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穆之淡然道:“不,不僅不要讓他們回京口,甚至,可以多分他們一些土地,讓他們在京口的親戚,或者是吳地的那些願意來荊州發展的世家大族中的佃戶,莊客也來這裡,隻要投靠到他們的家裡,可以比起普通百姓,多給些優惠政策。”
劉道規瞪大了眼睛:“這樣也行?恐怕不容易吧,那些吳地世家和豪強,很少會讓我們的將士接觸到他們的莊客和佃戶,哪怕是仆從,除非…………”
說到這裡,他突然雙眼一亮:“你的意思,是這次庾悅手下嘩變的這兩千多人嗎?通過他們再去吸引吳地的佃農們來荊州居住和發展?”
劉穆之笑了起來:“道規果然一點就透啊,剛才你說了不少這些軍士們的事,但就是沒想到,他們在吳地同樣有不少親朋好友,這些人以前我們沒有辦法接觸和插手,但現在有這個條件了,隻要他們在荊州過得好,而且能讓吳地的這些親朋好友也知道他們在荊州能比在吳地過得更好,那就可以吸引很多吳地的佃戶和莊客們來投啊。”
劉道規勾了勾嘴角:“隻怕沒這麼容易吧,且不說庾悅是不是會真的放過他們,就算放過,也不會讓他們再去自己的莊園裡宣傳,去卷走更多的莊客和佃戶的。這些莊客們,是吳地世家幾十上百年來最寶貴的財富,精通農事,他們寧可交出土地和莊園,也不會損失這些人丁的。”
劉穆之微微一笑:“就象我們剛才聊的,為什麼江北之地,這些吳地世家原來不肯來經營,哪怕我們給出了非常優厚的條件,可是等消滅南燕之後,他們就爭先恐後地,想要以之前高得多的代價來占這裡的土地呢?”
劉道規點了點頭:“因為江北以前靠著南燕,不安全哪,而滅了南燕之後,,江北徐州就成了內地,很安全,這些世家高門無利不起早,就願意來經營了唄,可是荊州的情況,和江北不一樣,離得很遠,而且也有很多土地是有主的,並不是可以隨便過來圈占的。我不覺得這些吳地世家會來經營。”
劉穆之平靜地說道:“你好像忽略了一件事,那就是七十年前,早在桓溫入主荊州之前,在這裡控製軍政大權,形同私產的,是哪家?”
劉道規一下子明白了過來:“差點忘了這一層了,你的意思,是想把荊州交給庾家,讓庾悅來接掌這個荊州刺史?”
劉穆之歎了口氣:“那要看庾悅是不是爭氣,能在後麵的戰爭中立下足夠大的功勞了,庾悅這個人,誌大才疏,文不成武不就,讓他當主將或者是當刺史都不合適,但如果是在內地當個郡守或者是小州刺史,勉強還是可以的。這點,我們應該都清楚。”
劉道規咬了咬牙:“庾悅的本事,比起他們當年三庾時的庾亮,庾翼,庾冰這三人,要差了很多,雖然庾亮身為宰相也是對外打不過胡虜,對內安撫不了流民帥,以至於釀成蘇峻之亂,險些害了國家,但他個人的能力還是不錯的,以後庾家能據荊州圖謀北伐,也多是此人之功,庾悅但凡要有他祖先的七成本事,也不至於給人奪了自己部曲家丁組成的軍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