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土木堡的真相!與文官往死裡對著乾的朱祁鎮!(1 / 1)

謔!

好家夥!

這一刻,諸天萬界,曆朝曆代,無數人心裡都直呼好家夥。

朱祁鎮,土木堡之變?

不是吧?

這特麼也成了陰謀論?

這還有反轉的?

之前,秦鎮可是說過土木堡之變的。

當時,他們就覺得朱祁鎮是個兒皇帝,蠢的很,還信任宦官?讓宦官去打仗?

怎麼的?

這裡麵還有事情?

而那個成化帝朱見深與弘治帝朱佑樘,被同一人毒殺……

嗯,這個他們也聽過,不就是那個治死了兩個皇帝的劉文泰麼……

最關鍵是那個朱厚照!

什麼叫明朝皇帝易溶於水?

嗯?

落水?

這一刻,無數人思索起來……

朱厚照,他們也有所印象,之前,秦鎮在說不上朝皇帝的時候,這朱厚照就是其中之一……

而且,還沒有子嗣,最後才讓朱厚熜撿了便宜。

所以,這明朝的皇帝,到底有幾個正常死亡的?

無數人都麻了……

莫非,就隻有崇禎皇帝一個,是自己上吊死的,其他人,都是被害的?

無數人思索,隻感覺這大明王朝到處都是陰謀詭計,到處都是陷害與血腥。

陰溝裡的算計太多,實在是讓人難以招架……

而此時,就聽,秦鎮開口了……

“明英宗朱祁鎮,之前咱們就說過,喜提叫門天子,大明戰神等稱號,被人稱為昏君!”

“而且,這昏君還二次複辟。”

“而一切,都是因為土木堡之變。”

“那就先說說在土木堡之變前發生了什麼,那些文官又為何策劃了土木堡之變,為何要弄死朱祁鎮。”

“首先,朱祁鎮繼位的時候,就隻有七歲多。”

“母親孫若微,被稱太後,奶奶張氏,被稱為太皇太後!”

“當時的朝政,是由內閣把持,太皇太後與太後攝政。”

“之前就說了,楊士奇這幫之人不僅把手伸到軍隊之中,還裁撤了監察官員,同時也停了造船廠,放棄了舊港。”

“這很明顯,就是不讓新皇帝下西洋了,這下西洋的貿易,必須得掌控在他們這些江南的士大夫文官手裡才行。”

“同時,還裁撤了一些內監部門,裡麵的人,也被搶走。”

“也就是說,朱祁鎮還沒成年的時候,已經被削成了個光杆司令!”

“而朱祁鎮掌權,應該是從正統六年的時候開始!”

“正統六年,朱祁鎮主動任命各路,麓川之戰開始打,麓川之戰的起因,其實從洪武年間就有了,那邊的土司反正就不服王化,各種騷擾,各種反叛,反正這邊陲之地,就沒有消停過!”

“而到了正統年間,自然也是如此,雖然雲南那邊有沐家世代鎮守,但規模一旦大起來,沐家也守不住!”

“所以,必須得打!”

“而當時楊士奇認為,麓川在南錘之地,進攻的話,勞師動眾不說,還沒有什麼收獲,是不想打的!但朱祁鎮就是要打!”

“麓川之戰打了很多年,一直到正統十三年底,十四年初的時候才打完!”

“史書就一個記載,諸夷怔怖!”

“至此,從洪武年間就開始不消停的麓川,至此消停了一百多年,那是真的被打怕了!”

“這是朱祁鎮繼位後乾的第一件事!”

“而第二件事,他讓當初鄭和下西洋使團副使,一個叫洪寶的太監,多次奉命,出海!”

“當然,暫時還不是下西洋,而是下南洋,朱祁鎮其實就是想看看,海外現在到底什麼情況了。”

“第三件事是,永樂時期,被燒毀的三大殿修好之後,朱祁鎮就大赦天下,同時,正式去掉了順天府行在的稱號,從這之後,京師就固定是順天府!”

“而這三件事……”

“麓川也就是交趾那邊……”

“朱棣打過交趾,朱瞻基也打過交趾,到了現在,朱祁鎮也在打交趾!”

