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十六年正月初一,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這一日,順天府衙役和五城兵馬司的兵丁在京師街頭巡邏執法,雖然事先有宣導,但還是有很多人違反了衛生新規,從早上到黃昏,逮獲的違反者將近千人,亂丟垃圾的罰十文,隨地大小便的罰五十文,不交錢的賴皮者,或者是沒有錢的流浪者,當場按倒打十板子---整個處罰極為嚴厲,沒有一點情麵可講,不但巡城禦史監督,督導此時的蔣德璟更親自出現在街頭。
其後的兩三天裡,巡邏和處罰的力度依然嚴厲。
百姓們都驚訝,很少見到官府這麼嚴厲的執行某項政策,而沒有拖泥帶水了。
“聽說是太子殿下提出,內閣蔣閣老督促,這兩日上街的衙役和兵丁,都有糧米補助,但若是欺瞞,或者是虛掩應付,都會受到嚴厲責罰呢。”
百姓們議論紛紛,
當然了,政策能如此堅決的執行,也因為這一次政策針對的主要都是底層百姓,有身份有地位自然不會當街大小便,也不會親自去倒垃圾,士紳沒有阻力,甚至紛紛支持,也因此京師衛生新策成為太子提出的所有政策之中,最被堅決執行的一項。
也是唯一的一項。
短短十幾天,京城的大街小巷明顯乾淨起來,再沒有人敢亂扔垃圾和隨地大小便。
這種積累多年的惡習基本得到解決--街道上有垃圾箱,還有修建完,或者正在修建中的公廁,誰也沒必要去觸官府的眉頭,以至於不是罰款就是在大庭廣眾之下褪去褲子挨板子,惹人嘲笑,實在是丟人。
從初二到十五,朱慈烺一直注視著京師的衛生動態,他欣慰的看到,京師衛生環境得到了相當的緩解,順天府的工作還算是得力,除了組織衙役和兵丁巡街,後續的垃圾箱,在順天府同知郝晉的主持下,京師商戶都踴躍募捐,很快就籌集到了一千個垃圾箱所需要的錢銀,交於工部,陸續打造,照計劃,最晚到正月末,京師各條主要大街和偏街上,都會布置相應的垃圾箱。
至於所需的人手,順天府在流民中招募了一些年輕力壯之人,專門負責垃圾的清運和填埋,也是由郝晉牽頭。
雖然“環衛工作”在這個時代是一個新鮮職業,如何指揮,並且保證京師的衛生,順天府上下的官吏還需要摸索,但朱慈烺相信,隻要他們想做,就一定能做好,不說三榜進士出身的周堪庚和郝晉,就是順天府的普通衙役,很多也是閱曆豐富的人精,但使錢糧到位,京師衛生繼續保持下去應該不成問題。
從初一到初五,朱慈烺忙的腳不沾地。
初二,他巡視京營,和京營所有在營的百總以上的將官共同聚餐,聯絡感情;初三,送保定總督楊文嶽和一乾將領離京,送彆前,朱慈烺和楊文嶽密議很久,但議的並不是軍政,而是保定的防疫,朱慈烺將自己製定的防疫計劃書交給楊文嶽一份,令其一定要想方設法,排除一切困難,在保定地區實施。
瘟疫的危害性,楊文嶽作為一方督撫,心中是很清楚的,朱慈烺不贅言,他重點叮囑的是一些“新式防疫方法”的使用,還有一代名醫吳有性此時正在保定,朱慈烺將吳有性推薦給楊文嶽,令其加以善用。
這一次,保定兵奉調馳援薊州,一直固守薊州城南,雖然沒有經曆什麼血戰,但卻也是成功的完成了任務,從薊州返回,在京師城外駐紮了兩日,除了犒賞的酒肉,一應的將官封賞之外,朱慈烺還暗中活動,成功的令工部和兵部,向保定營撥付了一批盔甲兵刃和火器,尤其是火器,楊文嶽麾下的保定兵,是以當年戚少保的車營兵為概念而組建,營中多人力推行的小車,車上放小炮,士兵多使用鳥銃,火器是保定兵的根本,此番得到加強,保定兵的戰力有相應的提升。
當然了,最關鍵的是解決了欠餉問題。
太子從張家口追繳的千萬兩銀子,是此次抗擊建虜入塞成功的關鍵,不然百姓無糧,官兵無餉,民慌兵亂,抗虜想要成功也難。
初四,朱慈烺迎來了第一批返回京師的精武營和左柳營將士。
