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
彆說狄元帥焦慮,蘇機宜也是羨慕嫉妒成天眼紅。
同樣是機宜,小王同學你為什麼這麼秀?
沒關係,小王有精通佛法的高僧,他小小蘇有即將被尊稱為仙的親哥。
——哥,求幫忙!
之前蘇景殊和蘇軾兄弟倆通信不多,大部分時候都是靠京城家裡的中轉站了解對方的情況。
登州離京兆府將近三千裡,驛站速度慢,路上再耽擱耽擱,一來一回小半年都過去了。
現在不一樣,小小蘇大人麵前有蘿卜吊著,恨不得天天寫信催他哥寫詩作賦,平時有什麼作品也彆忘了給他寄一份,他要拿來做宣傳工作。
彆拿文化人不當回事兒,黨項和契丹部落裡自詡文化人的不在少數。
他哥出馬一個頂十個,要信得過他哥的文采,也要信得過他的宣傳手段。
說一千道一萬,他還是想不明白王韶和智緣大師到底怎麼讓結吳叱臘答應對大宋俯首稱臣的。
俞龍珂被勸降他能理解,好虎難敵群狼,再強大的部落也怕周邊勢力聯合起來圍攻。
青唐吐蕃和黨項、回鶻的關係都非常不好,或者說,相鄰的政權之中就沒有關係好的。
西夏野心勃勃,回鶻那邊和黨項打了幾十年丟了瓜、沙、肅三個州,河西走廊從此被黨項人掌控。
幾代黨項君主都想“西掠吐蕃健馬,北收回鶻精兵,然後長驅南牧”,回鶻那邊打勝了,吐蕃這邊卻一直是勝少敗多。
雖然青唐吐蕃內鬥嚴重,但是唃廝囉掌權的時候青唐吐蕃的確足夠強大,就憑他擋住黨項的屢次入侵也稱得上是一代明主。
青唐城周邊那些堡寨全是唃廝囉掌權後建起來的,防備的就是北邊的黨項人。
俞龍珂輕易被勸降也有黨項的功勞,他的族地在古渭寨,古渭寨的吐蕃部落和黨項人勢同水火,在王韶過去找人談心之前兩邊剛打過仗。
黨項人在西北稱霸了幾十年,死個皇帝不至於讓他們立刻衰落,打大宋和遼國不夠看,打吐蕃的部落卻沒多少壓力。
俞龍珂的勢力在吐蕃這邊沒人敢惹,可對上黨項的精兵隻有挨打的份兒,比起被周邊的吐蕃部落或者黨項部落當成肥牛宰,給大宋當小弟竟然還算是個不錯的選擇。
為了不讓地盤落入黨項人手裡,他寧願舉族投降宋朝讓宋人替他和黨項人乾仗。
話糙理不糙,雖然俞龍珂歸順大宋的理由說的冠冕堂皇,但是真實目的大概率就是借大宋的勢頭來對抗西夏。
俞龍珂要大腿,大宋要小弟,雙方一拍即合,招撫工作就這麼順理成章的完成了。
可結吳叱臘已經扶持出傀儡要和青唐吐蕃名義上的讚普董氈分庭抗禮,說服這樣一個大和尚臣服大宋的難度堪比說服西夏皇室對大宋俯首稱臣。
——大師,考慮開班教學嗎?
智緣大師
沒空開班教學,因為他還要繼續和已經臣服以及尚未臣服的吐蕃部落講佛法。
蘇景殊沒空去秦鳳路看大師講經,他也對佛法沒興趣,好在他上輩子學來的“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大法也很好用,在效果上甚至比王韶那邊更好。
隻要按捺住他那顆無處安放的好奇心,焦慮就隻會追著他們家元帥追不上他。
狄青:……
算了,他走。
待這兒生氣。
蘇景殊起身送客,“元帥這就走啊?家裡廚子研究出了新菜式,不留下來吃頓飯?”
