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十三年二月,江戶城,剛剛成親的鬆田憲秀還沒度完婚假,就被駐屯軍指揮部招去議事了。
從指揮部回來,嶽父橫島宗義見他一臉嚴肅,問:“憲秀怎麼了?”
鬆田憲秀坐在木榻上,用潔白的絲巾反複擦拭著自己的太刀“疾風斬”,凝重回答道:“黎國向大明挑釁,太殿閣下向我們瀛州發出了召集令,關東駐屯軍是瀛州最精銳的部隊,我們是太殿閣下最信任的家臣,我即將遠征萬裡。”
橫島宗義默然半晌,方道:“憲秀,你新婚不到一個月,這……就要征戰了?昔子會傷心的……不能向熊本指揮官告假嗎?”
鬆田憲秀看見了臥房門板下的裙角,歎了口氣,道:“今日,熊本大人教了我們一首詩: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臥房中傳來一聲“啊”的輕呼,隱隱聽到哭泣聲,鬆田憲秀心下不忍,但卻以更加堅定的語氣道:“這是唐詩,是明人的祖先所寫,熊本大人說,我們這些做太殿家臣的武士,要時刻牢記這首詩,任何時候都要做好為太殿閣下儘忠的準備,隻有以這種不畏生死的氣概麵對戰爭,才是我們這些家臣武士存在的意義之所在。”
晚上,昔子跪在鬆田憲秀的膝前,將縫好的繡花巾塞到鬆田憲秀的懷裡,看著沉默不語的夫君,忍不住垂淚:“聽說太殿閣下有很多家臣,何苦要從瀛州征調!”
鬆田憲秀皺眉道:“你不懂!熊本指揮官說了,正因為太殿閣下家臣無數,我們瀛州才更要爭取,這是瀛州的機會。要想建設昌明瀛州,讓瀛州真正融入大明,讓瀛州百姓成為大明百姓,瀛州人就要發奮努力,這也是我們駐屯軍的責任!”
昔子不敢再說,隻是小聲哭泣。
第二天,鬆田憲秀帶著昔子來到指揮部,這裡已經排起了長龍,幾乎每一個駐屯軍士兵都帶著家人過來了。作為一營千戶,鬆田憲秀不用和普通士兵搶位置,走軍官隊列,很快就進了屋子,在照相師的簡單教導下,哢嚓一聲,拍下了夫妻合影。
照片一式兩張,一人一張。拿到照片後,昔子珍藏在懷裡,一路上忍不住翻出來多次,怎麼也看不夠。鬆田憲秀自豪道:“這是大明的道法,整個瀛州都沒有傳過來,太殿閣下專門從大明給我們駐屯軍送來的,好好保存起來吧,昔子,想念我的時候就看一看,我到了戰場上,也會經常看的,每天看一眼,就好像昔子陪在我的身邊。”
昔子重重的點了點頭,緊跟在鬆田憲秀身後,又是悲傷又是歡喜。
七天後,關東駐屯軍全員出動,在江戶百姓的歡送下,開赴橫須賀軍港,六千餘人在碼頭邊整隊,望上去軍容壯觀。
但更加壯觀的,是碼頭上一座座棧橋邊停靠的(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