雖然建虜早就退了,但精武營和左柳營將士依然堅守薊州、密雲、玉田等地,以防止建虜殺一個回馬槍,直到得到確定消息,建虜大軍已經退回錦州,往沈陽而去,精武營和左柳營才分批次的返京。
今日回京的第一批乃是吳襄率領的駐守薊州和董琦率領的駐守翠屏山的兵馬,作為京營統帥,朱慈烺親自在安定門前迎接。此番大勝,太子又親自在城門口迎接,眼中見到的京營將士都是精神抖擻,戰意高昂,絲毫沒有跋涉行軍之後的疲憊之態。
內廷秦方宣讀詔書,朱慈烺賜酒,眾將都有獎賞。
作為吳三桂的老爹,吳襄已經很多年沒有帶兵了,即便當年帶兵之時,他也沒有多少能拿得出的勝利,此番擊退建虜,是他一生之中少有的勝利,加上又得知其子吳三桂在龍王廟一代襲擊建虜的運糧大隊,焚燒糧草,立下了大功,心中就更是得意。
朱慈烺看出他的得意,心中反倒是欣慰,吳襄沒有多少城府,對“束縛”吳三桂大有好處。
下午,駐守玉田的閻應元帶兵返回。
此次抗虜中,閻應元成功守衛,擊退建虜大軍對玉田的圍攻,是薊東首功,戰後論功,朝廷擢其他為遊擊,等於是直升兩級。
當遠望官道上塵煙大起,旌旗飄揚,一支雄壯的隊伍在視野裡出現時,朱慈烺心中頗有感慨:我族英雄果然沒有令人失望,玉田之戰雖然並非此次抗虜的決定性戰役,但卻是整個戰役的分水嶺。當建虜圍攻玉田不下,糧草困難,不得不繞道馬蘭峪之時,戰役的主動權就已經落到了大明的手中,雖然其後多鐸使出奇招,從宣府入塞,挽回了一點麵子,不過卻已經改變不了其伐木砍枝,搶掠大明錢糧的戰略目的失敗的結果。
所以,閻應元功大也。
太子親自出營,閻應元帶著麾下將官,遠遠就下馬步行。
和太子一起迎接的,還有兵部侍郎張鳳翔,遠遠望見閻應元的雄姿,張鳳翔輕聲道:“果然是虎將啊。”
對於玉田之戰,兵部從上到下,都給予高評價,
朱慈烺賜酒,張鳳翔宣布詔令,閻應元官升兩級,賞銀五十兩,麾下的將官各有封賞。
雖然是大勝,雖然官升兩級,但閻應元臉色平靜如水,毫無升官的喜悅,也沒有見到太子的惶恐。
朱慈烺心中歎,胸有驚雷而麵沉如水,這才是天生的大將之才啊。
宣諭之後,朱慈烺特準閻應元和自己騎馬並行入城,一路,他小聲詢問玉田城的情況,雖然閻應元已經在軍報裡說的詳細清楚,玉田知縣張棨也有報告,但有些東西是寫不到紙麵上的,朱慈烺想要知道玉田城一些不被人所注意的細節。比如,玉田城中房屋的擁擠情況,是否有瘟疫跡象,現在建虜散去,百姓們回鄉複耕的情緒如何?最關鍵的是,如果明年建虜再來,玉田城還能再堅持一次嗎?
傍晚,朱慈烺在京營大營擺酒,犒賞今日歸營的將士,其間,朱慈烺親自向諸將敬酒。
慶功宴結束,閻應元返回住家,當在院門前下馬時,他揮退親兵,獨自推開院門,望見堂屋裡的燭光,他眼眶一下就濕了,反身合上門,輕步來到台階前,解下腰間的長刀,放在地上,雙膝跪地,深深一拜:“娘,孩兒回來了。”
……
初五日,朱慈烺又迎回了一批京營的勝利之師,這一次是兵部侍郎吳牲率領的密雲守軍。
一彆三十天,吳甡滿臉風霜,額頭上的皺眉憑空增添了很多,但精神卻非常好,一身大紅的官袍,目光炯炯,健步如飛,見到太子時,深鞠參見。不等他拜下去,朱慈烺就急忙上前雙手將他攙扶起來,深深道:“先生,辛苦了。”
抗虜能取得勝利,吳牲居功至偉,若沒有他深自謀劃,並到密雲前線親自指揮,嚴厲督促各軍,朱慈烺就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宣化之戰,因為有吳牲在,所以朱慈烺完全不必憂心密雲長城,一心應對宣化的建虜即可,此時朝中重臣,也隻有吳牲能令他這麼放心。
朱慈烺親自賜酒,然後和吳牲進宮麵聖。
內閣四臣周延儒,陳演,謝升,蔣德璟,兵部馮元飆,侍郎張鳳翔,左都禦史李邦華,太仆寺王家彥都到了,吳甡麵聖,不止是接受崇禎帝的封賞和慰勞,更是要和諸位重臣討論一個問題,那就是薊州之東的長城,要如何防守?
