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年輕有乾勁的機關乾部,紛紛報名擔任“第一書記”,以求建功立業。
有施展才能的一方舞台,有提拔晉升的政策保障,有合理合法的額外經濟收入,何樂而不為?
很多退出一線職務但尚未辦理退休手續的老同誌,也都加入包村駐村大軍,煥發職業生涯“第二春”。
本來,他們很多人都是不甘心的,50多歲,正是經驗和身體達到頂峰的時候。但因為乾部梯隊建設的政策不得不退休,年紀輕輕就過上了“提籠遛鳥”的退休生活。不僅對他們個人事業是一種“毀滅性”打擊,對於黨和政府的工作也是一種人才浪費。
“第一書記”製度,無疑解決了這個問題,給這些老領導、老乾部新的崗位和機會。
一個村子雖然不大,村書記的地位也不高,但卻是一級組織,是妥妥的一把手。
而且起點很低,隻要用心乾,用力為,很容易出成績。
人都有做一番事業以獲得外界好評的欲望。
很多老乾部毫無保留,把自己的經驗、資源、能力撲到農村建設上,做出了突出顯著成績。
獲得了比原本工作崗位更大的成就感,給他們的職業生涯,劃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
還有無數大學生紛紛心甘情願成為田間地頭的村乾部。
在過去,村乾部給外界的印象是“傻大粗”。
可現在,年輕的村官卻成了新的潮流。
有好事者驚呼,這是改革開放後的新“上山下鄉”。
但這次,卻是有誌青年爭先報名,誌願建功立業。
在鄉村中揮灑自己的青春,積累政治資源,無疑對他們的仕途之路有很大的幫助,也是人生好的開端。
村乾部拿上了工資,可以全心全意把心思放在村黨務事務上,管理服務水平上了一個大台階。
農村黨員發展得快了,農村青年的入黨積極性高了,有的壓根就不出去打工了,而是在服務家鄉中尋找機會,當鄉村能人、致富帶頭人。
農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一個個惠民項目落地,三通一平是最基本的,還有道路硬化、村容整治、家電下鄉..........
還有孤寡老人、病重老人,有相關的政策、額外的補貼,讓他們更加充分感受到社會的關愛和公平正義。
在相關製度保障、資金保障以及上下乾部齊心協力努力下,西州市的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取得了“開門紅”,成績卓著,美名遠播。
梁江濤最會造勢,邀請人民日報、新華社、求是雜誌社、光明日報、中央電視台、漢西日報、漢西電視台等一係列中Y媒體和地方主流媒體來西州采訪報道,形成一波波新聞報道“轟炸”,進一步形成了龐大的輿論宣傳聲勢。
一時間,各地各單位紛紛到西州考察學習。
不隻是漢西省,好多外省地市以及央企、國企、事業單位都來了。
至少都是黨委副書記帶隊,還有的由黨委一把手帶隊的,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