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能人(1 / 1)

道門法則 八寶飯 1052 字 1個月前

曾致禮道:“你說的再天花亂墜,都擺不脫一個事實,明夏交戰之際,邊軍對峙之時,卻不得不抽出寶貴的兵力駐於小街,這算不算影響大局?哪怕你再怎麼解釋,龍白部和查馬部人心不穩,告狀都告到天鶴宮,告到玄元觀去了,隻是不是事實?若非我一力相勸,若非嶽典造……嶽方丈苦口婆心竭力攔阻,若非葉都講親至鬆藩安撫,恐怕人家就要去廬山了,到時候鬨將起來,你袁大人撐得住?”

袁灝反唇相譏:“原來你是怕人家鬨到廬山去,怕丟了頭上的冠巾,所以才一昩妥協退讓?諸位,當年曾方丈在白馬院倒是不擅動刀兵,可我紅原為此付出的是什麼?是有地不能耕種,百姓們去給黨項人佃田交租!是有糧先緊著黨項人賑濟,自家的百姓卻隻能半夜餓肚子!是彆人都在遊手好閒,自家子民卻累得半死辛苦築城!是人家繼續在山裡供奉和尚,我們卻隻能眼睜睜看著無動於衷!”

曾致禮大聲道:“為了道門大局,為了鬆藩安穩,百姓們做些犧牲又如何?”

袁灝大怒道:“為什麼犧牲的不是你曾方丈?為什麼挨餓的不是你曾家的族人?”

瞿靜主出麵製止:“好了,說過去的事情沒什麼用,我們今天商議的目的,是為了著眼將來,討論今後該怎麼辦。聶方丈,你有話要說麼?”

聶致深咳了一嗓子,起身道:“既然說到下一步,我以為,還是要對症下藥才好。剛才嶽方丈也說了,藩部的兩個問題是需要我們正視的,一個是土司頭人們的威望,另一個是藩部的習俗。這兩個問題,事實上也是我們幾位深入藩部的同道們花費了多年心血總結而來的,我們認為,下一步如何做,應該從這兩個問題著手。”

瞿靜主問:“聶方丈的建議是?”

聶致深道:“其實很簡單,隻需要做兩件事,鬆藩各部二十餘萬部眾之心便可儘入道門。一是籠絡好各部土司頭人,二是尊重各部的習俗。”

袁灝當即道:“這兩個問題本就不存在,談何對症下藥?”

聶致深皺眉道:“怎麼叫不存在?從前年起,我們走訪了所有藩部,我們了解到的情況,都是第一手的資料。”

袁灝道:“剛才嶽方丈為了證明他所說的這兩個問題,舉了幾個例證,我可以幫你們分析一下。嶽方丈說,丹木的父親率龍白部抵抗黨項人的欺淩,此事刻於哲波山主峰的天外飛石上,可實際上呢?飛石有沒有我不知道,但攻破紅原之時,在黨項人的官衙中有卷宗記載,四十二年前龍白部叛亂,夏軍進山平滅後勒石記功,置於主峰之上。諸位,很可笑的是,引黨項人進山的,正是丹木的父親,此人名叫丹朱。”

聶致深臉上掛不住了:“怎麼可能?我們可是親眼見過碑文的!”

孟監(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