大明規製,年三十封印,初四開印。
印,既是官印。
封印之後,各部徹底放假,衙門封閉,期間不會有聖旨,也不有內閣和六部的命令,各部按部就班即可,今日初五,各部開印,衙門開始有人上班,當然了,正式全軸轉動,還等到正月十六之後。
而一個比較急切的問題立刻就擺在了各位重臣的麵前。
建虜已經退去,那麼原先到山海關,撫寧,玉田等地避難的百姓,要儘快的回鄉,一來各城的承載能力和糧米已經到了極限,繼續下去,會有發生糧食危急和瘟疫的可能;二來過年之後就是春耕,對華夏王朝來說,一年之中,再沒有比春耕更重要的事情了,沒有春耕,就沒有來年,王朝的穩定就會受到嚴峻的挑戰,尤其是在現階段的這種困難時期。
對於遣送百姓回鄉準備春耕,朝廷上下意見一致,但對薊州之東長城的防守,上下意見卻是不同。
此次應對建虜入塞,太子放棄了薊州以東所有的長城隘口,連遵化三營屯兩個要地都放棄,疏散百姓,收縮兵力,堅壁清野,聚大軍於薊州,成功的截斷了建虜的入塞之路,這和過去大明守軍嚴守長城各處隘口,但卻屢屢被建虜破關入塞,遵化和三營屯也難保的策略完全不同。這一來,一些原本就對嚴守長城,耗費錢糧無數,但卻徒勞無功,而有所懷疑的官員紛紛找到了論點,於是他們提出,要以此戰之勝為基礎,加強薊州到玉田的防線,至於薊州以東的長城,朝廷不應該再倚仗為重點。
這其中,兵部張鳳翔,內閣陳演,戶部傅永淳,都傾向於弱化薊州以東長城的防守,將省出的錢糧和兵力加固薊州防線。
連崇禎帝都有點這意思。
要知道長城守禦每年耗費錢糧無數,既然守不住,太子出其不意的放棄,反倒是為大明帶來了勝利,既如此,薊州東麵的長城還有繼續修繕和增兵的必要嗎?
又或者說,建虜吃了這個悶虧,以後怕也不會大舉從薊州以東的長城隘口入關了,因為破了也沒有用,前麵還有薊州防線呢。
但兵部尚書馮元飆反對,他認為,薊州東麵的長城不可棄,不止是因為那是連接山海關的通道,更因為方圓百裡之內,尚有數十萬的百姓,有長城,才有薊州之東的安寧,因此長城沿線的防務經費不但不能減,反而應該持續加強。
“大司馬說的本也沒錯,但錢從哪來,糧從哪來?薊州東麵的長城每年耗費國家錢糧五到六十萬,但卻無甚用處,何不縮減一半,將其另一半用到薊州玉田防線呢?”戶部傅永淳道。
這個問題,朱慈烺深思熟慮過。
雖然他是放棄長城,堅壁清野的提出者和踐行者,但他並不認為長城一無是處,更不認為長城應該放棄,原因很簡單,這一次是特例,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敵人來的太多,長城無法守禦,但如果是小股敵人,長城足可以保護境內百姓不受境外遊牧民族侵擾,也就是說,長城的功效,並沒有失去,嚴守長城,令小股敵人不能越境,依然應該是現階段大明邊軍遵守的準則。
因此他讚同兵部尚書馮元飆的意見。
不過崇禎帝並沒有立刻做出決斷。
今日吳牲歸來,等於知兵的重臣全部回到朝中,崇禎帝順勢討論這個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