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1 / 1)

第89章 間構嫌隙,宥坐之器

王崇古,嘉靖二十年進士,也是一個很複雜的人。

論履曆,他從應天府到福建,從陝西到寧夏,一路從兵備副使,做到總督之位,親曆行陣,軍謀邊瑣,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將才出身。

論功勞,他追倭出海丶大敗吉能丶整備宣大丶乃至俺答封貢平息邊事,能做到策勳告廟,蔭胄旌功的,如今也隻有殷正茂能相提並論。

論才學,既不缺大局眼光,又有文臣底蘊。不說奏議,光是漫稿丶文集也不在少數,可謂文武雙全。

就這樣的能臣乾將,卻又是一位私心極重丶貪婪無度的朋黨小人。

王崇古仗著身份地位,以及俺答封貢的威望,與朝中的同鄉守望相助。

在內,則有楊博丶霍冀丶石茂華丶張四維等人,提拔晉人丶掩過飾非。

在外,便是王崇古仗著把守邊鎮門戶,與內附的俺答汗勾結,挾寇自重。

讓他入京,一直拖遝到改元後。

而昨日剛剛赴任兵部,就馬不停蹄組織部議,準了宣大丶山西增加主兵料草的提議,送去了內閣。

一匹馬加銀一兩上下,三鎮馬騾凡七萬六千四百餘計,那便是加銀六七萬兩。

這已經是今年第二次加草料了,不知道是馬不夠吃,還是這位王尚書不夠吃。

總而言之,這是位有真才實學,卻並不好使喚的能臣乾將。

今日廷議王崇古存在感極低,一言未發,似乎在出神。

他身形高大,麵容儒雅,頗有儒將之風。

胡須修剪得整整齊齊,卻還是掩蓋不住久在邊塞的風霜,皺紋深陷,似乎裡麵全是北方的塵土與敵寇血肉。

隻靜靜站在那裡,就有一種溫文的文臣風度,以及坐鎮大營,指揮若定的溝壑與乾練。

王崇古此刻驟然被皇帝點到,下意識抬起頭,迎上皇帝的目光。

朱翊鈞溫和開口道:「王尚書受任岩疆,練達兵備,又長年與韃靼來往,想必自有一番獨到見解。」

「這封賞,朝廷是當給不當給?」

王崇古聞言,緩緩下拜:「臣以為,皆在兩可之間,全賴陛下聖裁。」

他悄然看了一眼殿上的小皇帝。

方才他思忖彆的事情,倒是沒來得及打量這位少帝。

在入京之前,他已經聽過太多關於皇帝的傳聞。

睿智天成丶英明早斷,幾乎讓他耳朵都聽起來了繭子。

不說信不信的問題,至少也是帶著好奇的。

如今得見,在舉止談吐上倒是沒得挑剔。

朱翊鈞追問道:「朕居於深宮,不曉邊事,正要問過王尚書。」

不管王崇古為人如何,他都是北方邊事的專家,專家兼兵部尚書,要是沒點說得的建議,那就是不給麵子了。

王崇古斟酌片刻,終於開口道:「陛下,以臣愚見,若是些許賞賜就能使百姓免遭兵戈,使將士不必捐軀,那便是值得的。」

「不過……前提是得給對人。」

此前入京,王崇古最為擔憂的,便是皇帝對他有成見,是想將他騙進京誅殺。

也是觀察了近半年皇帝的行事風格,他才敢動身入京。

如今皇帝當麵,說話更是小心。

朱翊鈞聽了這話,深深看了王崇古一眼。

這是在就事論事呢,還是在為自己申辯?

是說這些年雖然貪汙了些銀子,但也把事情辦漂亮了?

朱翊鈞坐在禦案後,吩咐張宏將有關的奏疏取來,又接過王崇古的話頭說道:「王尚書說的給對人,所指為何?」

大殿中的文武,都沒有插嘴。

如今廷議,在此事上最有發言權的,也就王崇古了,餘者都聚精會神聽著。

王崇古看了一眼深宮長大的皇帝,又慢慢環顧幾位翰林院出身,再未去過地方的內閣諸臣。

他心知不能說得太複雜,組織語言半晌,才跟外行們解釋道:「陛下,諸位同僚。」

「此次進犯薊邊的,乃是朵顏衛,以首領長昂,及其叔父董狐狸為首。」

「朵顏衛在隆慶元年,便侵犯過我朝界嶺口,彼時為首之人,是長昂之父,也是董狐狸的兄長。」

「此人被我軍擊殺之後,便由長昂接替了其父的位置。」

「話雖如此,但如今朵顏衛,仍是由其叔父董狐狸把持。」

在場的無不是人精,話說到這個份上,紛紛恍然大悟。

大明什麽都缺,就是不缺前朝故事——繼任之後,被叔父把持著大權,這種戲碼,大家不要太懂。

朱翊鈞一點就通,帶著讚賞之色道:「所以,應當賞賜長昂?」

這就是專家,就這份對蒙古各部的熟悉,還真沒得說。

他對這些事情,還真不如王崇古。

王崇古持笏行禮,補充道:「陛下,長昂娶了喀喇沁部領主的長女,若是再得我朝認可與支持,雖仍顯弱勢,卻也能讓朵顏衛令出兩頭,說不得便要陷入內耗。」

「至於換俘……」

「臣以為,還是需儘可能殺傷朵顏衛。」

「此部與彆部不同,與我朝交戰多年,血仇無算,不是輕易就能化解的。」

徐階能看明白皇帝喜歡哪種人,王崇古自然也能看明白。

這就是上行下效。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但如今皇帝喜歡言之有物的大臣,大家自然又紛紛撿回了自己的見識與邏輯。

王崇古知道皇帝有些不喜自己在宣大的作為,如今獻策,也是有意給皇帝展示,好緩和一番。

朱翊鈞聽罷,已經被王崇古說服了。

這位王尚書所言,確有道理。

挑撥離間這等惠而不費的事情,自然信手為之。

倒是換俘之事,雖然心裡認可,但總歸有些排斥這種事。

他想了想,這才便有了決議。

朱翊鈞開口道:「賞賜之事,便從王卿所言,以改元施恩,賜朵顏衛都督長昂賞銀。」

「再告訴那兩個入京的大使,我大明朝封的朵顏衛都督,隻有長昂,沒有什麽董狐狸,若是想用銀兩購入糧食,乃至互市,我朝也隻認都督長昂。」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至於換俘之事,發文書給劉應節與戚繼光,讓他們便宜行事。」

「不以此事為成例。」

他是想換俘的,畢竟有自家子弟兵在。

不過王崇古說得也有道理,儘可能殺傷未必不是好事。

那他既然不通兵事,還是乾脆放權給邊將吧。

這是放權也是躲事。

朝臣們也並不在乎這等小事。

王崇古當先行禮:「聖明無過陛下。」

這時候,栗在庭突然出列,查漏補缺道:「陛下,除此以外,難保彼輩會偃旗息鼓,需得增強邊防。」

「臣以為,不妨藉此機會,整飭京營,遣戰兵丶車兵營各一支,出防薊鎮,習勞練戰。」

話音剛落,庭上便有數人麵色陡變。

右都禦史丶協理京營戎政霍冀更是昂首出列:「陛下,不可!」

&nb-->>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