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一日,天啟皇帝駕崩於乾清宮。
天啟皇帝生前就已經在乾清宮當著在京勳戚、內閣大臣、六部九卿、科道諸臣等文武百官,下詔命指定信王繼位,也就是說滿朝文武已經一致認可了信王繼大統這個事實。
天啟七年八月十二,在京七品以上文武官員、勳貴,文官在左,武官在右,兩隊相對而立,按照大朝會的禮儀立在奉天門丹陛之前,等待朱由檢的到來。
當一個內侍用尖細的聲音道:“信王殿下駕到”,殿內一陣議論聲,不過在鴻臚寺官員的嗬斥下,立馬恢複了安靜。
朱由檢走到奉天門門口時,首輔黃立極帶頭道:
“先皇駕崩,請信王即皇帝位”
朱由檢道:“先帝方逝,本王哀思綿綿,暫時無心考慮名號問題”
接下來禮部尚書孟紹虞:“國不可一日無君,請信王即皇帝位以安萬民”
朱由檢道:“本王德薄,恐怕有負天下。”
最後,勳貴之首,英國公張維賢:“先皇即逝,群龍無首,懇請信王為祖宗江山計、為萬民計出藩承繼大統”
後麵群臣一起喊:“請信王承繼大統”。
朱由檢:“好吧,既然大家如此殷切,先帝也命我繼承大統,皇位空懸太久確實也不好,本王就不一再推讓了。”
見朱由檢終於同意登基,眾人也鬆了一口氣。
群臣一副痛哭狀,文武百官自是淚聲俱下,山呼萬歲!
其中,自然有人是真心痛苦,而有人隻是裝個樣子,比如東林黨人大多就恨不得欣喜若狂,隻是不敢表現出來..........
另外有一個人卻是真的痛不欲生,那便是赫赫有名的九千歲、東廠廠督魏忠賢。但正所謂一朝天子一朝臣,天啟皇帝一去,他這個前朝大權監還能權傾朝野?還能有昔日的風光了?
在群臣的一致擁戴下,朱由檢來到了皇極殿內。
既然剛才三辭三讓已經演過了,這個時候就已經是皇帝的身份,隻需要擺個儀式確認就行了。看著眼前的龍椅,朱由檢不再猶豫,邁開步伐,堅定地跨步上前坐了上去。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見到朱由檢坐上龍椅,群臣趕緊下拜,將禮數做足。當然,朱由檢也需要這一拜,這一拜之下,群臣與朱由檢的君臣之禮就此確定,在朱由檢登基之前就不怕有人反複了。
坐在龍椅上,朱由檢趕緊開口說道:“諸位平升”
待百官站起來後,接著說道:
“先帝昨日駕崩,朕痛不欲生,朕與先帝情同手足,所以先帝的陵寢一定弄好,葬禮一定要隆重,禮部、工部、鴻臚寺等各部,一定要好好配合,為先帝辦理好身後之事!”
被點到名的各部大臣們,紛紛出列向朱由檢表起了忠心,表示沒問題,一定把陛下交代的任務做好。
正襟危坐在龍椅上的朱由檢,一邊觀察著底下的群臣,一邊心裡在打鼓。“這滿朝文武,究竟有幾人是真正效忠於我?聽命於我?或者說把大明江山放在自己的私利前麵的呢”思。
不過,一會之後,朱由檢就不為群臣的事兒擔心了,下麵文武百官的各種表演,可以看出了一個信息——那就是服從!文武百官對於皇帝絕對的服從,至少在這個朝堂上沒人敢忤逆皇帝的旨意。
這樣的大臣,讓朱由檢不由得陷入沉思,太能表演了,一不小心就把自己給演進去了。
文武百官今日進宮的主要事務,就是確立信王承繼大統事宜,大家一起來參拜新君,正事到這裡就算是結束了。天啟皇帝的遺體還在宮內安置,朱由檢也不想一上來就管朝事,於是道:“先帝賓天,朕甚是傷心難過,今日先不理事,眾卿且先退下吧!”
