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重生(1 / 1)

秦吏 七月新番 2354 字 1個月前

“我做這一切,並不是為了什麼令尹之位。”

陳郢城內,當得知李信在淮北兵敗的消息後,昌平君仿佛是自言自語,又像是在對自己的親信陳塔在解釋著什麼,但僅此一句,而後,便久久沒有說話。

他依舊站在巍峨的陳郢楚國行宮舊址上,從這裡看去,宮牆之外,是幾個正在玩鬨的本地孩童,正騎著竹馬在牆外追來跑去。

小兒五歲曰鳩車之戲,七歲曰竹馬之戲,和女孩兒們喜歡玩兒過家家不同,不管哪個時代,男孩的遊戲總是極具進攻性的。

這些淮陽本地的楚人孩子,雖然還少不更事,但這座城池兵來將往見得多了,便學著在胯下塞一根竹棍,雙手握著,假裝這是車騎,而自己是統帥大軍的將軍。

他們一般分成兩撥來打鬨,但有意思的是,這些孩子正在為誰來扮“秦寇”的角色而爭論不止。

“上次我已扮過秦寇,讓汝等好一頓亂打,為何這次還要我扮?”

總當壞人的孩子很是委屈,一眾孩童商量不下來,最後隻能猜拳決勝負。

輸掉的人氣餒地用一塊黑色的破布纏在頭上,好似秦軍中的黑幘士伍,而贏了猜拳的孩子,則不知從哪弄來了一塊紅布,用竹竿挑著,當做楚人的赤色軍旗。他一麵單手捏著著竹馬在前跑,麵高聲地喊著口令,帶著其他幾個人雄赳赳、氣昂昂地追殺頭纏黑巾的“秦寇“。

“快半年了,孩童依然視秦為寇。”熊啟暗暗想道,過去他會為此擔心,可如今,卻不憂反喜。

陳郢楚人對駐紮在此的秦軍是何態度,都不必深入裡閭去詢問,光看孩童嬉鬨就能瞧出端倪來了。若非大人耳渲目染,這些年幼的孩童沒來由地,怎麼會對軍紀不算太差的秦軍生出如此大的惡感來?

這時候,其中一個七八歲的孩子不小心摔倒了,那個最年長的十一二歲少年立刻扔下了竹馬,過去扶起他,看來二人應是兄弟。

看到昌平君皺眉,陳塔以為是這些孩子擾到他了,便要叫人去驅逐,但卻被昌平君阻止了。

“我從小便被孤零零留在秦地,既無兄弟,也無玩伴,看這些少年嬉鬨,倒也新鮮。”

他隨即問陳塔道:“你家中可有兄弟。”

陳塔甕聲甕氣地回答道:“有,三個兄長,兩個阿姊,我最小。”

並不是每戶人家都疼小兒子,第三個男孩,這已經超出了傳宗接代的需要,卻意味著又一張嗷嗷待哺的嘴,而衣服很快便穿不下,浪費布料。

所以陳塔很早就離開家,開始在外麵混江湖,靠著一手好武藝,漸漸有了點名氣,後來才做了昌平君門客,以死士身份歸附於他。

“我卻是長子。”

昌平君心裡歎氣道:“可惜隻是被父王拋棄的獨雛。”

雖然他的三個兄弟都遠在楚國做真正的公子,但熊啟在秦國,其實還是(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