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霍去病人生中,擔任父親角色的是他舅舅衛青。
入宮後,父親角色又加增一人,那就是大漢天子——漢武帝!
漢武帝對他的寵愛到什麼程度呢?
他所有職位、封號都是漢武帝專門為他原創。
如霍去病首次出征時的‘剽姚校尉’。
說文解字中剽:輕也,姚:好也;
組合起來指:勇猛勁疾之意,就像漢武帝對他的期望:朕的小鷂子啊,努力在空中翱翔吧!
霍去病立功後,又給他定製了個新名號‘驃騎將軍’。
驃,有驍勇、馬疾之意;
輕輕的兩字,卻蘊含著漢武帝暗暗的炫耀:‘快看,這是朕的驍勇快馬將軍’。
又勇又快,可以說是非常符合霍去病的作戰方式了。
當霍去病建的不世奇功傳遍大漢時,漢武帝又親自封為‘冠軍侯’,取自他的功勞‘功冠全軍’之意!
定好封號後,還覺得不夠大氣,大手一揮,選出與冠軍二字配套的封號——‘從驃候’和‘宜冠候’,賜給了他的副手趙破奴和高不識。
再結合衛青副手公孫敖的‘合騎候’,及公孫戎奴的‘從平候’一看。
從平侯對從驃侯
合騎侯對宜冠侯
漢武帝這是在赤裸裸地在向天下炫耀啊!
看看朕的左膀右臂,厲不厲害!朕親手挖掘出的蒙恬蒙毅哦!】
漢
“取得真好!”劉徹拍案而起,毫不猶豫地對自己大誇特誇:“朕文采斐然,取名信手拈來,不愧是朕!”
說著挑起眉尾,暗含得意地對霍去病道:“怎麼樣?喜歡嗎?”
霍去病狠狠地點頭:“嗯,陛下取得真好,喜歡!”
望著兩人臉上如出一轍神采,主父偃張湯等人:心裡複雜...有點心酸又有點羨慕...
陛下,彆忘了我們也是你的臣子啊!
不過...眾臣詫異地看向還未束發的霍去病:此子未來竟如此厲害!
高祖曾定下盟誓:非功不得封侯,他不僅自己封侯,還帶著副手封侯,這是立了多大的功勞啊!
秦
蒙恬?抬頭:咦?我還能再次上榜天幕哇!
看來後世皇帝很羨慕我跟我弟啊!
嘿嘿,羨慕沒用,我心向陛下。
【從長大後的霍去病,他舉止行為更像劉徹,活得恣意張揚,無所畏懼。
即便作戰,也帶著劉徹不可一世的風格,那種縱橫天下的囂張姿態。
這種姿態在他首次出征時,就展現得淋漓儘致:
元朔六年,衛青入漠南攻擊匈奴,在營帳內對他說:去病啊!大漠風沙大,容易迷路,你跟在我身邊,彆跑遠了啊!
霍去病胸脯一挺,把盔甲拍得啪啪作響:舅,你放心,我聽你的!
衛青放心了,轉個頭就發現霍去病
跑了,跑哪去了?
跑去抄匈奴老家了】
漢
劉徹不相信地眨眨眼,聽到天幕報出來的順口溜:‘八百標兵奔北坡,奔到北坡抓相國…’
確認似的再眨了眨眼,瞅著去病首戰戰果,嘴角瘋狂地上揚:“你抓到匈奴國相了?”
不等霍去病回答,他帶著驚歎的語氣道:“還殺掉單於叔父羅姑比?並斬首兩千餘人?”
麵對疊串的提問,紮著啾啾的霍去病無辜回望:“陛下,你要是今年就放臣上戰場,臣今年能給你答案。”
“想都彆想!”衛青忍不住,一把按住他的頭,氣道:“膽子越來越大,讓你跟在身邊,你就這麼跑了?”
還是少年的霍去病撲騰著雙臂,含糊不清地自我辯解:“我沒跑遠,隻跑到匈奴營地而已。”
還而已?
衛青額頭猛跳,剛準備開口就被劉徹攔住:“彆打,去病還沒跟你出征,天幕說的事又不是他做的,你生他氣做什麼?”
