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君不君,臣不臣,天下大亂(1 / 1)

戚繼光封爵不是小事,楊博在奉天殿上反對,和張居正的論戰,本來應該隻是個開始,戚繼光沒了全楚會館的腰牌,晉黨不把這個眼中釘肉中刺、多餘無用之物,找各種理由彈劾倒了,誓不罷休。

但是晉黨現在是自顧不暇,虎峪口被北虜輕易的捅破了,大明廷議,由兵科給事中李樂帶著一行人,前往宣府大同巡檢邊方,而現在晉黨隻能疲於防守了。

有的時候,最好的防守就是進攻,黨爭也不一定要陰謀詭計手段儘出,有的時候等對手犯錯,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CoM

而大明小皇帝對這次的巡檢,並不是很看好。

張居正思慮了片刻才說道:“臣以為能把非族黨出身的給事中,派到宣府大同,已經是收獲了,若是能查出些什麼,是意外之喜,若是能夠深入了解一些,那便是喜上加喜了。”

朱翊鈞聞言,聽明白了張居正的話,張居正不期許李樂能真的查出什麼,能把非族黨出身的李樂派往大同、宣府二鎮這本身就是一種勝利,若是再有些收獲,那就是意外之喜,喜上加喜。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元輔先生之前說過,事必期於有終,曰毅。”朱翊鈞看著張居正滿是笑容的說道。

做事情必須有個結果才是毅,顯然張居正說能把人派出去就是勝利的說法,不符合張居正教授的學問,事必期於有終。

“臣慚愧。”張居正從來沒有想到有一天,會被陛下拿著自己的話堵的啞口無言,隻能說一句慚愧。

“不,朕以為元輔先生已經做的極好極好了,日拱一卒,今日派了禦史,明日就能查出什麼,後日就可以再深入了解,路一步一步走,飯一口一口吃,就像種地一樣,今日打秧,明日就想收獲,那是虛偽。”

“腳踏實地踐履之實,方為本務。”

“君子務本。”朱翊鈞卻非常肯定的否定了張居正的自我否定。

這些同樣是張居正教授的道理,君子務本,踐履之實,這實際情況就是本,實際情況是宣府大同,早就成了晉黨的後花園,能派出禦史已經是大成功了,再多就不切實際了。

張居正發覺小皇帝是真的把書讀進去了,因為陛下已經能把話顛過來、倒過去的說,還占了道理去。

常有理,是讀書人的一種自我修養。

就是經常性的有道理,無論發生了什麼都是他有理,就是常有理。

而陛下已經具備了這種基本的自我修養。

講筵再次開始了,朱翊鈞發現了一件有趣的事兒,張居正教書,並不是生搬硬套,更不按著篇幅去講,而是朝中發生了什麼事兒,他講什麼,用事實去說話。

因事而製禮,當事而立法。

張居正端著手,正色說道:“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禮樂征伐:人君禦天下之大柄。希:少有。陪臣:家臣、大臣。國命:國之命令。”

“夫子說:天下有道之時,一切禮樂征伐都由天子決定;”

“天下無道,禮樂征伐由諸侯決定。若是諸侯決定,大概最多十世,很少有不垮台的;讓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家臣、大臣來掌握國家的命令,經過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

朱翊鈞沉默了良久,大明的國之命令,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完全掌控在大臣手中的?

從萬曆十五年,萬曆皇帝開始擺爛,如果不算中間登基僅僅一個月就駕崩泰昌帝,那萬曆、天啟、崇禎正好三代,大明就亡了。

“可曾有過先例?”朱翊鈞眉頭緊蹙的問道。

張居正點頭說道:“春秋時候,周天子微,諸侯力政,而後有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五伯迭興,總其盟會。”

“伯,讀霸,意思為方伯,就是諸侯之長,會盟天下,也稱春秋五霸。”

“還沒有十代,春秋就結束了,進入了戰國。”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

朱翊鈞聽明白了,伯、霸其實是一個意思,就是方伯,就是諸侯之長,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十代不到天下秩序就完蛋了。

張居正看陛下認真做好了筆記,繼續說道:“晉文公去世後,晉國就進入了六卿專政,範氏、中行氏、趙氏、韓氏、魏氏、智氏,彼此征伐十餘年。”

“範氏和中行氏被滅,晉國進入了四卿亂政,隻維持了三十多年,韓趙魏滅智氏,晉國被韓趙魏三家所分,也就-->>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