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
?想看醉酒花間寫的《[北宋]給蘇軾當弟弟的那些年》第 225 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沒有最離譜,隻有更離譜。
短短幾天時間,荔原堡蕃部巡檢李宗諒戰死,之後硬著頭皮攻打荔原堡的李信等參戰將領全部被下獄。
李複圭是慶州知州兼環慶路經略安撫使,他是個文臣,調動整路兵馬的事情還得有環慶路巡檢姚兕的同意。
畢竟是邊地,武將地位再低手裡也有實權。
主管軍務的經略安撫使由文臣知州兼任,帶兵作戰的依舊是路巡檢或者鈐轄的活兒。
隻是這次鬨訛堡的戰事太過迅速,巡檢姚兕還沒反應過來,李複圭就昏招迭出將事態推向無法挽回的地步。
李信等人被下獄之後,李複圭又派麾下武將去打彆的西夏堡寨,如今大軍都在鬨訛堡一帶,彆處駐防空虛總能打幾場勝仗。
這時候就彆管什麼勝之不武了,追上前頭那個請功的奏章最重要。
被派出去的將領帶兵深入敵後連破西夏多個堡寨,李複圭親自帶兵偷襲沒多少駐軍的西夏金湯、白豹、西和等寨,連番作戰斬首數千級,不管怎麼說總算是和前頭請功的奏章對上了。
至於之前打了敗仗的李信等人,李知州一氣之下全判了斬首。
還在路上的蔡挺:???
意識到事情不對勁去查的姚兕:???
李宗諒歸順之後主要負責的就是屯田種地,整個荔原堡一共才三千多人,主將帶著麾下最精銳的一千多士兵全部戰死,荔原堡的屯田事業直接遭到毀滅性的打擊。
但是現在已經不是操心屯田的時候了,姚兕去追查李複圭報上去的軍功,發現他親自率兵攻破的幾個堡寨在被攻打的時候根本沒有西夏的軍隊,寨子裡隻有老人孩子留守,而李複圭見狀直接下令將寨中老幼全部斬殺掉充作軍功。
說是斬首數千級,其中七八成都不是兵。
姚兕:!!!
姚將軍倒吸一口涼氣,事已至此他做不了主,隻能立刻上報給坐鎮京兆府的狄大元帥讓狄大元帥來處理。
差點沒把狄青給氣死。
勝負乃兵家常事,打敗仗隻能說能力不行,殺良冒功那就是人品的問題了。
他們武將平時被耳提麵命說要以德服人,要不戰而屈人之兵,要親仁善鄰以和為貴,合著那麼多規矩都是要求武將的文臣不用遵守。
他們打仗連降兵都不能殺,更彆提老幼婦孺,本身西北就不太平,李複圭在這兒發什麼瘋?
狄青罵罵咧咧,安排好京兆府的事情點好人手匆忙趕去慶州救急。
雖然光在西北就有好些個文臣能壓他這個平西統鎮大元帥一頭,但是關鍵時刻他這個平西統鎮大元帥也能反過來牽製文臣。
蘇景殊身為狄大元帥身邊的機要秘書得和狄青在一塊兒,本來想著隔幾天出城看看他的棉花地,沒想到還沒等到幼苗從苗床移植到田裡就要離開京兆府。
沒有意外的話,可能棉
() 花直到成熟他們都回不來。
梁太後是漢人,剛掌權的時候願意伏低做小拉攏黨項貴族,時間一長就受不了黨項貴族的貪婪傲慢,朝堂的內鬥比前幾年嚴重的多。
西夏和大宋作戰接連失利,梁氏一族需要一場勝仗來挽回名聲,更需要一場大戰來轉移國內的爭鬥。
但是打仗不是一個人說了算,西夏的朝堂也不是她的一言堂,黨項貴族大多不願意直麵大宋的炮火,所以這幾年一直是小規模的騷擾,就算能調動上萬的軍隊也是拖拖拉拉打不起來。
當今聖上繼位後停了給遼國的歲幣斷了給西夏的歲賜,還態度強硬的打壓西北邊境的走私問題,如今宋夏通商隻能靠邊境榷場。
他們大宋地大物博,西夏有的貨物大宋境內能找到替代品,大宋特有的貨物西夏那邊卻找不到可替代的。
家底豐厚就是好,隻要皇帝態度足夠強硬,周邊沒有哪家能在經濟上占他們便宜。
大宋高興榷場就開,大宋不高興西夏就什麼都買不著。
仁宗皇帝在位時周邊的政權就在經濟上被大宋玩的團團轉,即便朝廷不管,大宋的商賈也不是吃素的。