狄元帥冷酷無情,“沒事,我能直接把廚子帶走。”
蘇景殊:……
蘇景殊小小聲,“待會兒做好給您送去,不麻煩元帥了。”
前幾天遠在福建的同窗給他寄了點土特產,家裡的廚子是正宗軍中大鍋飯的手藝,他實在不放心把千裡迢迢寄過來的特產交給家裡的大廚,於是忙裡偷閒自己找材料燉了鍋湯。
家裡全是吃貨,除了親爹是真的十指不沾陽春水,其他都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小菜能自己做大菜能指揮,雖然比不上正經大廚但是味道也還算可以。
以前在京城廚娘手藝好沒有他們的用武之地,到西北後想吃點講究的要麼出去下館子要麼親自動手。
教也能教,就是太慢。
沒辦法,總不能天天去隔壁元帥府蹭飯。
西北普遍過的不講究,據他觀察,樂平公主在京兆府都比在京城過的糙。
連公主殿下都能自覺融入西北的粗獷,他這才哪兒到哪兒。
下廚而已,問題不大。
狄青很清楚蘇家人對美食的執著,也知道最近有人給蘇景殊寄了土特產,也不麻煩特意給他送上門,他可以離開時帶上,“這次是什麼好東西?”
蘇景殊老老實實回答,“建州的雷筍,還有我二哥從登州寄過來的海產,兩地都離的遠,撿走壞掉的正好燉了兩鍋。”
兩邊的特產都是好東西,在當地吃能鮮掉舌頭,長途跋涉寄到西北口後感比不過在當地吃,但是做好了也能嘗個鮮。
哦,不對,是改善夥食。
如果寄來的特產都好好的,他們連著吃三天也吃不完,不過想想現在的運輸條件,能挑出來那麼多能下鍋的已經算運氣好。
要是盛夏的時候寄特產,唔,大熱天的不適合寄特產。
天氣越來越熱,等冬天到了他再回禮。
蘇大廚去廚房將大點的那口鍋端給狄元帥,順便說他接下來倆月可能還要在轉運司忙,經略司的軍務就繼續麻煩元帥了。
狄青:……
就知道每一口湯都不是白喝的。
狄元帥深吸一口氣,看在美食的麵子上,原諒他。
蘇大廚親自燉的排骨春筍海鮮湯味道很不錯,他家和隔壁白五爺這家上上下下都讚不絕口,狄元帥全家也都給了好評。
有三五不時的賄賂
在(),??げ譎??絙?繢???豔絶鑎???
??????()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實在是最近太忙了,連任勞任怨的小姚同學都受不了找借口跑他爹姚將軍那兒避難了,可見活兒多到什麼程度。
姚古乾不來轉運司的活兒可以臨陣脫逃他不行,他敢臨陣脫逃馮京就能立刻把他之前想要實施的農業扶貧補助全廢掉。
就這麼殘忍,一點後路都不給他留。
確定了,官家派馮大人到西北不光因為他會賺錢,還因為他能狠下心壓榨下屬。
蘇機宜將原本屬於他的軍務全部推給狄大元帥,馬上就是五月,他吩咐農人將最新一批的棉花種下後就去忙青苗貸換成扶貧補助的事情。
朝廷重視西北,官家也時刻盯著西北的情況,軍務政務送去京城能迅速得到回複,次次都是加急,驛站的車馬比戰時還要忙碌。
馮京是個能不乾活就不乾活的轉運使,隻要把手頭的活兒都分給能乾活的下屬,他就是個優秀的一方主官。
乾活沒意思,監督下屬乾活才有意思。
轉運司的官員們:……
要不是頂頭上司惹不起,他們非得群起而造反不可。
人不能,至少不應該。
世上怎會有如此離譜之人?
