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都是運河惹的禍(1 / 1)

神聖羅馬帝國 新海月1 1710 字 1個月前

戰爭不是兒戲,尋找戰爭借口可以忽略,不過調動部隊、籌集戰略物資,這些還是少不了的。

不要看埃及弱雞,那也要看和誰比,至少人家在非洲大陸還是扛把子,號稱非洲第一強國。

他們的最大競爭者是埃薩俄比亞,不過這個對手英國人幫忙削弱了,等他們打完了埃薩俄比亞也就完蛋了。

不用懷疑,列強還是要麵子的。除非是阿富汗那種小強,不然為了麵子,英國人也要打殘埃薩俄比亞。

霸主需要用武力維護,輸給同等的歐洲列強可以,輸給非洲土著就不行。

巴黎政府還是很務實的,為了不鬨出笑話來,他們進行精心準備。拿破侖三世決定政治與軍事並行,先擊敗埃及政府再拉攏親法人士。

這也是歐洲各國在海外殖民擴張的常用手段,包括奧地利在中美洲地區也使用過,非洲大陸情況特殊是例外。

倫敦,蘇伊士運河通航的消息傳來,金融市場上就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人悲觀的認為,大航海時代即將結束。

這還是依據的,蘇伊士運河通航後,奧地利通往印度洋的航程縮短了一萬兩千多公裡,法國和西班牙通往印度洋的航程也縮短了一萬多公裡。

英國人航程縮短最少,在這方麵處於了絕對劣勢。資本市場上看衰英國本土企業,從事印度洋、東南亞、南洋等地區的出口企業,股票都發生了斷崖式下跌。

這一跌,就波及到了整個倫敦市場,上下遊相關產業自然不能獨善其身,跟著一起爆跌,股災爆發了。

資本主義世界經濟牽一發而動全身,股災爆發了彆的產業也不要想獨善其身,最先受到影響的就是金融業。

從1868年初開始,倫敦街頭就排起了長龍。股災導致投機的金融機構、銀行破產,引發了民眾的恐慌,擠兌危機跟著爆發了。

這隻是一個開始,循環經濟鏈上的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勢必要牽連到其它環節。

毫無疑問,擠兌危機爆發,銀行為了自保停止了對外放款,金融危機波及到了企業。

蘇伊士運河通航隻是引爆經濟危機的導火索,英國經濟早就出現了問題,早在幾年前英國就出現了產能過剩。

這和法奧的崛起也有關係,全世界的市場就那麼大,多了搶市場的競爭對手,導致英國工商業產品在國際市場占有率持續走低。

市場小了,產能沒有削減,自然就過剩了。隻不過先是美國內戰,接著又是普俄戰爭,戰爭延緩了危機爆發。

現在戰爭結束了,生產出來的商品沒有銷路,經濟危機已經在醞釀中。這個時候,恰好蘇伊士運河通航提前引爆了危機。

原時空從1864年開始,經濟危機就從英國爆發。現在時間被延後了三四年,產能過剩自然也更加嚴重。

這是通訊不便,市場消息不靈通導致的。資本家們沒有跟上市場的節奏調節生產,導致了產能嚴重過剩。

沒有任何新花樣,經濟危機爆發自然要想辦法過冬了。沒有實力的企業直接破產,實力雄厚的產業也開始裁員、削減產能。

1868年夏,大蕭條降臨倫敦。英國鐵路建設規模就縮減了78%,十幾家大小鐵路公司宣布破產,在建二十餘條鐵路宣布無限期停工。

造船業也是在1867年達到生產的最高峰,然後開始收縮,到了1868年底,行業規模縮水了34%。

紡織業,更是這次危機的重災區。受奧地利棉紡業的衝擊,他們丟掉了中歐、東歐的市場,西歐市場又受到了法國人衝擊。

英國人這項支柱產業,在這次經濟危機中遭到了重創,五家工人數量超過十萬的巨無霸企業,在經濟危機中破產。

破產的人滿大街都是,半年前還是風光無限的大富豪,現在就淪淪為了街頭難民。

同時,受經濟危機影響,出口急劇萎縮。黃金外流嚴重,資金緊張,銀行、企業紛紛破產倒閉,英國人迎來經濟史上的第十一次危機——運河危機。

經濟危機爆發後,英國政府沒有及時采取應付措施,而是任由危機肆掠,讓危機變得失控。

無數的失業人群走上倫敦街頭遊行示威,資本家們也是叫苦連天。在野黨在報紙上抨擊政府不作為,經濟危機又引發了政治危機。

約翰-羅素內閣遇到了上任以來最大的信任危機。然而,這真的不關他們的事,根據英國法律規定,政府是無權乾涉自由經濟的。

嘴炮黨不會管那麼多,反正都是政府的錯。幸好約翰-羅素首相沒有乾涉市場,不然他還要背上“乾擾自由經濟,導致經濟危機的罪名”。

沒得說,政客們遇到解決不了問題,最常用的手段——辭職。

……

維也納,突如其來的經濟危機引發了弗朗茨的重視。除非是計劃經濟,否則產能過剩這玩意兒,根本就無法避免。

既然英國出現了問題,那麼奧地利也不要想獨善其身,波及過來那是遲早的問題。

弗朗茨關心的問道:“經濟危機又來了,內閣有什麼措施?”

