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七日,楚國淮北,一座光禿禿的小丘陵上,各類將帥旗幟立於此處,仿佛一夜之間長出了無數株樹。
其中最高大的樹木,毫無疑問,是那麵寫著”項“字的上柱國大旗,旗幟後還亮出了潛藏多日的主帥大纛,好讓所有與秦軍激戰的楚國將士都能看到,他們的主將,在此!
項燕將這座小丘陵當成了指揮所,四周滿是蓄勢待發的預備隊,一半是短兵親衛,一半是車騎部隊。
項燕年歲五十有餘,卻越發老當益壯,生活習慣上一直保持著軍人的風姿,仍然腰板筆直,聲如洪鐘,深受楚軍將士愛戴。
他年輕時也曾身先士卒,但年紀漸大,職位漸高,便不喜冒險了,而是改成指揮預備隊,身處可將戰況儘收眼底的高地,視情形將部隊投入最需要的地方,這才是主帥該做的事。
此刻,項燕挺立在風中,目光盯著遠方綿延近十裡的混亂戰場。
可以看到,在這片戰場的東半部,是節節敗退的黑甲秦軍,而西半部,則是不斷向前進逼的赤甲楚軍。
“秦軍敗矣。”
項燕的一個幕僚看著戰況,麵露喜色:“秦將做夢都沒料到,上柱國居然會出現在他身後!”
項燕搖了搖頭:“這支秦軍也不知是李信還是蒙恬所帥,一味冒進,太過輕敵,畢竟是年輕後生啊,在老夫麵前玩弄這等小計謀,還是嫩了些!”
項燕打算用同樣的方式,給這個毛躁的秦國將軍好好上一課!
……
這是一場遭遇戰,當李信利用潰兵開道攻破同樣被叫做“鄢郢”,以紀念南楚故都的钜陽城後,楚國在淮北的第一、第二道防線幾乎土崩瓦解。
至此,李信的自信和傲慢也達到了極點,他認為楚國無人,項燕也被困守項城,於是行軍越發無所顧慮。
在燒了钜陽的楚軍糧草後,李信開始繼續向東北行進,抵達城父,與從睢陽出發的一萬秦軍彙合。
雖然仍有不少人勸他回項城或陳郢,去和蒙恬彙合,但李信卻否定了這些建言,他準備進行一個大膽的計劃:向東南挺進,直逼楚國都城壽春!隻要渡過淮水,壽春將無險可守!
這是當年白起破郢的策略,李信決定複製那個奇跡,用同一種方式,滅亡楚國。
然而,半個多月來一路高歌猛進,橫掃淮北的李信沒有想到,他預想中的項燕和楚軍主力不在項城,而是在一個天色將明未明的清晨,突然出現在自己背後!
連續行軍三日三夜未頓舍的楚軍,像是憋了許久一樣,車騎呼嘯而來,李信安排在後的分卒還沒來得及抵抗就被掃清,等斥候告知他楚軍來襲時,項燕大旗已至數裡之外!
一報還一報,李信前幾天在寢丘打了當地楚軍一個猝不及防,獲得大勝,才過了沒多少天,就被楚人以同樣的方式還擊了。
李信隻來得及下令排成一條長蛇行軍的秦軍重新列陣,並調整方向。然而當楚軍掩殺過來,與秦軍碰撞到一起後,李信便發現,這和他之前擊潰的那些雜牌軍大為不同,沒有在秦軍整齊的陣列麵前亂了手腳,而是勇敢地跟著鼓點衝鋒過來。
此刻此刻,混戰已經持續了半個時辰,雖然楚軍先發製人,占了優勢,但並未勝券在握……
……
從項燕的方向看去,楚軍突擊在最前的五個方陣,各有五六千人,打著五麵赤色如火的軍旗,分彆是昭、景、屈三家族兵,還有江東、彭城之師。
其中,昭、景、屈三家的軍旗已經長久遲遲不前,他們也遇到了秦軍的內史精銳,黑紅兩色的兵卒纏鬥在一起,難解難分。
彭城之師和江東之兵則有些勢不可擋,他們不斷從側翼推進,將秦軍往中央擠壓,一時間,五支楚軍大有將秦軍前陣包圍的架勢……
”不止是三家之兵,東楚與西楚兒郎也不願落下風。“
項燕不由出言稱讚,他手下的軍隊,多達五六萬,是分彆從魯、泗上、江東,還有淮南各楚國大小貴族那征召來的。當十月初戰爭打響時,項燕讓自己的長子樹立自己的帥旗,帶著淮北三萬軍民在項城假裝主力,吸引秦軍注意,他自己則來淮東,就地整編這幾支軍隊。
沒想到,李信也采取了和他類似的策略,帶著一支軍隊在淮北橫衝直撞。項燕也不著急,索性將計就計,先按兵不動,等李信驕縱到極致後,才帶著大軍接近秦軍主力。
這場仗,不同於過去五國伐秦的憋屈仗,在家國淪亡麵前,楚軍的確是打出了血性。
不枉他頂著楚王屢屢斥責的壓力,用土地換時間,放任李信在淮北大肆破壞,卻沒有過早暴露意圖。
兵法雲,善動敵者,形之,敵必從之;予之,敵必取之!
