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聲知道想要打破這裡人們固有的思想很難,就像曆史上的大人物想要革新總是會遇到重重阻礙。
肅昌這裡窮鄉僻壤,地方雖然大但百姓們還算淳樸,而且他現在深得百姓們的信任,由他來主導進行一部分的革新和改變要相對好做一些。
“各位員外,你們都是咱們肅昌府城有頭有臉的人物,也應該都知道,即便不為了科舉,能夠讀書對於一個人未來的發展示有多麼的重要。本官聽說有些家中還給女兒和哥兒專門請西席先生回來教授學問,讓他們讀書識字。”
“而這蒙學班,就是來教授學童們讀書的,雖說有男女七歲不同席的說法,但孩子們年紀小,也可以放到一起讀書。如果介意,也可以分開進行教學。當然,此舉的目的主要還是為了讓咱們肅昌的孩童都能夠讀書識字,為他們參加科舉奠定基礎。”
“至於這教書的夫子,本官打算請慈溪先生出山,由他來擔任教書先生,另外聘請他作為肅昌書院的名譽院長。”
話說到這裡,這幾個人心裡多少也明白了不少,聽宋大人這意思,是鐵定要辦這蒙學班了。
聽到他說會請慈溪先生出山,他們紛紛驚訝不已。
要知道慈溪先生已經歸隱山林多年,他可是一代大儒,還曾經聞名江南。後來不知發生了何事,慈溪先生便回了祖籍老家肅昌歸隱了。
慈溪先生就在古稼山隱居,在他剛回去頭幾年,還有不少學子慕名而來想要拜師,都被拒絕了。本來他是在山腳下住的,後來因為總是被人打擾,乾脆住進了山林裡。
慈溪先生無兒無女,隻有一個老夫人陪在他身邊。在山林裡住久了,慢慢與外界的來往就少了。又過了幾年,逐漸被人們淡忘了。
可如今再次提起,天下人依舊知道他的盛名,這就是一代大儒的影響力。
宋聲之前也不知道肅昌這般貧瘠偏僻的地方竟然會有這麼一個隱居的大儒,還是他有了想要重開書院和蒙學班的想法之後才得知的。
他想要找一位有名望的大儒來擔任院長,有些發愁該找誰,甚至動了去彆的州府挖人的心思。
就在這時,年長一些的崔海提醒了他,說是東邊的古稼山上隱居著一位大儒,曾經很多人排隊請他下山都被拒絕了,如今已經多年不問世事了。
崔海感歎著:“要是他願意下山擔任院長就好了,大人便不用再為此事發愁了。隻是可惜啊,曾經那麼有名的人,聽說他還教過不少弟子呢,說放棄就放棄,也是個有魄力的人。”
宋聲問道:“你說的這個大儒叫什麼名字?”
“本名叫什麼我也不太清楚,不過他有一個很響亮的名號,叫慈溪先生。”
宋聲把他的話放在了心上,專門讓人去打聽了一下。這不打聽不要緊,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個慈溪先生曾經在江南杏壇之中聞名一時,江南的教育一直都比北方的出色,能在江南占有一席之地,說明這個慈溪先生的確是個很厲害的大儒。
宋聲綜合考慮了一下(),覺得如果能把慈溪先生請來教書◣()『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他這次的改革應該能成功一半。
隻是人家已經隱居這麼久了,那麼多人想去拜他為師他都拒絕了,說明這是一個很難請動的人。宋聲想要把人請出來,就得好好想辦法。
正因如此,在座的幾個員外爺雖然驚訝於宋聲想請的人是慈溪先生,但驚訝過後更多的是質疑。
這麼多年過去了,真的能把人請出來嗎?要知道當初那麼多學子前赴後繼的去拜訪他,都被拒之門外了,他們這宋大人真的能行?
不是他們看不起宋聲,宋聲雖然年輕,資曆尚淺,但自從他來到肅昌之後,所作所為大家夥都看在眼裡。他們幾個雖是城裡的富戶,但比著其他州府的員外來說那是差遠了。
他們府城能一步步發展到今天,不說那些虛的,最起碼有八成以上全都仰賴於這位年輕的知府大人。
可現在不是全靠這位宋大人就能行的,這個慈溪先生他們早有耳聞,實在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想要請他出山擔任院長,在他們眼中成功的幾率幾乎為零。
其中一個人猶猶豫豫的開口道:“大人,不是我們不想幫您,您想開免費的蒙學班,底下那麼多個縣,都要仰賴您這邊,要投入的錢必定是不少的。我們幾個心裡也沒底,如果您真的能請來慈溪先生擔任院長,再請來有學問的先生當教書夫子,我們幾個肯定支持您把蒙學班開起來。”
他這麼一說,其他幾個趕緊附和,說白了他們還是想要看到宋聲的一些實實在在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