首相費利克斯回答道:“陛下,從英國傳來的情況來看,這次經濟危機影響會非常大。

為了擺脫危機,內閣決定讓國有企業開始去庫存,把庫存商品低價傾銷往全世界。

我們要和英國人、法國人搶時間,市場就這麼大,反應慢了就要砸在手中了。”

經濟危機時期,已經不是計較利潤的時候了。把產品都銷售出去,換取大量的現金在手,讓企業生存下來才是最重要的。

讓國企去庫存,隻是需要一道行政命令就夠了。大家肯定會認真執行,沒有幾個官僚會傻到和政府對著乾。

私企就不一樣了,這種政府直接乾涉市場的命令,可沒有辦法下。資本主義經濟市場,政府是不能乾涉企業正常運行的。

作用法律製定者,政府自然不可能違法了。況且,那麼多企業產能過剩,總不能直接行政命令,勒令他們減產吧?

反正市場上優勝劣汰,總是要死掉一批的。長痛不如短痛,誰生誰死就各憑本事了。

內閣選擇先救國企沒有毛病,親兒子總是要受到優待的。國企滯銷的產品出口了,國內的產能過剩壓力也就減小了。

弗朗茨繼續問道:“應急預案做好了麼?”

私企不是不救,主要還是要看經濟危機的具體情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措施。

政府不是保姆,不可能保證企業不破產。能不能生存下來,就要看資本家自己的判斷力了。

要是自己作死,那就真的會死。聰明人看到國企的大動靜,一早就開始跟風了。

反應不過來的,那就活該倒黴。沒看皇室產業都在逃命了麼?

皇家銀行都可以看做是奧地利經濟的風向標,隻要銀行收緊銀根,一準是經濟出現了問題。

公開經濟危機更加不可能,那麼乾,沒有經濟危機,也會人為製造出經濟危機來。

市場一旦發生了恐慌,帶來的損失比經濟危機更加可怕。根據弗朗茨的經驗,經濟危機就是在比賽,誰跑的快誰就是贏家,誰接了盤誰就活該倒黴。

費利克斯首相解釋道:“陛下,這次經濟危機不同於以往,完全就是單純的產能過剩。不光是我們,絕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出現了產能過剩。

美國內戰、普俄戰爭,讓這種危機變得更加嚴重。戰爭發生前,各國就出現了產能過剩的苗頭。

如果當時危機爆發,市場很快就會自我調節過來。現在不一樣了,初步估計國內的產能應該超過市場需求的30%,某些產業可能超出市場需求的一半,還有可能更高。

除了讓市場優勝劣汰,淘汰掉弱者外,我們根本就彆無選擇。全世界都找不到這麼大的市場,掀泄這麼大的產能。”

這是發戰爭財的後遺症了,俄國人戰爭時期大部分物資都是奧地利壟斷供應的,這就導致了奧地利很多行業產能過剩。

戰爭結束後,市場進行了一定的自我調節。然而,經濟轉型不是幾個月就能完成的。

現在經濟危機來了,很多反應慢了一步的企業自然就逃不掉了。

當然,對大企業的衝擊或許不是太致命,畢竟前兩年發了戰爭財,積累了資本實力。

隻要沒有盲目擴張,現在兜裡都還有些錢,擁有度過這次危機的彈藥。

產能過剩嚴重,這也意味著靠對外輸出,無法擺脫危機。經濟危機爆發,國際市場很快就會萎縮,屬於奧地利的市場就隻有本土和殖民地。

彆的海外市場根本就不值得一提,不是市場大小的問題,而是購買力大小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奧地利也是這個年代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了。人口超過奧地利的國家還有兩個,然而市場卻遠遠無法與之相比。

當然,計算殖民地的話,這個排名就後退了一位。英國人依然是這個年代的王者,沒有人可以和他們比。

弗朗茨點了點頭,辦法不是沒有,隻不過不符合這個時期。經濟危機爆發,讓傳統產業危機爆發。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加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爆發。傳統產業沒有足夠的利潤,資本家們就不得不把眼光放在新興產業上。

可以想象,要不了多久,奧地利的新興產業就會四麵開花。在這種背景下,弗朗茨自然不會乾預了。

倒在經濟危機中資本家,就隻能算他們倒黴了。自己的投資眼光不行,怪得了誰?

就當是新時代的祭品,為第二次工業革命做出貢獻。投資眼光不行,就算是僥幸逃過這一劫,後麵也要倒在工業革命新舊交替中。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