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武落鐘離山(1 / 1)

秦吏 七月新番 1361 字 1個月前

三峽南部的叢山深處,仿佛在巫山山脈的裙擺上,流淌著一條清澈的河流,人在十丈之外,便能看清楚河底的五色馬牙石。

“據說蜀國開明氏東征時經過此地,便命名為清江,但吾等巴人更喜歡叫它夷水。”

四月下旬,在夷道攻守戰數日後,巴忠和他的一眾隨從們溯流而上,身邊則是與他寸步不離的忠誠護衛丹虎,還有一個作巴人武士打扮的黑麵漢子,穿上皮革、柘布,踩著草鞋,隻要他不開口,便瞧不出與一般的巴人有何區彆。

然而巴忠與他竊竊私語時,用的卻是夏言!

這幾天裡,巴忠幾乎走遍了夷道的每個巴人部落,果然不出他所料,巴人各部已經起了內訌。原來在進攻夷道,巴人君長們發現,秦人的抵抗如此堅決,根本不是像楚國使者和樊禽所說的,殺死縣長、縣尉後便不堪一擊。

於是不少部族君長便後悔了,他們帶著自己的部眾脫離戰場,返回了山林,小心觀望的同時,也開始擔憂秦軍隨時可能到來的報複。

果然,在援軍抵達後,夷道的秦人的確開始出動,在黑夫和程無憂的帶領下,掃蕩一些居住在鄉、裡的巴人小部落,將參與過殺害秦吏秦卒的巴人統統正法!

諸部正不知是該繼續跟著樊禽,在叛秦道路上走到黑,還是應該遷徙離開時,巴忠的出現給了他們另一種選擇。

“郡守亦知諸君不得已,故隻誅首惡,不論從犯,如今停止叛亂,還來得及!”

巴忠乃巴氏之子,在巴人裡地位高貴,且他家的馬隊、船隻時常在夷水兩岸行走,用外部世界的布匹、銅鐵換走本地出產的岩鹽、井鹽,所以在夷道也有很高威信,縱然他是秦國的使者,卻可以來去自由,安全得以保證,畢竟誰也不想得罪財大氣粗的寡婦清。

巴忠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說動了好幾個部落,但眾人依然有疑慮,便決定按照傳統,在武落鐘離山重聚,一同商議此事。

屆時,樊禽作為本地各部公推的首領,倘若他不來,那便是自動放棄了對諸部的領導權,巴忠可以勸說諸部共攻之!若他來,武落鐘離山乃是祖地,不可帶太多部眾入內,樊禽便是自投羅網……

事情到了這一步,團結大多數,打擊一小撮的計劃便達成了一半,武落鐘離山之會將是說服諸部停止叛亂的關鍵。

所以黑夫也沒法在夷道乾等,便將夷道防務交給程無憂,他則帶著兩三個兵卒,打扮成巴人,混在巴忠的親隨裡。

狹長的夷水河穀,在夏季時激素飛清,兩岸多茂木空岫,有人路過,則百鳥翔集,哀鳴相和。

巴忠繼續對黑夫說,這秀麗的河(本章未完,請翻頁)

www.biqu70.cc。m.biqu70.cc

举报本章错误( 无需登录 )