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匹夫可為百世師(1 / 1)

不是吧君子也防匠作四十五、匹夫可為百世師江州,至聖先師廟,人頭攢攢的廣場上。

矗立至聖先師泥塑雕像的高台,與紅漆雙扉大門之間擁擠的士子人群,宛若潮水一般,自發的從中間分流出一條道路來。

道路兩側黑壓壓的人群轉頭,看著那道頭不回走向紅漆雙扉大門的狐白裘身影。

“歐陽長史。”

寂靜的廣場上,此前第一個提問的圓臉青年突然呼喊一聲。

頂著無數道目光,同時忽略臉色鐵青、挫敗的越子昂投來的看叛徒一樣的憤慨眼神,他鼓起勇氣大聲問道:

“您覺得,我們現在該怎麼做?”

用了敬詞。

歐陽戎的腳步頓了頓,回過頭來,迎著年輕士子們一道道或期待、或迷茫、或激動的視線。

謝令薑、燕六郎也跟隨著停步,二人離歐陽戎最近,側目看去,發現身前的狐白裘青年臉色複雜猶豫,微微張嘴。

似有萬語千言想和這些熱血年輕的士子講。

最後,謝令薑等人隻看見他閉上嘴巴,抿了抿嘴,旋即失笑般吐出八字:

“好好學習,日日向上。”

眾人反應或詫異或沉默或若有所思的咀嚼。

歐陽戎一行人離開了至聖先師廟。

至聖先師廟隔壁距離不遠處的一座高樓的頂層窗扉後麵。

某個一襲緋紅宮裝、妝靨點唇的冷色婦人緩緩收回目光。

早早便趕到此地、冷眼旁聽許久的她,此時眼中閃過一絲猶豫。

妙真轉頭,招了招手。

侍立兩側的宮女重新遞上小冊子與朱筆。

妙真在冊子上,記了幾筆,輕哼一聲,宮裝裙擺曳地,離開高樓……

“小姐,彆看了,人都和謝姑娘走了。”

聖廟對麵,一條栽滿初發柳枝的柳樹的小巷子中,悄悄許久的一輛馬車內傳出少女的清脆嗓音。

馬車側麵窗口,被掀起一角的車簾,忽然重新落下,回到原位。

旋即傳出另一道滿不在意語氣的冷淡清嗓:

“鬼看他了,隻是無聊發呆而已,彩綬,再瞎說,撕你嘴?”

馬車內,彩綬好奇的看了看自家小姐十分不耐煩的俏臉表情。

雖然眼下,離裹兒身為潯陽王幼女,貴為宗室公主,可是一直陪伴長大的包子臉小侍女依舊習慣性的呼喊小姐,和在龍城時一樣。

“那小姐怎麼半路突然讓車夫停泊,等這麼久,不是看歐陽公子是什麼嗎,總不會是停在路邊專門發呆吧,小姐路上發呆不行嗎。”

彩綬小臉疑惑問,又接著歎息:

“哎,本來說好要去匡廬山參加西廬雅集的,要遲到了,中午之前肯定趕不到了。”

離裹兒表情不變,聲音大了些:

“本公主是聽說有熱鬨可看,以為越子昂能讓歐陽良翰吃癟,才過來的,結果這越子昂不中用,言辭拚不過歐陽良翰,隨機應變能力也遠不如他,自然覺得無聊。

“所以無聊發呆不行嗎,你個尖牙利齒的小丫鬟,竟然管起主子來了,想討打?”

“唔,奴婢不敢。”

彩綬縮頭,吐了吐舌頭,她想了想,忍不住小聲問:

“原來小姐之前這麼看重那位越公子,哪怕歐陽公子是龍城熟人,也站在他那邊。”

離裹兒彆過臉去,安靜了會兒,撇嘴:“不然呢,學你,哪個俊就支持哪個?”

彩綬吐了吐舌頭,又悄悄問:

“小姐,歐陽公子前段日子是不是不小心得罪過伱啊?想看他笑話。”

“沒有。”離裹兒矢口否認,頓了頓,又說一句:“隻是討厭俊的,不行嗎?”

“好吧,小姐真乃奇女子,不以貌取人,哪天指不定能成佳話……”

彩綬有些詫異的誇讚,誇到一半,旁邊的離裹兒補上一句:

“醜也厭。”

“……”

不多時,小腦袋被燒宕機的包子臉小侍女離開馬車,去吩咐馬夫改道。

柳樹下的馬車緩緩啟動,離開巷子。

安靜車廂內,離裹兒低頭抱貓,背對緩緩遠去的至聖先師廟與士子人群,玉手輕拂銜蝶奴的頸毛,咀嚼某句頗為古怪昂揚的祝語:

“好好學習……日日向上嗎……歐陽良翰,你這是要‘上’到哪裡呀。”

咬唇發呆,不知在想什麼,少頃她忽模仿那位隻見過畫像的曾祖父道: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

上午旁觀至聖先師廟這場熱鬨的人數,遠不止妙真與離裹兒二女。

還包括王冷然特意派來、想看歐陽戎笑話的尖臉管家。

甚至這位溫暖貼心的王刺史還提前抽調了一批官兵,令其候在隔壁街的巷子裡。

悉心等待著想象中,膽大包天、孤身赴會的某人被憤怒士子一言不合、群而毆之的畫麵,準備收拾他那狼狽落魄的場麵。

再激烈點也沒事,最好再來一場柳州慘案,嗯,不過流血的一方換成江州長史,這才有意思。

然而尖臉管家匆匆跑回,帶來的新消息,卻讓期待了一上午的王冷然心中咯噔一聲,不僅僅是盤算落空,他在大堂內踱步皺眉徘徊片刻。

政治嗅覺和狗一樣靈敏的王冷然,有些暗道不妙起來,臉色不禁焦急起來。

往後幾天。

江州士林的回響,比王冷然想象的還要大些。

讓他一顆心,又是拔涼又是嫉妒。

有參會士子們的口口相傳,有有心之人整理成冊,也有士人友人間的書信相告。

江州長史歐陽良翰與江州州學士子們在至聖先師廟的公開對答,在潯陽城內廣泛傳播。

隨後是整個江州士林,然後擴散到周圍數州,再是江南道士林,最後又由南到北的傳播……

或許是歐陽良翰本身自帶正人君子的頂流名聲,稍有奇特舉措就是眾人話題,更何況還是踩中了眼下的第一熱點。

也可能是各地州府在此次年輕士子非議中樞與造像的浪潮之中縮頭太久,憋著氣,於公於私的都想借助江州事例,平息撫順境內士林的喧囂,於是有意無意的推波助瀾,助力江州長史歐陽良翰的對答言論傳播……

僅僅一月不到,此事傳遍了天下士林,引起士人們熱烈廣泛的討論。

相應的記錄歐陽戎與江州士子們在聖廟對答的手抄稿,在南北文壇廣泛傳看。

有人支持,有人反對。

有數州的刺史、都督公開發言,站台歐陽良翰,不下十次的引用“好好學習、日日向上”之言。

還有一些地方官員有樣學樣,也效仿江州聖廟事例,在聖賢廟內與憤青士子們對答搏名……

不一而足。

當然,也有不少士人與越子昂秉持同樣態度,出聲猛烈抨擊歐陽良翰。

然而士林發生的這些激烈爭論,卻愈發將此次江州聖廟對答之事,傳播的更遠更久,成為了初春時節,天下輿論的風頭浪尖。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