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天殿中的議事進行了一個半時辰,最後一縷陽光在西方落下的時候,三位內閣大學士親自來到太廟,將他重新請回了奉天殿。
奉天殿中商議的第一個結果是,今後將在趙然定下的這些大原則下進行廷議。趙然看了看殿中的十七人,他們一個一個神情凝重,大多數人的臉上似乎還有幾分神聖感。
第二個結果也沒有出乎趙然的預料:廢太子為景王,將景王府圈為景陽宮,景王終生不得出宮半步。唯一令趙然沒有想到的是,廢太子的原因極為隱晦,並沒有說他參與謀逆,而是用人品和德行方麵的說辭來解釋廢除的理由,比如“桀驁不遜”,比如“戾氣乖張”之類。
三位內閣大學士眼睛一眨不眨的盯著趙然,趙然不知道他們為何不定景王謀逆,心中猜測,或許他們是故意的,隻是想以此來試一試自己會不會如同之前所說,對廷議的結果不予乾預。
趙然看了看顧騰嘉,顧騰嘉不動聲色的輕輕頷首,再看了看陳洪,陳洪臉上似有不忿之色,好像欲言又止。
趙然道:“那就請按照廷議結果擬詔吧。”
三位閣老、滿殿重臣都鬆了口氣,奉天殿上的氣氛頓時熱烈了起來。
詔書很快擬好,陳洪代表內廷司禮監批紅,當即將殿外依舊等候的幾位給事中招進來簽名。這幾位可沒有霍韜、桂萼那麼硬氣,或者說胡攪蠻纏,很爽快的同意了。
這類涉及儲君的大詔,同樣應有真師堂審議、道門代表蓋章方可成效,以前一直是陳善道這個代表落章,如今真師堂聯係不上,陳善道又不在,眾人的目光都盯著趙然了。
連顧騰嘉都不敢做道門代表,殿中更無他人,甚至京中也無他人可以代表。左看右看,趙然自己思量了片刻,向百官道:“先與諸君知曉,此詔為代詔,待將來重交真師堂議定。”說著將詔書取了過來,在上麵落款簽名,同時蓋上了陳洪遞上來的道錄司印鑒。
自己是玄壇宮方丈、道錄司副印、三清閣君山衛使、宗聖館嫡係子弟,這樣的身份,在如今的應天府裡,應該可以代表道門了吧?現在欠缺的是真師堂那一關,但此時大陣隔絕中外,趙然不介意臨機處置,將來到了真師堂上,他倒要看看,哪位真師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然為謀刺一府方丈的廢太子洗白!
沒有擔當沒有作為,還帶兵進京做什麼?把京城都掀翻了,把皇帝,不,把齊王都弄死了,在一封廢除太子的詔書上臨機簽名又能怎樣?
至於如果有哪位真師對他的所作所為有意見,他不介意在真師堂上噴對方一臉唾沫:我樓觀一門在京師浴血奮戰的時候,你們他娘的在哪裡!在哪裡……在哪裡……在哪裡……
詔書已成,陳洪出到奉天殿外向百官宣詔,百官叩拜凜遵。
趙然(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