣等等。”

袁灝遲疑道:“可是……紅原識字的人不多,也沒有縉紳世家,去年四川鄉試,整個鬆藩,連一個中舉的都沒有,就怕出來以後沒人看。方丈也知道的,咱們道院每有政令發布,都是張貼於門口的白牆上,由典造院道士當場解說。”

趙然道:“所以這本期刊要用白話文來寫,不需要多深的學問,隻需念過《千字文》、《三字經》的,就能讀懂。再者,這也是培育我紅原讀書人的一個推動。除了麵向鬆藩發行,還可以向全省發行嘛,全省不夠,咱們甚至能發到興慶去,據我所知,西夏人還是很愛看閒書的。”

“賣到西夏?”

“對,在傳奇故事中宣揚我大明中原的繁榮和富庶!”

袁灝當即眼睛一亮:“宣揚我道門的經義和思想!”

趙然連忙搖頭:“這個不能著慌,若是太急切了,會被禁的,慢慢來就是。”

袁灝點頭,繼而又琢磨道:“唯恐財力不夠、人力不夠……”

“這個你放心,這本期刊的編纂,就掛在號房,號房現在沒幾個人,編輯部給五個火工居士編製,編製由我來想辦法。回頭我就去天鶴宮要編製,咱們紅原編製太少了,白馬院可是道院和官衙合一,編製卻和小河縣龜壽院一樣,足足少了一個縣衙的人,這像話嗎?今年非得擴充一下不可!”

袁灝大喜:“全仰著方丈了!方丈全力解決這些大事,小事交給我來辦就是了。對了,這本期刊應該叫什麼名頭,還請方丈賜下。”

“就叫《君山筆記—世俗版》。”

將袁灝送出書房,趙然在一堆黑材料中挑挑揀揀,最後敲定了一篇嘉靖十九年五月的夏軍軍議記錄,說的是鎮守葫蘆隘的夏軍商議軍糧晚到的補償措施。

主持軍議的葫蘆隘主將、東南監軍司都巡檢使李光憲非常苦惱,白馬山大營摧糧甚急,可關隘中存糧不夠,本該七天前便送到的軍糧卻遲遲未到,如何應對,是擺在李光憲麵前的一個大難題。

軍議的結果,就是派遣一百名軍士,除去軍服鎧甲,冒充盜匪,前往齊窮寨搶糧。

趙然聽說,李光憲在葫蘆隘被攻破的時候,成功轉進脫身,如今依舊在重建的東南監軍司中任職。此君姓李,是拓跋家的(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