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戶是關東的中心,彙聚著整個瀛州最多的手工作坊和匠師,尤其以銀匠坊最多、水平也最高,比近鄰出雲和石見銀山的京都還要高出一籌。大量的銀礦從銀山挖出來後,運送到江戶,在這裡打造成各種各樣精美的銀器,然後輸往全瀛州,繼續通過薩摩等藩國輸往東海各島。
但這是在戰前,這幾年隨著海路被堵,銀器無法大量出口,全部堆積在各類作坊中,不僅價格大跌,匠人們也被紛紛辭退,整個製銀業遭受重創,一片蕭條。
明軍早已打開了江戶城門,卻一直沒有進城,也不允許一個人出城。德川家康和大多數家佬、死忠武士和神官也自刎於城中天守閣,剩下十多萬城中居民惶惶不可終日,屠城的傳言一時喧囂塵上。
直到駐屯軍入城,江戶人才終於踏實了——伸頭一刀縮頭一刀,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橫島家是江戶八十三家銀鋪之首,也是城中數得出來的富戶,德川家康的自刎一度令他們極度悲觀,但兩天後便迅速調整了過來,商人就該有商人的樣,生意還要繼續,不是麼?
橫島宗義盤點家產,得了稻米兩千石,銅錢一千萬,絹兩百匹,精美銀器百件,準備敬獻明軍。聽說今日大軍入城,連忙將東西拉到院子裡,攜一家十六口跪於門戶前。
負責占領肅清城下二目町的正是駐屯軍第三營,對橫島家這樣的大戶,自然是千戶鬆田憲秀親自出馬。將橫島家圍住後,鬆田憲秀見這家人早已備好,由衷讚道:“昌明天下,正需要你家這樣的開明人士啊,你的功勞,本千戶會上報指揮使,相信趙太殿閣下一定會滿意的。”
接過敬獻禮單,皺眉道:“東西不少,但恐不合大明心意。”
宗義忙問:“千戶大人但請明言,能夠籌措的,我橫島家義不容辭!”
鬆田憲秀道:“你家是做銀鋪的,為何禮單上隻有這些?”
宗義叫屈:“我家敬獻的都是最精美的銀器,不敢藏私。千戶大人儘可一觀……容後還有一份薄禮呈獻千戶大人。”
鬆田憲秀道:“所有銀器、包括銀錠,都在收繳之列!”手一揮,大批軍兵湧入,宗義連忙跟在鬆田憲秀身邊帶路,直奔庫房而去。
打開庫房後,數百件銀器陳列在架子上,一箱一箱銀錠堆積如山,鬆田憲秀道:“征用了!”甩給宗義兩遝厚厚的票子:“這是軍票,一張值錢一貫,不足之數記賬,回頭來營中索取,我們是關東駐屯軍第三營,記住了。”
關東駐屯軍對江戶城肅清任務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收繳銀器、銀錠。不是所有人家都如橫島家一樣能夠認清大勢,尤其是原德川家親信的家臣武士,選擇抵抗的著實不少。肅清行動持續了七天,斬首二百餘級,抓捕五類人犯近千。
到了後幾天,(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