在項燕看來,李信的作戰方式,犯了苛求兵卒的大忌,麵對這個莽撞的對手,他隻需要慢慢引導兵勢,以利動之,以卒待之即可。
果不其然,最後在項燕的故意引導,李信心中名為驕傲的猛虎日漸生長,最後吞噬了他的理智和謹慎,這時候,項燕所掌握的“兵勢”,就象讓圓石從極高極陡的山上滾下來一樣,來勢凶猛,無可阻擋!
到這一步,策略也到了儘頭,就隻剩下最後的交戰了。做了那麼多事後,項燕依然沒有百戰百勝的信心,倘若他不能擊敗秦軍,反而為其所敗,那麼,他的這一切謀劃,都將成為笑柄,而李信將因大膽的滅楚之策,成為當世名將。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三日三夜不頓舍後,他們終於在秦軍最鬆懈的時刻,找到了機會。
項燕居高臨下,能夠看得清楚整個戰局,此時此刻,遭到突襲的秦軍黑旗在不斷地敗退,並且已不再是起初的慢慢後退,逐漸變成了大步後退,隻差掉頭逃跑了。這已經不是勇敢和戰術能挽回的劣勢了,楚軍人數比他們多,而且是以逸待勞,占儘了先機。
不得已之下,李信將五千預備隊投入了進來,加入戰局,一時間,楚軍五麵軍旗都齊齊一滯,和秦人的生力軍艱難戰鬥起來。
眼看對麵已經沒有人手可用,項燕露出了笑,他立刻下令道:”傳我將令,丘陵處五千人,儘數前行攻敵,步卒從正麵迎擊,車騎士從側翼進擊。”
這場發生在城父附近的遭遇戰,在項燕擂響戰鼓,讓身邊環繞的數千預備隊,以及五百乘車戰車出動時,便已經宣告結束……
李信打慣了順風仗,麵對這種苦戰卻有些經驗不足,他把預備隊過早得派了上去,這時無兵可派,隻剩下身邊的數百短兵,頓時左右為難。
他很快就不必為難了,有了生力軍的加入,加上項燕的大旗也開始向戰場移動,楚軍士氣大振,以江東、彭城兩軍為首,終於擊穿了秦陣……
鳴金聲頻頻響起,李信最後還是選擇了撤退,他扔下被楚軍困住的幾個都尉,帶著能救出來的萬餘徐徐向後撤退。
戰場上屍體橫陳,血流成河,滿身是血的昭、景、屈三家將領來向項燕稟報傷亡,並請命道:“願率軍追擊秦軍!”
項燕捋了捋胡須,沒有立刻作答。
因為楚軍是從秦軍背後發動的攻擊,所以西、南都被楚人遮蔽,往東邊走會深入楚境,不能去,所以唯一能撤退的,就是北方,李信恐怕會一路敗退,往雎陽撤去。
於是他下令道:”不必追,吾等還有更緊要的事要做。“
眼下的四萬秦軍是被擊潰了,可項城那邊,還有五萬秦人在圍困著自己的長子呢。
不過,在項燕眼中,這其實是秦軍都被拖住了,進退不得。
他的目的,可不止是將秦軍趕出楚國,更要儘可能殺傷!項燕誠摯此期望,每多消滅一個秦國都尉,或許就能讓下次秦國伐楚延後一個月!
再說了,他對這次戰爭的最終目標,是收複陳、蔡。
項燕轉過身,看向了淮陽方向。
”昌平君,楚國虛令尹之位以待,你也是時候做出抉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