偏偏馮大人對工作量掐的特彆準,連乾活速度都估的大差不差,不會讓底下人太累,也不會讓他們太輕鬆,就保持在累不死的狀態卷生卷死。
蘇機宜和轉運司上下含淚乾活,一邊乾一邊罵頂頭上司喪心病狂。
光明正大的罵。
反正馮大人聽見也不會把他們趕回家。
集體忙碌和一個人忙碌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簡單來說就是比一個人忙好受很多,每天晚上看著處理完的公務賬目都有種自豪感。
青苗貸是貸款,扶貧補助是發錢,隻要各級官員不中飽私囊,這個活兒比推行青苗更省心。
奈何指望官員全部清正廉潔根本不可能,有京兆府新成立的六扇門派出探子深入民間打探情報也不行。
財帛動人心,白花花的銀子在麵前擺著,把持不住想動歪心思的人太多,隻能儘量用殺雞儆猴的法子讓他們不敢動小心思。
貪的多的拉出來砍了,其他隻要藏的夠嚴實衙門隻能睜隻眼閉隻眼當看不見。
畢竟轉運司衙門也不是全都乾淨。
看看今年推行下去是什麼情況,如果民間反饋不錯,其他和陝西情況類似的地方也能這麼乾。
馮京本來對小年輕的扶貧計劃不抱希望,他年紀大閱曆深,很清楚人性是什麼樣。
不是所有的官員都能一心為民,隻要一百個官員裡有一個心存惡念,政策推行到民間都會變樣。
朝廷年年花錢賑災,真正用到賑災上的銀錢有十分之一都是經手的官員心懷天下不忍百姓忍饑挨餓家破人亡。
用扶貧來取代青苗錢,最後大概率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不對,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
() 回。
蘇景殊不這麼想,他覺得隻要一百個官員裡有一半能踏踏實實將政策推行下去就能保證絕大部分的百姓獲益,剩下那一半不老實的可以重刑威懾,實在威懾不了的就拉出來以儆效尤,這樣即便最後官員裡依舊有少數不安分的人也沒法再對政策造成太大影響。
世上沒有儘善儘美的事情,馮大人把要求放低一點就會發現其實西北的情況也還行。
西北基層很大一部分官員都是性子直不善交際被打發到這裡來的,隻要能狠下心鏟除擋在路上的地頭蛇,其他就都不是問題。
自信點,往好處想,什麼都往最壞的情況想壓力太大,他們又不是打仗,實在不行就從頭再來,反正後麵有官家給他們撐腰。
馮京:……
蘇大人,官家知道你是這麼想的嗎?
年輕就是好啊。
……
天氣回暖,在青唐城修整了一整個冬天的商隊整裝待發。
隻要他們動作足夠快,今年冬天之前還能再回到青唐城。
莫賀達乾往常出門一趟要在老家休息兩三年,這次不行,中原那邊有大生意等著,隻要開局表現的好,接下來不管是絲綢還是茶葉都能談。
鐵器就不強求了,漢商能給多少他們要多少。
不給也沒關係,反正隻靠絲綢茶葉這些大宗貨物就足夠賺的盆滿缽滿。
來自漢地的商隊在青唐城待了一冬也都收拾好準備離開。
他們不會走太遠,接下來要麼去吐蕃控製下的其他城池要麼回漢地。
以前還會去西夏境內轉一圈,現在西夏境內太危險,賺錢重要命更重要,不能明知山有虎還非要向虎山行。
劉安在開春時和大部分一起離開青唐城,之後在羌人中最強盛的曆精城、宗哥城等城池轉了一圈,直到盛夏才帶著滿滿當當的貨物返回秦州。
被派出去的商隊在吐蕃各城不著痕跡的宣揚大宋的招撫政策,再加上大宋沿邊各州都鉚足了勁兒進行招撫,那些原本持觀望態度的大小部落越來越心動,最後有將近一半都化心動為行動就近找大宋官府表示臣服。
可喜可賀,各衙門官員這麼多天的努力沒有白費。
結吳叱臘在王韶和智緣大師的連番勸導下放棄了吞並諸羌的想法還率領部眾歸降大宋,之後王韶率兵在俞龍珂所在的古渭寨駐軍,將原本屬於俞龍珂的地盤全部掌握在手裡。
在王韶的申請下,古渭寨升為通遠軍,知軍由他本人擔任。
知軍雖然不像知府知州那麼重要,好歹也算是一方主官,都當上知軍了離當知州還遠嗎?
官家想提拔王韶的心思很明顯,奈何王機宜資曆太淺,考中進士後隻任過一任主簿便到西北遊曆,但看資曆的話甚至還不如隔壁從來任職從來沒任滿過的蘇機宜。
如果他資曆足夠,官家不會再派王珪來秦鳳路當擺設,直接讓他擔任秦州知州就行。
府州軍監都是路的下一級行政區,但是細
分下來也有不同。
一般來說,曾為都城或者天子藩屬的州會升格為府,比如京兆府、應天府,有鹽井、礦產的地方會設立監來管理,而軍則屬於重點戰略區域,人口、農業、商業等各個方麵都比不上正常的州,主要承擔的就是軍事功能。
大部分的“軍”中都是兵丁比百姓多,轄下有一兩個縣,縣裡人口稀少到連中原地區的一個鎮子都不如。
不過人數再少也是州一級的行政區,就算地位遠不如知州也是正兒八經的一方主官。
讓王韶當知州阻力太大,但是他招撫番邦的功勞是實打實的,讓他當個知軍完全沒問題。
當然,不排除古渭寨戶數太少朝中文臣連反對的心思都生不出來的可能。
西北絕大部分堡寨都建在群山環繞的穀地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