“是不是很奇怪,為什麼明朝各個皇帝都要打交趾?”

“很簡單,因為拿下交趾那邊後,那邊就很容易出海,到時候,就不需要繞原路,饒群島了!”

“而那邊,也是舊港區域,這就是港口的重要性。”

“如果沒有那邊為出港口,明朝出海,要繞一大截,還被交趾地區卡脖子,所以,為了一勞永逸,就必須打!”

“所以,現在看這三件事就明白了,這就是與文官作對!”

“而這三件事,也是文官的禁忌,誰碰誰死的那種。”

“朱棣是因為下西洋等一些原因被乾掉的。”

“朱高熾是因為遷都被乾掉的。”

“朱瞻基也是因為下西洋被乾掉了。”

“可偏偏,朱祁鎮三件事都乾了,還沒有被乾掉……”

“很明顯,這些人都有些低估這小皇帝了,看上去隻有十四歲,實際上,估摸著,已經學的差不多了!”

“朱祁鎮不是文官那些腐儒教的,而是王振教的!”

“之前說王振如何如何且不論,就說王振本身就是從外麵進宮的,他當了太子的服侍太監,自然知道自己將來飛黃騰達。”

“他不是文官集團的人,也不是武將勳貴的人,他就是保皇派!”

“既然是從外麵進來的,還是個落第秀才,不說驚才絕豔吧,那也比旁的懂得多,自然懂的就多,會跟朱祁鎮分析局勢,分析情況。”

“一,舊港肯定不能放棄。”

“二,西洋必須下!”

“三,順天府定都城!”

“王振不需要看的太遠,他隻需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就能明白這三條的好處。”

“永樂時期,就是從舊港下西洋的,省事的同時,來錢還快。”

“而下西洋也必須下,不下西洋就沒錢!”

“王振是永樂時期進的宮,經曆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三帝,自然看的明白。”

“而最後一條……”

“定順天府為都城,他太清楚其中的意義了,他本來就是北方的讀書人,太清楚北方根本比不過南方的道理了!”

“同樣是科舉,如果兩百個人參加,其中一百個人是南方的,那這上榜的,毫無疑問都是南方人!”

“南方的有錢,人家讀得起書!”

“你北方有什麼?除了黃土就是沙,還冷,又窮,你怎麼讀書?根本讀不起書!”

“一百個秀才中,九十九個能中舉,唯一那個沒中舉的,不用查彆的原因,隻需要查他是哪人就行了!而且,絕對是北方人!”

“所以,順天府必須成為首都,也隻有這樣,才能帶動北方的經濟流通,恢複繁榮,以及促進南北融合!”

“當然,光提出意見,沒辦法解決,也不行!”

“這三條,本來就是文官的禁忌,朱祁鎮不耍一點手段,這三條根本落實不下來!”

“否則,朱祁鎮要是敢胡來的話,史書就會記載,英宗英年早逝,實在是令人扼腕歎息……”

“而朱祁鎮,的做法,就顯得有些樸實無華了,不管是彆人的指點,還是他自己想的,反正的確是有辦法……”

“當時,明朝實際的大權是在楊士奇手上,他也是內閣的首腦。”

“而楊士奇有個兒子,叫楊稷,楊稷在老家那叫一個胡作非為,為非作歹,強搶民女,殘害百姓,暴虐成性,用狗東西都是在侮辱狗的那種。”

“有什麼樣的兒子,就有什麼樣的老子。”

“楊稷是這個樣,楊士奇是什麼樣,其實都能看出一二,無非就是身為文官,又是內閣首腦,掌控著史書落筆大權,在天下人麵前裝成一副能臣乾臣,忠臣良臣的模樣。”

“咳,不扯遠了……”

“繼續說這個楊稷……”

“總之就是,楊稷的事發了,被人告到京城了!”

“當然,這很明顯是朱祁鎮授意的。”

“否則,早不告,晚不告,偏偏這時候已經犯了很多事的時候才告?”

“當然,也不是說之前不告,之前不告,是因為楊士奇能擺平。”

&nb-->>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