……
八月二十四,今日是朱由檢正式即位的日子。
在禮部及盧鴻寺的官吏指導之下,朱由檢首先在天啟皇帝靈柩前跪受遺詔,接著改穿皇帝袞冕,然後在皇極殿前擺設香案,敬拜天地,行告天禮。
完成告天禮後,朱由檢依次前往奉先殿告祭祖宗,因為老爹光宗沒有封皇後,所以去了皇祖宣懿昭妃,也就是萬曆皇帝的妃子,相當於是太太皇太後的劉昭妃宮中行五拜三叩之禮;所以又至坤寧宮,在張皇太後前行四拜之禮。後宮的程序走完,然後朱由檢回到中極殿,接受百官朝賀,然後頒詔天下,發表即位感言,著信王府總管太監徐應元代表皇帝宣讀。
文武百官,在京所有五品以上官宦、各科道禦史一起在皇極殿前廣場聆聽新皇帝即位後的第一道聖訓。
“我國家列聖……”
隨著徐應元讀完詔書,群臣山呼萬歲之後,黃立極等四位閣臣閃身而出奏道:“臣等已為大行皇帝擬好帝號和廟號,請陛下過目。”
朱由檢接過奏折一看,見是一長串文字,大致是給先帝上的帝號。帝號在唐太宗以前還是很重要的,在那之前的皇帝死後被稱作某某帝,乃是後人對死去的皇帝,按其生前所做的大事進行評定後,給予褒獎的稱號,若是沒本事,做不出什麼大事來,那就沒有帝號。但是,自大唐以後,所有的皇帝都開始有了各種帝號,而且都是各種讚美之詞,反正怎麼吹噓怎麼來。
黃立極上的這一行朱由檢每個字都認得,但放到一起就不懂了,雖然不懂,但量他們也不敢寫出有損先帝的詞在上麵,所以,朱由檢也就不在意他寫的是些什麼了,反正肯定是讚美之詞。
倒是廟號“嬉宗”,這個就有點太難聽了吧,雖然先帝確實喜歡玩樂,沒乾成什麼大事,但是這不都是你們這幫臣子的錯麼。先帝犯了什麼錯,你們這幫吃飯不乾活的朝廷重臣,有什麼資格說先帝,有什麼資格把鍋甩給先帝,這個不能答應。
看到朱由檢臉色沉色下來,估計新皇帝對“嬉宗”這個廟號不滿意,次輔施鳯來趕緊補救道:“陛下對廟號不滿意,不若將‘嬉’字寫作‘熹’字”,一邊說,一邊解釋道:“按諡法,‘熹’乃光明炙熱之意,讚大行皇帝德戴天地,君恩普照。”
朱由檢覺得"熹"與"嬉"諧音,倒是符合自己這位荒於玩樂的哥哥。因此微微頷首道:“就依卿所奏。”
談好了先帝的帝號與廟號,接下來就該繼續討論當今皇帝的年號了。
黃立極又接著奏道:“臣等為陛下擬了四個年號,請陛下過目。”
一邊內侍為朱由檢接過奏折,看到“乾聖,興福,鹹嘉,崇貞”四個詞,朱由檢不禁陷入深深的沉思之中,年號即是紀年之號,也就是說從明年開始,曆史就將進入一個以他選取的年號為標記的新時代,意義不凡,這四個年號也都是不錯的字眼,不過……
良久,朱由檢才緩緩開口道:“乾為天,神即神聖,朕當不起,況且五代初,朱全忠已經用過此年號了。”
“‘興福’意為中興之福,你們什麼意思?朕剛剛繼位,就想向福王投誠?此詞不可。至於‘鹹嘉’…”
朱由檢頓了一頓才道:“‘鹹’字中有‘戈’,有兵戈之意。如今我大明需要的是安寧平定,此詞不好。”
其實朱由檢對"兵戈"並不在乎,有兵戈也可以是向外的嘛。他真正在乎的是"鹹嘉"二字,這兩個字可是包含在了建虜子孫用過的嘉慶、鹹豐兩個年號之中。難道朕要被建虜包圍?朱由檢想想都覺得彆扭,當然不能用這個詞了。
“至於崇貞…”
朱由檢沉吟了下道:“雖然我大明文武忠貞不二很好,但是還是給百姓穿上衣服吧”。
於是,朱由檢親自動手,將年號崇貞改為崇禎。
首輔黃立極、次輔施鳯來等人雖然學曆很高,但都是阿諛諂媚之輩,根本沒有什麼原則,施鳯來反應最快,首先奏道:“‘崇’乃高山仰止之意,‘禎’乃吉祥安定之意,陛下這年號改得好,臣等望塵莫及也!”
皇極殿內登時響起一片阿諛奉承之聲,盛讚陛下才智高絕,胸有朝陽,從年號改修改可以看出陛下的遠見卓識。
不管怎麼說,這意味著一個新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