有錢很好,不過單單有錢不夠,還得有足夠的能力守住賺來的錢,在周邊的鄰居全都虎視眈眈盯著他們的情況下,皇帝態度強硬非常有必要。
因為西夏時不時派兵擾邊,這幾年西北各州的榷場基本上沒開過。
大宋朝堂上對邊事的態度出奇的一致,能用錢解決的問題就用錢解決,實在解決不了再說打仗,就是在“能用錢解決的問題”的範圍上有些分歧。
西北的榷場不營業,西夏境內的百姓連日常生活都沒法保障,長此以往就算兩國不開戰西夏境內的百姓也會想方設法遷到大宋境內。
人口是第一生產力,西夏的人口本就不多,雖然不知道具體數目,但是數量範圍應該在一百萬到三百萬之間,甚至比不過大宋一個開封府。
境內百姓遷到大宋境內,西夏就沒法征到足夠的兵,沒有足夠的兵力自保,西夏不攻自滅。
這兩年已經有很多黨項部落遷到大宋境內,可惜西夏不會眼睜睜看著百姓遷走,散居的小部落能偷偷離開,住在城鎮村寨的人口除非舍棄家產不然都沒法搬。
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指望西夏境內所有百姓都遷到大宋這邊不太現實,但是隻要有那個趨勢出現,大宋再發兵攻夏就能事半功倍。
本來這種溫水煮青蛙的策略還能煮個兩三年,現在卻是不行了。
梁太後本來就想借戰事來穩定國內局勢,隻是西夏的將士不願意打仗,她也指使不動黨項貴族,所以西北一直沒打起來。
李複圭屠殺寨中老幼是瞌睡了給她送枕頭,士兵上戰場都有丟掉性命的覺悟,偏偏他屠的全是老人和孩子。
誰家沒有老人?誰家沒有孩子?
這下可好,接下來肯定有一場硬仗要打。
狄青已經
氣到不想和蠢貨多廢半句話,快馬加鞭趕到慶州後直接派兵將慶州州衙看管起來,上到知州李複圭下到衙門小吏全都不許踏出衙門半步。
文臣可以輕易判武將死刑,武將不能輕易給文臣定罪,不過沒關係,他可以八百裡加急讓官家來決定怎麼處置李複圭,順便問問全麵開戰的話朝廷能不能儘快籌集到足夠的糧餉。
陝西路今春剛剛開始推行青苗法,要是百姓剛從官府借完錢糧沒兩天就又被官府以收稅的名義收回去,官府在民間的信譽就算是完了,蔡大人絕對不會允許出現那種情況。
陝西轉運司的錢財大部分用作青苗本錢,餘下的能支撐多久不好說,總之京城得做好供應前線的心理準備。
蘇景殊聽的膽戰心驚,有種明天睡醒西夏軍隊就會兵臨城下的感覺。
被軍隊接手的州衙人心惶惶,李複圭當了幾十年的官從來都是他管彆人沒人敢對他如此無禮,要求見狄青無果後在書房裡劈裡啪啦一通亂砸,幸好派去看守的是狄大元帥身邊的副將,換成彆人還真扛不住他這通砸。
蘇景殊捏捏耳朵,麵無表情的說道,“雖然他是知州,但是州衙的非正常損耗也得由他負責。”
這半年在轉運司天天和錢糧打交道,他現在看不得任何浪費的行徑。
還有就是,李複圭是不是真有狂躁症啊?
“放心,今天砸多少明天就讓他賠多少。”狄青冷笑一聲,“看看他乾的都是什麼事,出兵的命令是他下的,李信等人打了敗仗回來又把罪名都推到出戰的將領身上,合著全天下就他李複圭清白。”
隸屬於州縣的武將出兵需要文臣下發陣圖,雖然如今可以不用按照陣圖作戰,但是東西得有,那是武將合法出兵的憑證。
李複圭可好,下令出兵的時候把陣圖發下去,麾下武將打了敗仗又把陣圖收回來說沒發過,武將的命都不是命是吧?
拿著陣圖都逃不掉背鍋的下場,沒有陣圖還能得了?
狄青看著查出來的東西就來氣,武將畏戰見死不救該罰,明知不是開戰時機非要率軍出擊也該罰,李複圭可以把罪名一條條列出來然後將他們下獄,但是不能為了遮掩他的無能直接將所有參戰的武將全部下獄處死。
西夏又不是第一次在邊境線上建堡寨,他們大宋也沒少借堡寨把邊境線往前推,幾十年來都是這麼鬥智鬥勇,大不了就是推平堡寨哇呀呀開戰,就沒見過誰打輸了惱羞成怒去殺對麵的老弱婦孺的。
這會兒不滿嘴的仁義道德了?這會兒不死守他們的風骨他們的斯文了?