被他話噎衛青,首次不顧君臣禮儀,抬頭無聲質問陛下:不是他做的,也是他未來做的,臣提前教訓他有什麼不對?
【霍去病襲擊匈奴營地,算下來他的騎兵每人斬首兩到三名人,對匈奴戰勝率超高。
那麼問題來了,漠南那麼大,你怎麼找到匈奴營地的?】
語氣帶出幾分驚歎:【茫茫草原,天空作穹廬,在其中根本分不清東西南北,霍去病年少貴胄,生活在長安,怎麼到草原後就自帶‘缺德地圖,為他導航不迷路呢?’】
秦
殿內軍臣耳朵瞬間豎起,是啊,在廣闊無垠的草原上,該怎麼分辨方向?
不過…秦始皇眼眸升起疑惑:缺德地圖是什麼?
輿圖缺了一塊?
明
朱元璋翻看史書,映入眼簾的正是漢書所記:徙廣部行回遠,又迷失道,豈非天哉……遂引刀自剄!
又掃過其他相關史書,嘀咕道:“大漢又沒完整司南,李廣在草原迷失方向倒也正常,竟然怕刀筆吏迫害,直接自殺。
天幕並不知道各朝代想法,仍是激情滿滿的講述者著:
【因為霍去病是‘以匈製匈’的打法啊,並且在匈奴‘遊擊戰’上升級,發明出‘閃電戰’作戰法。
換成兵法描述就是:利用騎兵超高的機動性,迂回縱橫,率軍深入匈奴腹部。
通過奇襲製敵,從薄弱的環節入手,最大化地殺傷敵人有生力量,從而達到勝利。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德軍也是運用閃電戰,利用速度、出其不意的奇襲和集中兵力。
在敵人沒反應過來前,對敵人實行閃電打,做到27天征服波蘭,1天征服丹麥,5天內征服荷蘭,23天征服挪威...
但霍去病比德軍更厲害的是,他不僅戰術上壓製匈奴,更是大膽地啟用匈奴人為屬下先鋒】
秦始皇:有氣魄!
劉邦:不愧是真命天女帶
來的戰神(),厲害!天命在漢!
李世民:就胸有容人之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方英雄也!
朱元璋:以夷製夷,好法子!
不過…秦始皇&劉邦&李世民,臉色凝重起來:
世界大戰?兩百多個國家互毆?
後世閃電戰這麼厲害?
1天拿下丹麥?5天內征服荷蘭?
【看看跟隨他出征的人:
他的副手‘宜冠候’高不識,是匈奴王歸附漢朝;
校尉仆多,匈奴人,隨他北征,有功封‘煇渠忠候’;
伊即軒,匈奴樓剸王,隨他北征,封‘眾利候’;
複陸支,匈奴因淳王,隨他北征,封‘杜候’;
等等。
以上僅是寫入史書上的將領,至於其他未載入史冊,而跟隨霍去病的匈奴將士,隻會更多。
這也是為何霍去病能千裡奔襲,施行‘閃電戰’的原因,無他,誰有匈奴老鄉更認識家鄉的路呢?】
漢
劉啟把懷中太子往上一顛,驚詫道:好小子,朕登基至今。僅七王來,沒想到你竟能引來如此多的匈奴人,難怪霍將軍敢行險境。
小劉徹哼著聲看了父皇一眼,抬起下巴傲然道:“孤是父皇太子,怎能丟了父皇臉麵?”
心底很受用的劉啟臉一收,神情嚴肅下來,提點道:“兩國互探井不是降者越多越好,多,賜爵封賞加重朝廷負擔。
降者少,漢家無法獲得匈奴情報,其中平衡,須得自己掌握。”
小劉徹背脊挺直,認真思索幾息後,才脆生生地回應:“謹聽父皇教誨。”
匈奴有降者,漢家多是在天水郡、上郡、南陽郡等地,設‘道’來安排降眾,設屬國安排匈奴王。
降眾由左右內史進行管理,負責分發放衣食用品。
而匈奴王則另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