西夏這幾年內鬥的厲害,上頭的貴族不把士兵當人看,已經有不少黨項人偷偷歸順大宋,這時候拿老弱婦孺開刀他們還怎麼用懷柔之策歸化黨項部落?
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為上上策,書都讀到狗肚子裡去了。
辛辛苦苦乾了好幾年,一朝所有努力全白費,他沒直接砍了李複圭都是這兩年修身養性成效卓然。
有這麼打仗的嗎?啊?有這麼打仗的
嗎?
狄大元帥正罵著,副將孫威腳步匆匆過來,“元帥,又出事了。”
他們趕到慶州之前李複圭又派人去偷襲西夏的堡寨,上次西夏堡寨防備不及時讓他屠了好幾座寨子,這次梁乙埋提前設了伏兵守株待兔,金湯城剛傳來消息,李複圭派去的兩千士兵大敗而歸。
狄青:???
“他屠一次不夠還想屠第二次?”
蘇景殊也聽傻了,見過黑心的,沒見過心這麼黑的,他隻能看到對麵的老弱婦孺看不到對麵的兵嗎?
狄青深吸一口氣冷靜下來,立刻下令讓環慶、鄜延、秦鳳、涇原各路的都監、都總管、巡檢、鈐轄等軍官到慶州來商討如何應對即將到來的戰事。
李複圭比他想的還要愚蠢,事情徹底沒有回轉的餘地了。
“從慶州到京城八百裡加急也要兩天兩夜,再給官家留一天商量的時間,咱們至少要五天才能收到官家的回複。”
梁乙埋號稱十萬大軍,時間不等人,等到官家回複再開始防備黃花菜都涼了。
狄青留下三百士兵看守州衙便直奔城外軍營,太多士兵在城裡來來往往容易讓百姓人心惶惶,還是讓他們繼續猜測州衙哪個官犯了什麼事兒吧。
蘇景殊也沒閒著,到軍營後就開始算沿邊各路的糧餉能撐多久。
當過元帥的都知道轉運司給的數據不能信,轉運司說能供應半年,實際上可能是七個月也可能是五個月,全看負責計算的官員謹慎還是怠慢。
轉運司報上來的數據不能全信,還得再算一遍才能心裡有數。
蘇景殊:打仗的時候連自家人都不能全信,不愧是大宋。
好在西夏平時就經常擾邊,西北各州防備的緊,小打小鬨西夏討不到好處,大打大鬨同樣也討不到好處。
邊軍將士應付西夏的小打小鬨問題不大,但是隔三差五就有馬匪過來騷擾也夠煩人的。
所有人都知道那些馬匪換張皮就是西夏兵,可隻要他們不穿軍裝就沒法以此為由向西夏發難。
騎兵來去如風,打也打不著追也追不上,惹得西北各州的將士都憋著火氣,有馬的都鉚足了勁兒練習騎射要把那些討人厭的馬匪抓起來塞進俘虜營。
人送去勞改,馬留下充軍。
他們大宋不缺錢就缺馬,西夏不賣還不許他們搶嗎?
他們又沒衝進西夏境內劫掠,隻有反擊了幾波馬匪而已,世上再沒有比他們更懂禮數的軍隊了好吧。
因為黨項人葫蘆娃救爺爺式的騷擾,西北各州的上等戰馬數量都出現了緩慢但穩定的增長。
對麵的確不長記性,但是家底兒也是真厚實。
不行,得想法子把西夏那邊的馬場搶回來幾個,不然他們吃飯都感覺是浪費糧食。
西北各軍近來越發急躁,雖然朝中沒有任何打仗的命令,但是他們私底下已經商量出八百種搶劫、啊不、打仗策略。
軍中在期待打仗,往常最不願意打仗的經
略司也一直在籌備戰事開支,所以就算立刻開戰也不擔心衙門會亂套。
打仗意味著忙的腳不沾地,以前朝廷畏戰,就算將士們打了勝仗朝廷那邊也沒有打勝仗的氣勢,邊軍沒有賞賜,反而打了敗仗的黨項人能強橫的從他們這兒要走錢糧,次數多了不光將士們有意見,負責統計軍需開支的經略司更有意見。
好在當今聖上繼位後不再打了勝仗還賠錢,他們甚至可以從西夏那邊薅東西過來。
卑微.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